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当前社会上广为流传着“中等收入陷阱”说,但实际上,“中等收入陷阱”主要源自一国经济和产业政策的失误,并且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以及需求结构转换而得以摆脱,从而不具有必然性。
与此不同,发达国家面临着更为一般的经济增长逐渐下降和收入水平停滞的困境,经济长期衰退不仅已经或正在成为发达国家的新常态,而且也反映了一种更为普遍的经济现象乃至一般规律,这就是“高收入陷阱”。
事实上,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专题)采取积极的和非积极的保护主义政策,试图重建美国制造业进而维持美国的强大,这只不过是对突破“高收入陷阱”所做的挣扎,尽管可能会产生一些短期效果,但长期上根本无济于事。
究其原因,“高收入陷阱”具有很强的必然性,因为它受困于发达国家政策的两难困境。不仅美国如此,其他发达国家近年来都在不同程度上转向保护主义,但几乎都无法扭转困局。这里就其中的逻辑机理作一解说。
富裕国家为何趋向经济保护主义
一般来说,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有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而这往往又依赖一个不断扩展的海外市场。这已经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所证实。
当然,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国家在海外市场的扩张和掠夺中所采取的手段存在不同:
有的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先导,如西欧各国在重商主义时期就是如此;有的则依靠自身的经济竞争力,“二战”后新兴市场国家大致如此;有的则依靠两种力量的相互补充,美国目前使用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就是如此。
不过,在一个自由贸易的国际环境中,经济竞争力往往成为一个国家推展海外市场程度主要依据。进而,一国经济竞争力水平又体现为其产品或产业的竞争优势,这由参与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决定。
这样,在资本要素就有高度流动性的全球化中,经济竞争力或者竞争优势就主要取决于两大要素: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
一般地,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工资水平之间的比率越大,国际竞争力就越大。进一步地,考虑到全球化下技术流动越来越大,这导致世界各国的生产率水平出现逐渐接近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达国家的生产者试图维持其较高的工资水平或社会福利(甚至试图维持与发展中国家的相对劳动工资水平不变),那么,就必然会导致其产品或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资本或工厂就会外移。
此时,发达国家往往就只有依赖保护政策才可以维持稳定的工资体系,才能维持本国生产和就业岗位,从而就必然会走向保护主义。
发达国家的保守倾向 历史上比比皆是
关于发达国家的保守主义倾向,我们可以从历史上发现大量的例子,甚至可以被视为一般规律。
最明显的例子是美国,在建国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地广人稀使得美国的劳动工资比西欧要高很多,几乎是欧洲平均工资的4倍。
究其原因,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获得几乎免费的土地,如果没有很高的工资,人们宁愿到乡下去建立自己的农场而不是在工厂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受到保护,美国制造业根本无法与欧洲竞争。
为此,当时美国学派代表如凯里父子、雷蒙德、约翰.雷、埃弗雷特、汉密尔顿以及富兰克林等人都反对当时主流经济学和高等教育中的自由贸易偏见,而主张实行高关税政策,以避免本国市场受到欧洲低成本的倾销。(参见赫德森:《保护主义:美国经济崛起的秘诀(1815-1914)》,贾根良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事实上,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1791年提交给国会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就提出了一系列促成工业发展和保护制度的纲领和措施,这包括保护性关税和进口禁令、补贴、主要原料的出口禁令、工业投入品的进口自由化和关税退让、发明奖励、生产标准的管制、发展金融和交通基础设施。
汉密尔顿的政治遗产为后来的亚伯拉罕.林肯和西奥多.罗斯福等充分实施。相应地,从独立建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150多年期间,美国一直都在实行保护主义政策,工业品进口关税一直保持在40%-50%。(张夏准:《富国的伪善:自由贸易的迷思与资本主义秘史》,严荣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0-41页。)
不仅处于落后的美国如此,即使在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地位之后,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开始宣扬自由主义的贸易政策之后,英国在实践中依然实行保护政策。
例如,英国议会在1701年通过的《棉布法案》及其在1721年的修正案,对英国从印度进口的棉纺织产品就征收极高的关税,甚至禁止穿着以印度纺织品(棉布)制作的服装,直到1774年穿着全棉服装才成为合法的事情。
而且,在斯密《国富论》出版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国依旧实行了比绝大多数国家都高得多的关税,见下表。
所以,戈德斯通就指出,“发生工业革命并高速增长的英国,同时也正是欧洲甚至全世界税收最高,关税最高和对贸易、航运管制最为严格的国家。”( 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关永强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4页。)
事实上,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只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的事,此时的英国经济实力和企业竞争能力已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而且,也仅仅是30年左右的时间,英国就开始遭遇新兴经济体德国、美国的严重挑战,乃至又转而回到以前的保护主义政策上。
技术水平优势快速丧失 工资水平成为各国贸易竞争关键
最后,就当今世界现实看,由于生产技术具有较强的扩散性,世界各国的劳动生产率都呈现出快速接近的趋势,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也正快速丧失。
在这种情况下,工资水平就越来越成为决定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工资水平依然比发展中国家高很多,因而除非在一些技术水平和生产力遥遥领先的特定行业(如新技术行业),西方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优势也逐渐丧失,乃至在自由竞争环境中开始落于竞争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