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安全屋接受英语教育的妇女们。 摄:Chika Oduah/Al Jazeera
提到"圣战新娘"(jihadi bride),或许你也曾听过,2015 年"伊斯兰国"(ISIS)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召集的事件。她们多是受过较高教育的伊斯兰教徒,单纯虔诚地忠于自己的信仰,却被野蛮暴力的恐怖分子欺骗、利用。
你可能不曾想过真的有人"心甘情愿"嫁给恐怖分子,甚至在被解救之后还想回到自己的丈夫身边。尼日利亚这些伊斯兰女人的故事最近才被世界听到。这些或无奈或悲伤的声音昭示着,她们的身体虽然离开了恐怖组织基地,她们的心灵却不知该如何安放。
如何让她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如何安抚她们受尽折磨的身心?这些问题,政府答不上来,社会也答不上来。
更可悲的是,这些女人的命运,从来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群女人坐在树下乘凉。她们嬉笑着,手上的彩绘纹身在阳光下亮闪闪的。她们有的穿着阿拉伯长袍,有的则穿着短袖上衣和长裙、戴着头巾。她们像所有普通女人一样,在一块儿会聊孩子、聊发型、聊斋月后的晚饭需要些什么菜式。
当然,也聊她们的丈夫。
"我很爱我的丈夫,"一名叫艾莎的女人说道。她穿着宽大的长袍,戴着精美的头巾,显得很尊贵。还有那枚在她左手上闪耀着的红赭色戒指,"这是我丈夫送我的。"
艾莎耸耸肩,说,"我丈夫是阿拉伯人,他英俊潇洒,还总是给我钱呢。"其他女人默默地看着她,露出羡慕的神情。
这听上去仿佛寻常市井里的已婚妇女在"晒老公",但要知道,她们嫁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尼日利亚恐怖组织"博科圣地"(Boko Haram)的成员。艾莎的丈夫,正是"博科圣地"的总司令(Amir),所以,艾莎在尼日利亚也被尊称为"女司令"(Amira)。
然而,即使"地位显赫"如艾莎,此时此刻却也有些不同寻常的悲伤。因为她和这些姐妹们一样,已经有好几个星期没有见到丈夫了。
"博科圣地"正式名称为"伊斯兰国西非省",是一个在尼日利亚推行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的组织。自 2009 年以来,"博科圣地"发起数次教派暴力冲突,至少造成两万人死亡,数以百万计的百姓因战乱流离失所。
这群女人原本跟从该组织生活在尼日利亚与喀麦隆边境的小镇 Walasa。2016 年 5 月,尼日利亚军方收复当地,"博科圣地"战士或被击杀、或抛下妻儿逃亡。
"我们是自愿嫁给恐怖分子的"
这些被留下、被抛弃的女人依然爱着她们的丈夫,其中一部分甚至想回到他们中间去,也并不认为自己是被"解救"出来的。因为自始至终,她们的婚姻就不是"被迫"的。
艾莎回忆起与丈夫的初次邂逅。在"博科圣地"和政府军的冲突中,她仓皇逃了出来,一个男人拦住她问,你结婚了吗?这个男人,就是后来成为艾莎丈夫的"博科圣地"总司令,穆罕默德。
那时,"博科圣地"的成员们来到尼日利亚各个小镇上宣扬"教义"。虽然"教义"并不十分让人信服,"但他们说会定期给我们钱,还会有更好的食物,"艾莎说。
这些优厚的条件让艾莎心动了,恰好那时她也厌倦了自己的前夫——一个贫穷的农民。艾莎决定,要当穆罕默德的新娘。
