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感受:艺术的根基与本份–演出归来谈感想

2009-12-08 03:05:24

光阴茬然, 转眼来加拿大近八年了。这些年来,尽管笛子照吹,舞台照上,学生照授,但心底里总有一点遗憾;那就是缺少了与昔日音乐同行们技艺的切磋,不见了国内大舞台的那种辉煌,还有那份对家乡日渐加深的思念。然而这一切,都随着这次应邀回国演出而得到了满足。

应原工作过的吉林省民族乐团之邀请,我于10月下旬启程回国,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该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音乐会演出,这也是中国文化部与国家大剧院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而联合主办的“中国民族音乐巡礼百场系列音乐会”的其中一场。作为大多伦多地区首位在国家顶级艺术表演殿堂登台演出的艺术家,我感到倍受鼓舞和非常荣幸!

**国家大剧院印象

在海外我们听说,国家大剧院因其特殊的外观和在北京的地理位置而备受争议。作为一位搞艺术的,道听途说不是我的习惯,几年来也一直想去那里看看,这次终于有了一个亲临其境的考察机会。

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西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相邻,其主体是一个造型独特的金属状壳体,人们戏称其为“鸟蛋”。其实, 这个“鸟蛋”是浮在一个巨大的人工湖上的,与周围的绿色植物和休闲广场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空间,充满了浓浓的文化与艺术气息。

走进国家大剧院,首先要通过一段波光粼粼的水下走廊,然后乘扶梯进入了剧院内的公共大厅。这里有三个专业剧场:中间为歌剧院,西侧为戏剧场,东侧为音乐厅。11月6日,吉林省民乐团的专场音乐会就在音乐厅举行。

音乐厅内部的装潢清新、格调高雅,极具现代气氛。该厅主要用作演奏大型交响乐和民乐,有观众席1800个,从四周围绕着舞台。音乐厅的正面是一部巨大的管风琴,据说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管风琴,其造型典雅、一支支粗大明亮的琴管整齐有序地布满正面墙壁。音乐厅的顶棚为白色的浮雕,据说这种设计是为了将舞台上的音乐优质地传递到每一位观众的耳中。

不管别人怎么看,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厅的确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这里金碧辉煌,观众席舒适,视野宽敞,音响效果极佳,是音乐演奏和音乐欣赏的极好场所。在这里参加演出,是艺术家的福份;来这里欣赏音乐,也是生活中的一大乐事。怪不得音乐厅自启动以来,凭借其参演的阵容,超高水准的演奏,引爆了京城文化市场,所举行的音乐会几乎场场爆满。

**说说吉林民族乐团

吉林省民族乐团是我的“娘家”,现任团长杜青林曾是我的老师。该团前身是“吉林歌舞剧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周建霞也是从这里走向国家大舞台。吉林省民族乐团组建于1978年,曾创作出各类民族音乐作品几百首,其中数十首在国内比赛中获奖,并以整齐的装备、强大的阵容和优秀的作品参加了省内外一系列重大音乐活动,广泛好评,是国内著名的五大顶尖民族乐团之一。30年来,乐团还以小型多样的形式出国访问演出,先后问访过朝鲜、日本、印度、加拿大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吉林省民族乐团还培养了数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如朱广庆、张式功、张洪玉,古筝演奏家赵登山,板胡演奏家赵国良,二胡演奏家李德武,唢呐演奏家李秋奎、王庆忠,打击乐演奏家于延河等。

为这次赴京演出,吉林省民族乐团做了充分准备,排出了最强大阵容,以充分展示乐团建团30年的艺术成就,向祖国的60岁生日献上一份厚礼。

**音乐会劲吹“东北风”

前面提到,“中国民族音乐巡礼百场系列”是由中国文化部艺术司与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协办的大型艺术活动,该系列活动历时三年共涉及百场演出,从2009年10月起一直持续到2012年10月,被称为建国以来中国民族音乐的最大一次盛举。参加这个活动不仅是对应邀演出团体或个人艺术水平的认可,更是对他们的一次重大考验与鞭策,各参演团体和个人无不全力以赴,精心策划和准备。

吉林民族乐团的演出于11月6日晚在大剧院的音乐厅举行,演出作品全部由本团的朱广庆、张式功和张洪玉三位作曲家创作,是一台充满地方文化,浓郁东北风情的《关东情韵》音乐会,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号称“关东乐派”的吉林民乐团此次成功亮相京城,为吉林省民乐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良好声誉。

音乐会历时两小时,节目以大型民乐合奏,器乐独奏,民歌伴唱等形式,充分展示了乐团及成员们高超的演奏水平和音乐修养。于冰女士表演的编鼓独奏《跑火池》,以其娴熟的技巧表现了满族人秋后喜庆丰收的欢乐气氛。古筝演奏家赵峰老师用琼花古筝新研发18弦制钢丝筝领奏,由筝群与乐队合作的《君子兰》,气势磅礴,地方特色浓厚,系被广泛演奏的经典保留曲目。王庆忠老师表演的唢呐独奏《画眉序》,把传统唢呐的演奏技巧与现代手法融合在了一 起,将画眉的神韵和意趣描绘的淋漓尽致,深受观众喜爱。

我这次登台没有独奏节目。由于演出前没有多少时间参于乐团的排练,只能感谢坚实的基本功和多年的舞台实践经验了。这次回归演出,看到乐团的成员趋于年轻化,演奏水平比以往大有进步,乐队编配合理,乐器档次和质量更加提高。作为一名老团员,为乐团的发展与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与自豪。

**艺术的根基与艺术家的本份

有人问我这次回国演出看到了些什么,有何感想?我说:来去匆匆,浮光掠影,虽属走马观花,却也感受颇深刻。那就是:不管中国民族音乐在海外受到多少赞誉,中国民族音乐的根还是在中国,中国观众依然是民乐的最大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和财力的雄厚,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导致了国内艺术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与竞争的加剧。各专业演出团体早已取消了铁饭碗,进而由“聘用制”所代替。演员与演出团体签约,领取少量的聘金,然后靠演出来取得补偿,因此教学已经成了这些“天之骄子”的另一收入来源。当然,鉴于国内巨大的学生基数,作为一位音乐老师,其收入颇丰。

举个例子讲,一位中等水平的民乐教师在北京教一堂个人器乐课的收费在500元人民币以上,且学子盈门,还要挑着学生教。而在加拿大,教一堂器乐课的收费大约在40至60加元不等,老师是真正的“有教无类”,挑选的可能性很小。至于演出机会就更少了,报酬根本谈不上高,许多都是尽义务的。

但是,国内艺术市场尽管如此诱人,特殊的社会制度和人文环境,也会让一位在海外待久了的华人艺术家严重的“水土不服”。高楼大厦,音乐喷泉、假日广场,会让你迷失在都市的“灯红酒绿”之中。 还有,总是雾蒙蒙的天空,不尽人意的官僚作风,“请客送礼”之殇,也很难让你为眼前利益低下高贵的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不在”此山中。家乡啊,让思念您的游子说声爱你不容易。

可是,既然我们来到了这里,不管当初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一种历史的选择。每一位海外华人民族音乐家,都应当把推广和普及民族音乐为己任,让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畅响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才是一位艺术家应该坚守的本份。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