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6 02:43:05
男人难做,海外华裔男人更难做
最近这段时间,发生了好几起华裔海归“出状况”的事件,令人不解和感慨之余,总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内在外在的原因。这类文章当然已经有很多,本文不想再赘述,但还是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探讨以下这些看似孤立的“特殊事件”之间的一些共性。本文也无意将华裔男性和女性这两个群体进行对比,而是希望通过对一些造成这个表面现象的深层原因的探讨,得出一些有普遍意义的建议和结论。
涂序新,南方圆,孙爱武,这几位最近的案例的主人公,和几年前在加拿大因工作家庭问题选择自杀的蒋国兵,去年在硅谷因被解雇而枪杀三位公司主管的吴京华 ,以及那位在加拿大灰狗巴士上杀死无辜乘客的李某,无一例外都是男性,而且都或多或少地患有程度和性质不一的精神问题。让人不由想问:为什么?为什么在海外(尤其是北美)的华裔男性,相比华裔女性,更容易走这样的极端?在海外的亚裔男人,相对他们的女性counterpart,都面临一些什么样额外的困难呢?
也许这个问题本身是很片面的,毕竟我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 也许有同样问题的亚裔女性也很多,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机会得到这样的“表现”而已。毕竟,作为一个群体,男性比起女性来,本身就更容易产生暴力行为。这是一个普遍成立的事实,和种族背景没有太大的关系。比如,有统计表明,在美国,每年企图自杀的总人数方面,女性远远超过男性(为后者的四倍),但如论自杀成功率,男性则超过女性。究其原因,大约主要是因为男性自杀往往选择更加“致命”的手段,比如跳楼,枪杀,而不像女性,更倾向于选择一些容易被救活的自杀手段(比如服用安眠药)。但我还是相信,这个“不成比例”的现象,似乎反映了华裔男性在海外(北美)面临的比他们的女性counterpart更大的生存困境。这个结论肯定有一棍子打千人的嫌疑,因为在北美生活得如鱼得水的华裔男性,不计其数;这些悲剧事件,应该是例外而不是普遍现象。但即便如此,弄清楚一些背后的成因,也有助于我们防止类似悲剧出现的这个目的。
一年多前,正在张彬胡紫薇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网友海棠花飞写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叫做“男人难做”(见下面链接)。作为女性,海棠洋洋洒洒地论述了当今世界,男人难做的几大原因。大家可以看看海棠原文,这里就不重复了。我想说的是,当华裔男性的生存环境移到海外以后,他们所面临的“难”,就远远不止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之难”了,还增加了很多额外的负担和障碍。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语言障碍
一般来讲,女性的语言能力超过男性,这绝不是咱歧视男同胞,而是有研究证明的。尤其在口语方面,女性的优势更加明显。因此,不少男同胞如果从事的是技术性强,不需要经常和用户或者同事老板打交道的行业(比如IT, 或者实验室工作)的话,就还可以应付自如;但遇到一些对语言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就没有了优势。不少男同胞在技术上是大拿,但总是不能得到升迁机会,语言方面的障碍往往是一个主要原因。而这个“先天不足”,本身又会造成其他的一些心理负担,比如“怀才不遇”的心理障碍(见下文). 对此,有些网上的文章在对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对比中已经有过不少探讨,这里就简略过了。
二。 文化障碍
文化障碍和语言障碍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因为语言上的不自如,许多男同胞可能在和同事缺乏工作以外的交往,对一些社交性质的活动也很少参加。别的不说,单讲美国同事午饭时间和water cooler 旁边讨论球赛的那一套,又有多少男同胞可以真正加入呢?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没有中学,大学一路跟上来的熏陶,我们这些外来者是不可能在这些方面有太多的comfort 的。但偏偏体育是美国男人最喜欢的社交话题! 从这点来说,咱男同胞“融入”的起点就太高了, 。当然,通过恶补,也不是没有达到自如的可能。尤其是那些技术性比较高的运动,比如高尔夫,棒球等等,咱中国人培养起爱好来可能还是相对容易的,但什么橄榄球啊,冰球啊之类的暴力倾向十足的运动,恐怕就没有多少男同胞会真正喜欢了。男人喜欢谈论的其他话题,比如历史,政治,也是很难一下子就了解深刻的。而女同胞们虽然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毕竟女性的共同兴趣和话题,比如孩子啊,时装啊,美容啊之类的,要“universal” 得多,“补课”的门槛也要相对低得多。