虽然在外界看来,"博科圣地"在人权方面名声扫地,侵犯女性的行为更是罄竹难书,但对于这些向往婚姻的女人来说,"博科圣地"其实没那么臭名昭著。许多被政府军"解救"出来的人妻都说,自己当时是自愿嫁给那些被外界称为"恐怖分子"的人的。
尼日利亚士兵从伊斯兰激进分子博科中救出的妇女和儿童。来源:REUTERS
80% 的尼日利亚人生活在极为贫困的农村,若是用人民币(专题)换算,许多居民全家人一周的生活费还不到 65 元。
而艾莎嫁给总司令穆罕默德后的生活非常富足。"结婚后你会收到一份彩礼,一般是 3000 – 5000 奈拉(约 68 -115 元),但我收到了足足 10 万奈拉(约 2200 元)。"更重要的是,这笔钱并不是送给艾莎的家人,而是直接交到艾莎手里。这是"博科圣地"所宣扬的理念之一——彩礼应当属于新娘,而不是给娘家父母。迈杜古里当地的社会活动家说,根据经文所规定,"父母是不允许碰触彩礼的。"
至于与下级军官或普通成员结婚的女人们,也都说"婚后生活很甜蜜"。她们可以随心所欲提出要求,只要她们有想要的东西,男人们就会发动暴乱来获取——不禁让人想到那位烽火戏诸侯只求褒姒一笑的周幽王。
这些女人大多声称是自愿嫁给"博科圣地"的成员们的。或许因为,在这个贫穷又动荡的国家,她们根本没有"被金钱胁迫"的概念。
信奉伊斯兰教,或者死
然而,并不是每个女人都会像艾莎这么幸运。
Laraba Bitrus 原本在尼日利亚东北部的 Gwoza 小镇上一家杂货店工作。"博科圣地"的武装分子入侵时,她无处可逃,不幸成为他们的俘虏。武装分子用皮鞭抽她,还逼着她亲眼看他们割下她叔叔的头的场景。
从 2009 年起,"博科圣地"陆续洗劫了尼日利亚北部的许多小村庄。村庄里的男人有两个选择:要么成为"博科圣地"武装分子中的一员,要么被就地处决。而村庄里的女人,无论年长年幼,通通都会被带走——要么嫁给某个成员当妻子,要么成为奴隶。平民们"处理"完毕后,整个村庄都会被夷为平地,然后武装集团再向下一个村庄进发。
尼日利亚东北部城市迈杜古利(Maiduguri)近郊一条村落于 2016 年 1 月 30 日遭遇极端组织"博科圣地"(Boko Haram)袭击,造成至少 86 人死亡。图为两名儿童站在被袭后的房屋废墟上。摄: STRINGER/AFP
"博科圣地"强迫被俘虏者信奉伊斯兰教,尤其是那些原本是基督徒的妇女。"博科圣地"的战士们会用枪指着她们的头、逼她们学习伊斯兰教的知识。倘若她们无法正确读出可兰经,就会遭遇毒打,或者是没有饭吃。一位年过五十的基督徒 Mary John Ibrahim 就曾因为拒绝转信伊斯兰教差点被活活打死。
"博科圣地"的成员每周为她们讲课 5-6 次。无论年龄大小、结婚与否,这些女性都要接受可兰经的性别歧视课程。"博科圣地"要求所有女性穿上纱袍,不准她们露出皮肤。
"安拉禁止女人的身体暴露在外,这是禁忌。除了眼睛,我们不能把身体其他部位暴露在外。"一位名叫扎伊娜的女人说。她的丈夫也是"博科圣地"的成员,她当初也是因为他们答应给她更好的生活才同意结婚的,但她不知道自己要嫁的是一个极端分子。
表面上看,"博科圣地"只是在宣扬伊斯兰教教义,但它的实际核心却是一场野蛮的性奴役运动,数以千计的尼日利亚女性沦为受害者。有的人已经惨死,有的人活着逃了出来,有的人还想回去,有的人觉得逃出来了也很难活下去。
最可怕的是
被救出来的人说"我想回去"
58 岁的法尔塔是跟着她的儿子一起加入"博科圣地"的,在她看来,在博科圣地的生活无可挑剔。"原来我必须种田、拾柴,但现在我轻松很多,只要做饭、打扫卫生就可以了。因为有了『伊斯兰教的信条』,女人们就好像是这个家的主人了。"
法尔塔还说,"这些男人对妻子很体贴,在接受教义之后会更加优待他们的妻子。"据法尔塔所知,有很多女人主动投奔"博科圣地",正是因为听说这里的男人"会疼老婆"。
