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今年64岁的华裔(专题)老太格温·哈萨德(Gwen Hazard),出生于上海,从小跟随父母移民(专题)美国,大半生在美属维尔京群岛度过。直到两年前,格温搬到西雅图(专题),帮儿子照顾孙女。如今,她仍在慢慢适应美国大陆的新生活。
格温独自居住在西雅图西南郊区,这里房价相对市中心更低。2014年11月,她花19万美元买下了这套90平米左右的两室一厅公寓,而这里一栋带院子的大房子也只需要35到45万美元。当她听闻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动辄上百万美元时惊讶地表示:“我在中国可能一辈子都赚不到一栋房子。”
西雅图不像格温曾经居住的夏威夷或者维尔京群岛。“那里生活节奏很慢,暖暖的阳光,细软的沙滩,四处游荡的牛和马,每天都可以呼朋唤友出去玩。但这里也很舒服,雨水充沛,四周到处都种着水果树。”格温常常看到道路两旁无人采摘的无花果掉落满地,于是会带一点回家。
格温将路边采摘回来的无花果切开,配上点茶点,“这就是一顿美好的下午茶。”格温说。虽然在这里没有多少朋友,但照顾孙女,有一对谈得来的华人邻居,经常出去参加半日游,一年出去旅游两次,这些就够格温忙的了。
格温两年前搬到西雅图时看了很多房子,最终选择了现在的住处。这里一来靠近儿子,二来交通便利,楼下有8个公交站,大多都是起点站。“我不喜欢开车,尤其年纪大了,一个人坐公交车想去哪就去哪,很方便。”
每周三和周五早上7点多,格温的儿子都会开车将她两岁多的孙女露娜送到家里,到了下午3点左右再来将露娜接走。格温的儿子住在西雅图东南的肯特市,每次开车到母亲家要三十多分钟。“一周里最期待的就是这两天,我跟露娜共处的时间就特别充实。”格温说。
格温和母亲身高都不高,但格温的儿子拥有典型的欧美身材,还曾在德州一所网球学校学习打网球。“儿子曾像我一样是一名老师,现在他准备转行当电焊工。”图为格温和母亲在儿子毕业典礼上的留影。
2016年11月2日,格温的儿子一早将露娜送到了格温家。露娜的母亲是日本人,对待露娜的教育,格温并不十分赞同儿媳妇。露娜现在每周得去日本学校学习三天日语,以后还可能会变成一周四天。“我并不反对露娜学习双语,但我也希望她能掌握一点点中文,我就只能听懂一点点广东话,儿子更是一句中文不会。”格温说。
格温在露娜咿呀学语时就特意不让孙女叫自己奶奶,而是昵称GG。“GG是格温奶奶的英文首字母简写,这样显得独一无二,尤其人群里有人喊奶奶,我就不会误以为是露娜在叫我。”
11月2日,格温带着孙女在社区图书馆参加“故事时间”活动。这项活动由图书馆免费提供,一名老师以讲图书故事和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语言和交流。格温很愿意带着孙女来参加这项活动:“我喜欢跟孩子们一起玩耍,让我也保持活力。否则一个老人整天待在家也挺无聊。”
2012年,格温退休,“我的退休金目前足以让我过得比较舒服”,格温说。退休之前,她在学校教电脑课程,因此即使现在年纪大了,各种电子产品也都能很快“上手”。
11月4日,一直阴雨不断的西雅图难得放晴,格温独自带着孙女露娜乘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去市区的动物园,每个月格温都会带孙女去动物园一到两次。“我们还会去公园、植物园,天暖和就去游泳,天冷了就去购物中心的儿童游乐园。”
露娜在动物园的展馆里发现了一只蝙蝠,突然发出一声“哎呀”。格温称孙女的这句“哎呀”就来自她,因为美国人惊叹时通常用“oops”,不可能发出“哎呀”的声音,“这是很典型的中国发音。”格温笑着说。
周三下午,儿子到格温家呆了不到5分钟就匆匆将露娜接走,舍不得孙女的格温一直对着车里的孙女飞吻。“儿子家楼下的停车位很少,每次他都来去匆匆,不然就没车位了。”
儿子接走孙女后,家里又只剩格温一个人了。格温家里布置得很简洁,家中墙上挂着格温的中国水墨画作品以及她外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2014年,格温与丈夫离了婚,搬到西雅图后,与她相处不来的儿媳妇从未到家里看望过她,格温也不去儿子家:“我们这些年来几乎都没说过话。”
11月5日,西雅图又下起了大雨,格温一个人在家百无聊赖决定去逛逛书店。格温说:“我结婚41年,现在反倒很享受独居生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将来年纪更大了,我其实也希望能和儿子一家住到一起,但眼前看希望不大。”
在书店,格温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玩具,咨询售货员这些玩具适不适合自己两岁多的孙女玩。回家后格温发现网上同款玩具价格却要低得多,果断在网上下单。“我们得会过日子,就像我会给露娜买二手衣服,但她父母却觉得我不应该,其实这些二手衣服洗过之后就跟新的一样。”格温说。
格温所在的社区每周二都会组织老年人进行西雅图半日游。只需要6.5美元,老人们就能四处去逛逛。每个月,在西雅图没什么朋友的格温几乎都会参加两三次这样的活动。
