热帖:为什么美国人满世界地收养孤儿?(组图)

热帖:为什么美国人满世界地收养孤儿?(组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热帖:为什么美国人满世界地收养孤儿?(组图)

  撰文 |萧安

  你可能不是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的粉丝,也不关心他们离婚的新闻,但你很可能在媒体上看过他们离婚前全家出街的照片,除去亲生的二女一男,他们还收养了一个柬埔寨男孩,一个越南男孩和一个埃塞俄比亚女孩。这种小型的联合国式的家庭可不是好莱坞明星们独有的生活方式,在美国,收养海外儿童十分普遍。

  许多中国人对国际收养的印象来自于近年来屡屡见诸报端的寻亲报道,既有中国双胞胎被两个美国家庭收养,时隔十年意外相认的温馨剧情,也有耶鲁大学高材生回国寻亲遭遇50个家庭认亲的哭笑不得。抛开这些新闻,有收养意愿的中国人普遍还抱有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观念,自然也不太会去收养一个肤色、外貌和自己截然不同的外国孩子。

  

热帖:为什么美国人满世界地收养孤儿?(组图)

  2012年6月6日,耶鲁高材生Jenna(中)和她的美国养母玛格丽特迎来第二批前来认亲的中国家庭,认亲结束后,Jenna希望和每一户家庭合影留念。/CFP

  这些顾虑对美国人来说都不是问题,美国早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收养国,收养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根据美国国务院统计,1999年至2015年间,美国人在全世界收养了多达26.17万的儿童。

  一场战争开启美国海外收养的大门

  美国人收养儿童的历史源远流长,相比英国在1926年才通过收养立法,1851年马萨诸塞州就已经通过了第一部有关收养问题的现代法律,确立了收养应以被收养儿童的福祉为第一优先的基本准则。1917年明尼苏达州又率先将隐私和保密条款引入收养条例当中,即使是亲生父母和养父母也无法窥视和记录有关收养内容的文件。在民间儿童保护机构纷纷涌现的同时,美国国会还创建了美国儿童局,对儿童的生活与福利负责。

  尽管美国早就为收养立法,在20世纪初通过法院确认正式收养关系的案例仍是少数,发生的收养案例也多在国内进行。美国海外收养数量的激增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德国和日本等国存在大量的战争遗孤,美国进行海外收养既有出于人道主义的考量,也是作为新兴超级大国的美国对世界展现善意的绝佳机会。

  与此同时,流行性感冒的传播使得婴儿的出生率大大降低,美国国内刚好出现大量收养的需求。另一方面,模拟母乳的婴儿配方奶粉在美国发明出来并实现了批量生产,既能替代母乳喂养,又解决了动物乳因卫生原因导致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为大规模收养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收养还是寄养?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有所疑问,为什么美国人要在海外收养这么多的孩子?难道美国国内就没有儿童需要帮助?其实,美国人在海外收养人数多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收养自己国家的孩子。实际上,国内领养才是美国人收养儿童的主要方式,海外收养人数反而在近年逐渐下降。2008年美国在海外收养儿童19569人,仅占总收养人数的14%,2015年海外收养儿童数量更是下降到5647人。

  

热帖:为什么美国人满世界地收养孤儿?(组图)

  2011年11月14日,美国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郡,在美国公民与移民(专题)服务办公室举行的公民入籍仪式上,出生于利比里亚的5岁儿童Cynthia Newton(左)和她11岁的哥哥James Newton正在宣读效忠誓词。/CFP

  和许多国家不同的是,收养制度只是美国保障儿童权利措施的一部分,除了收养之外,美国还有一套家庭寄养系统(Foster Care)。虽然孤儿院可以安置照料儿童,但毕竟无法代替父母的角色,儿童的教育和道德发展都被忽视。得益于家庭是安置失依儿童最佳场所的共识,美国的寄养制度在20世纪迅速发展,逐步普及了政府专项资金付费给寄养家庭的模式,来保障儿童福利。

  伴随着人们对儿童虐待问题的重新认识,美国法院开始赋予相关协会将遭受虐待或忽视的儿童转移安置到其他家庭寄养的权利,必要时可以出动警力来保证实施。1975年《防止儿童虐待法案》(Child Abu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ct)的通过建立了儿童虐待与忽视的定义与标准,配合1980年通过的《收养救助与儿童福利法》(Adoption Assistance and Child Welfare Act)奠定了美国现代儿童保护和家庭寄养制度,在保证联邦资金对寄养儿童支持的同时,要求儿童进入寄养体系的前提是必须对避免儿童与家庭分离做出过努力。

  除了弃孤儿,越来越多因为父母虐待、忽视,家庭贫困无力抚养和有不良行为的儿童进入到寄养体系中,为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997年美国通过《收养与家庭安全法案》(Adoption and Safe Families Act),对寄养制度进行了改革。新法案对寄养设定了时间限制,取消了长期寄养,强调寄养体系只是为儿童回归永久性家庭期间提供安全和过渡的服务,并为了鼓励收养设立了激励补助和减税措施。在新法案的激励下,1998-2002年间美国收养儿童的数量增加了23万,超过之前两年的总和。

  外国的孩子收养起来更容易?