当然,一个社会的文化是多层面的,包括人际交流的一些传统和习惯等等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而这点上,女性也比男性有更多的优势。为什么呢?因为传统中国家庭中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的分工,给了女性更多的接触美国社会其他层面(非工作层面)的机会,尤其如果家里有孩子的话,这种优势就更加明显。一般的中国家庭,照顾孩子的责任主要还是由母亲承担,因此,妈妈们通过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会更多地了解一些文化习俗(节假日的来由啊,一些俗语俚语的背景啊,甚至因为和孩子的交流更多更频繁,妈妈们的语言优势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也能通过和学校和其他一些家长的来往(比如play dates, birthday parties), 或者在学校做义工等机会,扩大自己的社交空间,更好地了解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习惯。这些机会,忙于养家糊口重任的爸爸们往往就被“排除”在外了。除此之外,妈妈们一般也更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比如读的书籍啊,做的项目作业啊等等。从这些活动中(尤其是孩子们所读的书籍中),也可以了解许许多多文化方面的价值观念和背景。(这里顺便问一下大家,有多少爸爸陪孩子读过“哈里波特”,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 or The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 etc, 又有多少妈妈做过?如果答案是读过此书的爸爸多过妈妈,那我的这个假设可能就是错的,呵呵)。所以,从这个角度说,get involved in your kids’ activities, 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也可以间接地帮助父母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我总觉得,如果没有孩子,我们对这个社会的了解会有许多欠缺,就是这个原因。
三。功利心和性别角色障碍
为什么想海归的大都是男同胞?对这个问题,许多网友早已有不少高论,这里不想重复。但我想指出的是,中国传统的性别角色界定和中国读书人特有的功利心,可能还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别看今天的中国早已是“妇女能顶半边天”,但传统的“男人要比女人强”的理念,还是深深地根植于不少中国人的心目中。因此,才有“大学毕业生嫁硕士生,硕士生要嫁博士生,博士生只好嫁双料博士或者洋博士”这样的说法(好像是出自“围城”)。除此之外,男人似乎在挣钱上面也应该强过女人。所以,如果在海外的男同胞在这事业上感到压抑不得志的话,一个很自然的选择就是:回国! 干一番大事!但可悲的是,这种出于在海外遭遇“挫折感”而选择回国“干大事”的男同胞,往往会因为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回国之后不可避免地遭遇现实的打击。而如果他们对挫折又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准备,走极端的情况就很难避免了。相比之下,今天的女性(尤其是那些选择出国求学的高级知识分子)虽然也有相当强的事业心,但女性的性别角色相对男性要灵活得多,进可做女强人,退可做小女人,青菜萝卜,都有其价值,因此女性在事业方面的压力相对要小得多。正如张爱玲在一篇杂文中说的,“女人可以做老板;做老板不成,可以做老板娘;实在不行,还可以做老板的娘!” 而男人呢,恐怕就很少有以做“老板的老公”,或者“老板的老爸”为人生目的的了。因此,男女在角色认同上的差异,也直接间接地造成了亚裔男性额外的心理负担。而且,男同胞一般不喜欢把心中的烦恼告诉家人或者朋友,宁愿憋在心里,这当然也是性别角色定义在作用;而女性遇到问题,喜欢倾诉,无形中也就缓解了压力, 不至于压力堆积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说了这么多,主要的一个中心意思就是,华裔男性在北美,可能会面临华裔女性不会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挫折。这些困难有文化上的,语言上的,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些男同胞自身价值和角色认同方面的障碍引起的。男人难做,女人也不容易。如果我们都能平常心看待功名利禄,努力融入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多交朋友,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摄影啊,旅游啊,钓鱼啊,高尔夫啦,写作啦 — 包括写博,嘻嘻,甚至烹调(这个有点的嫌疑哈),都会为生活增加色彩和乐趣; 多和家人交流,关心自己身边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也许像这些极端的案例就会少许多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