这次的游览项目是参观西雅图三文鱼孵化基地。格温和同伴们认真地听导游讲解。其实格温和同行的很多老人并不认识,即使经常参加活动,大家也只是在游览时打打招呼,私下并没有联系。
格温在孵化基地看到鱼缸里的三文鱼,兴奋得像个孩子。“西雅图盛产三文鱼,这些鱼味道简直不能再好了。”
行程结束时,格温望向车窗外的西雅图胡德运河,格温楼下华人邻居的另一座房子就坐落于此。格温说平时一个人时很喜欢坐车在西雅图到处走走看看,这座城市对她而言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去领略:“皮吉特湾、雷尼尔雪山这些都与我以前住的地方景致完全不一样。”
格温和楼下的华人邻居一个月会聚餐两到三次,有时候还会一块儿去中国城购物或者吃中式茶点。图为格温在冰箱旁的留言板上写下去超市要购买的物品。对于独居的她而言,一些小的物品自己就能去购买,但大件的物品还得让儿子开车载自己去。“自己去买东西可以逼着我多出门,儿子送我去买东西我们就会一块吃午餐,这样我们也有更多聚在一起的时间,也挺好。”格温说。
格温在中国超市购买面条。她很喜欢自己在家做上海口味的面条:“那是我们家乡的味道。小时候我父母经常跟朋友打麻将,他们的孩子教会了我做这种面条。”
2005年格温曾返回中国,去过北京、上海、杭州、桂林、西安等地方。她记忆中的中国“人口多,街上好多自行车”,“记得一次乘公交车,看人太多我建议过了高峰再坐,同行的中国朋友说这已经过了高峰了。于是我们几乎是被人群架着上的车,背后好多人推着我朋友上车,而且推的是屁股。”格温笑着说。
虽然2005年以后格温没有再回过中国,但她依然十分喜爱中国食物,偶尔会去中国城吃点港式茶点。“以前我们在维尔京居住时经常在家吃火锅,我的姐夫是白人,很难理解这种饮食方式,面对一堆要自己动手煮的食物他会说煮好了再叫他,他不知道吃火锅的乐趣就在于自己动手。”
在西雅图中国城,两位老人在中国城街心公园晒太阳,格温对她们座位上的象棋盘产生了兴趣。“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夏威夷,我父亲也有一副象棋,他只教了我哥哥下中国象棋,从没教过我和姐姐。”格温说。“我很喜欢中国的传统艺术,还学习过一年的水墨画,虽然我连中文都不会说。”
格温在中国城街心公园的小广场上喂起了鸽子。当她听闻中国网络上流传香港(专题)演员梁朝伟无聊时飞到伦敦就为喂鸽子的段子时打趣说:“难道香港没鸽子么?不过这种生活态度真美好。”
每天早上醒来,格温都会听一会儿广播和电子书。早上听时政广播时,格温在便签纸上画下了奥巴马的头像。格温从小就经常在一旁听哥哥与父母讨论政治,她因此也对政治产生了兴趣。工作后格温经常因为在当地的活跃表现登上媒体,甚至还参加过争取教师权益的游行示威。
虽然从小就是美国公民,但直到64岁,格温才第一次有权选总统,因为她当时居住在维尔京群岛并没有投票权。格温是希拉里的坚定支持者,去年总统大选,她10月24日就为希拉里投了一票:“这对我来说太有意义了!我喜欢希拉里好久好久了!”
只要希拉里出现在电视上,格温就不由自主发出欢呼声,“她是一个积极为家庭为女性发声的领袖”,而看到特朗普(专题)出现时,格温就会自言自语地批评他,“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他如果当选谁知道他会对像我这样的人干什么”。“我经常一个人对着电视吼叫,是不是像个神经病一样?”格温笑着问。
格温说希拉里特别打动人的一点,是“她多年来一直都在为女性、为家庭呼吁”,“想到我自己的母亲,想到中国世世代代女性所受的委屈,我就忍不住想流泪”。格温母亲的经历堪称传奇。这个在旧上海被收养的女性在当时女性地位较低的时代里却获得了在英国人学校学英语的机会,后来她还成为了中国第一家航空公司中华民国的中国航空公司的空姐组组长。1948年8月7日出版的英文《中国日报》上还专门刊登了她母亲的故事。
美国大选前,格温乘坐公交车去她所在的国王郡投票中心参观。一上公交车,格温习惯性地戴上了耳机:“在美国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的,我们在公共场合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但前提是不能冒犯到别人。”格温的哥哥曾是一名公交司机,90年代美国街头有很多扛着大录音机的年轻人,她哥哥就曾因一名年轻人在公交车上用录音机听音乐影响他人而拒绝开车。
国王郡投票中心工作人员带着格温参观一张选票的产生过程。这个郡有124万登记的投票选民,占了华盛顿州三分之一的选票。现在选民们大多通过电子邮件或者邮寄的方式投票,投票中心收到选票后核实签名、地址等个人信息后选票才能生效。
2016年11月7日晚,美国大选结果揭晓,格温在电视旁一直守候到纽约(专题)时间凌晨3点。“看着希拉里几乎要输掉大选的时候,我关上了电视,看来我真的要考虑下从西雅图搬到海南岛去了。”格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