  尽管国内收养才是主流,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人对海外收养的热情远比其他国家高的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是美国人更善良,更有普世情怀,而是历史因素和收养制度共同造成的结果。

  作为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有许多家庭更希望收养和自己共享种族背景的儿童,当美国国内不能满足需求时,自然会把眼光转向海外。二战后的美国人收养了大量的德国和日本的战争遗孤,并将这一传统延续下来,在此后无论是朝鲜(专题)战争、越南战争和苏联解体,还是海地地震这样的天灾,都有大批无家可归的当地孩童通过收养程序被带回美国,过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这些被收养的儿童长大成人后若有收养的需求,也有很大可能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去收养一个相似背景的孩子。

  

热帖:为什么美国人满世界地收养孤儿?(组图)

  2010年12月17日,Emily Fletcher(左一)和自己的孩子在家中玩雪,Sevil(左二)是她收养的海地孤儿。/AP

  除去历史渊源,当一个家庭在准备进行收养时,通常会考虑到收养所需的成本、等待时间、儿童的医疗及过往历史和收养法律法规等因素。虽然诸多学术研究显示美国国内收养和海外收养最终付出的成本和等待时间差异不大,但是在美国媒体和网络论坛上,人们总是持相反的意见。在欧美“知乎”Quora和知名社交网站Reddit的相关主题帖中,许多有过收养经验的网友都表示国内收养收费较高,而且等待时间过长,所以才转向了国际收养。

  和许多国家不同的是,美国孤儿数量相对较少,很多等待被收养的儿童都是有亲生父母的,这也使得收养过程充满了变数。亲生父母中途变卦的故事并不少见,已经付出大量时间和金钱的收养家庭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空欢喜一场。就算完成了收养程序,又难保亲生父母未来不会变卦,主动找上门来干预孩子的生活。毕竟,被收养的孩子长大后想寻找亲生父母是自己的选择,而已经放弃抚养和监护权的亲生父母中途反悔去接触孩子,造成的后果可不一定都像美剧中那么和乐融融。

  美国收养的儿童中有近半是通过私人机构来完成的,在部分私人机构的收养程序中允许孩子的亲生父母来挑选收养家庭,相比之下,由于一些国家收养制度宽松,这些家庭在海外收养中会有更大的选择权。此外,许多父母想选择年纪小又身心健康的孩子领养,如果走国际收养的路,等待收养的儿童中近半数年纪小于1岁,九成孩子小于5岁,相比之下在美国收养系统中等待的低龄儿童数量较少,小于1岁的孩子仅占6%,小于5岁的仅有30%。许多年纪较大的孩子可能已经有了身心创伤,或者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收养回去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

  由于各州收养的法律不尽相同,也为美国国内收养带来很多限制。有的州不允许单身的人收养孩子,有些州对收养父母的年龄有所限制,超过四十岁就无法收养孩子。在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前,佛罗里达州是不允许同性伴侣收养孩子的,而海外收养的一些国家并没有这些问题。

  一视同仁

  虽然美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中产阶级人数庞大,但是在面临收养孩子的议题时,如果没有稳定的保险保障,收养家庭有很大可能因此陷入经济困境,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好莱坞明星那样家财万贯。这时候收养贷款和税收减免等补助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一些美国企业会为员工提供收养福利,除了收养咨询方面的帮助,还会为收养家庭提供各种形式的资金补偿,来弥补已经支出的收养费用。

  在收养这件事上美国政府和企业最大程度的尊重了每个家庭或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并没有因为国内有大量等待被收养的孩子就禁止国民去海外收养,也不会因此取消对海外收养的补贴措施,而是一视同仁。为了解决国际收养面临的壁垒,美国在1994年和2000年先后出台了《多种族安置法案》(Multiethnic Placement Act)和《儿童国籍法案》(Childhood Citizenship Act),为海外收养儿童获得美国身份提供法律支持。

  

热帖:为什么美国人满世界地收养孤儿?(组图)

  2016年4月28日,美国犹他州赫尔瑞姆安,7岁的苏菲·格林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练习。这位来自河南洛阳的无臂女孩两岁时被美国夫妻收养。/CFP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无法生育的美国家庭才会选择收养,许多已经生育数个孩子的家庭也加入了收养的行列。虽然身心健康的低龄儿童才是美国家庭的优先选择,但美国人还是在世界各地收养了许多身体有疾病的孩子。作为世界上抛弃女婴最多的国家,1999年至2015年间,中国共有7.6万儿童被美国家庭收养,居世界首位,其中87.1%为女性,约80%患有先天残疾和其他疾病。当计划生育政策和传宗接代的思想碰撞在一起时,数不清的女婴被抛弃,庆幸的是这个世界上有一群说着不同语言的人愿意抚养她们长大。

  虽然这种跨种族、跨文化收养的孩子在长大后可能面临身份认同的困惑,为自己是谁而苦恼,但是和曾经的无依无靠被抛弃相比,这些烦恼其实不算什么了。选择去哪收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家庭因此而完整,一个失去依靠的孩子生活因此有了转机。这些在全世界收养孩子的美国家庭,改变了无数孩子的命运。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