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长风口浪尖说真相:经济数据造假(图)

辽宁省长风口浪尖说真相:经济数据造假(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经济低迷,贪官贿选成风,辽宁省近年来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尖浪口之上。日前,辽宁省长陈求发“顶着压力说出真相”,自曝经济数据存在造假问题。

  北京时间1月17日,在辽宁省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上,辽宁省长陈求发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有一段“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表述。

  陈求发说,2016年,辽宁多个经济指标未能完成预期目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未达标的原因,固然有“三期叠加”的影响和主观努力不够等因素,更关键的原因则在于“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陈求发表示:(多个经济指标未达标)主要原因是过去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思路一度背离中央的决策部署,背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含有水分。

  

辽宁省长风口浪尖说真相:经济数据造假(图)

  陈求发自曝“家丑”:经济数据存在造假问题(图源:VCG)

  “我们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2015年夯实了财政收据,2016年以来努力夯实其他经济数据”。

  陈求发说,“我们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那么这个压力有多大?水分又有多水?

  据陆媒《新京报》旗下微信公众号“政事儿”称,从2011年至2014年,辽宁一直是经济第7大省,GDP总量一直在31个省区市中排在第7位。县域经济平均财政收入甚至一度超过山东。

  可2015年以来,辽宁的经济数据“断崖式下跌”。2015年,辽宁GDP总量在全国排名降到了第十位,GDP增速则排在中国倒数第一位,比遭遇煤炭经济重创的山西(3.1%)还低0.1个百分点。

  2016年前三季度,辽宁经济一直深陷负增长泥沼,上半年GDP增速仅为-1%。“全国唯一的负增长”,媒体经常如此形容辽宁的经济形势。

  如果仅从数据来看,不考虑其他因素,得出的结论就是,2015年以来,辽宁经济“断崖式下滑”。

  不过,陈求发的报告显示,所谓的“断崖式下滑”,一大成因在于原来的经济数据水分很大。那么“水分”有多大?政府工作报告援引了审计署2016年的一份文件。

  该份文件称:辽宁省所辖市、县财政普遍存在数据造假行为,且呈现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手段多样等特点。虚增金额和比例从2011年至201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财政数据造假问题,不但影响中央对辽宁省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还影响到中央对辽宁省转移支付规模,降低了市县政府的可用财力和民生保障能力。除财政数据外,其他经济数据也存在不实的问题。

  针对忽悠成风,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忽悠”文化,党媒称,新任辽宁省主官“深恶痛绝”,省委书记李希称,绝不能让忽悠成为文化,要让忽悠没有市场,让忽悠者没有前途。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