剑桥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Adam Higazi 证实了这一点,在这种教义下,他们信仰"男人一切为了女人",丈夫理所当然会为妻子提供一切。
也正因如此,"博科圣地"有不少女人完全相信丈夫说的话。上文提到的扎伊娜就认为"博科圣地"所做的、所告诉她们的,全都是正确的。但是,当被问起为什么"博科圣地"成员会杀人的时候,扎伊娜就"哼"地一声,把头转到一边,不说话了。
迈杜古里难民营的一位临床心理学家说,"这些女人已经变得麻木不仁了,如果给她们机会,她们会回到『博科圣地』去的。"
2016 年 10 月 13 日,尼日利亚阿布贾,21 名两年前被极端组织"博科圣地"绑架的少女获释。摄:Oludolapo Osinbajo/EPA via Imagine China
心理学家 Reuben Ibeshuwa 在一次辅导中给这些"圣战新娘"播放视频,让她们看看灾难民营流离失所的生活,希望激发起她们的同情心。
其中一个片段是数十人争抢着从一个小水桶里取水,看完后,其中一个女人说,"这些难民早应该加入『博科圣地』,假如一早投靠我们,就不必蒙受这种苦难。"
而另一位女人在辅导中说,"自杀式炸弹没什么问题,这很正常。"有不少女人和她一样,认为以这种方式奉献生命带着无限荣耀。
这一群女人的特别之处在于,她们乖顺地接受了丈夫口中的教义,认为自己的丈夫是安拉的神使,听从他们的一切指示。
"她们已经被洗脑了,完全转为『博科圣地』的意识形态了。"心理学家无奈地说。
还能重新开始吗?
在尼日利亚的康复计划中,这些被尼日利亚政府"拯救"的女性被安排到迈杜古里营地,接受社会心理辅导,准备重新融入社会,过回"正常"的生活。社会服务人员会按计划帮助她们"去激进化",对她们进行心理治疗,教她们学习英语和正统的可兰经教训。
然而,这项康复计划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一方面是因为整个项目的计划仍不够完善。迈杜古里营地是由尼日利亚官方和另一个非政府基金会共同负责,在课程框架不明晰的情况下,这些女人最常做的事情无非是睡觉、看电视、互相编辫子。
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圣战新娘"非常谨慎,几乎不和外界交谈,对待心理治疗师更是守口如瓶。例如,在谈及"博科圣地"的暴力问题时,艾莎会说,"我只是个女人,对护教战争一无所知"。她们不仅会回避问题,有时还会说谎,很多时候难以判断她们提供的信息的真实程度。
况且,这些"圣战新娘"不相信官方人员还有一个原因:政府的声誉本身也不怎么好。尼日利亚警方和军方在迈杜古里时,常常虐待甚至剥削流离失所的妇女。加上"博科圣地"又主张"反对政府不当行为",因此获得许多当地妇女的好感和信任。
除却这些"抵抗改造"的妇女,另一些"圣战新娘"其实也很怀疑自己"回归正常生活"的可能性。
她们担心自己无法被家人重新接纳。法尔塔说,自己"做过那么多坏事",很害怕家人会跟她断绝关系。毕竟这么多年来,她抛弃了自己的丈夫和其他家人,一味支持儿子的恐怖活动。
而一位"圣战新娘"说,"我知道,大部分人不希望我们被『被释放』、被批准重返社会生活。"
即使她们渴望被社会重新接受,却早已被贴上"博科圣地新娘"的标签。民众们认为被囚禁和被强暴的女性受尽玷污,她们和她们的孩子身上都带有"罪恶之血",是耻辱的印记。
有家不能回的她们,只得继续生活在难民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