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锦市消防局里的保护神

2009-11-24 01:50:29

消防员在西方世界的挂历上永远和美女是一个等量级的,健美的身姿,无穷的力量。像蜘蛛侠一样哪里有危难就在哪里出现,战车飞驰,救人于水火之中。当《加拿大都市报》记者在两个消防员的帮助下穿上沉重的消防服、带上氧气面具、顶上头盔、装上对讲机、手持利斧、身背水管的时候,这些想象统统归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谁来救我?

以前对万锦市消防队不太了解,总感觉每天马路上都有消防车呼叫而过,一个车祸都能招来一群警车、消防车和救护车,好像这个城市里最不缺的就是这些紧急车辆了。见到了万锦市消防局局长斯诺堡(Bill Snowball)才知道,说小不小的万锦市只有7个消防站(第八个在建设中),9台消防车,也就是说只有2个站是双车,其余都只有一台消防车。局长麾下230多人,其中消防员200人,其它则在防火宣传、管理、培训等部门。

9辆车成就万锦保护神

局长斯诺堡表示,消防工作不仅仅是消防车,还有大量的是宣传教育工作。万锦市是一个多元文化特色明显的地方,各种宗教、肤色、习俗不同的居民聚集在一起,对于火的观念和处理就不同。比如有的人喜欢在家里焚香、点蜡烛等,这样对于加拿大的木质房屋来说就很危险。消防人员要花很多时间去解释说明,还要尊重别人的习俗。

负责本次采访的随行消防官格兰特(Adam Grant)就是一名防火教育处的官员,《加拿大都市报》记者在万锦传统会展(Markham Fair)上遇到他之后,一拍即合,以往很难申请下来的消防采访,这次显得特别顺利。

不愧是防火宣传的消防官,格兰特一旦有机会就滔滔不绝,从政策理论到救火实践,无所不知无所不谈,搞得记者都有点不知道问什么好了。这也只能怪消防部门以前太过封闭,不太对媒体开放的缘故。如今,他们也开始意识到消防教育不能离得开媒体,尤其是万锦市这样一个华裔人口众多的城市。

并不陌生的96号消防站

格兰特安排采访的消防站是位于14街(MacCown Road以东),记者对于这个消防站有特殊的印象。那是2007年夏天,这个消防站东侧公路边的天然气管道,被施工车辆意外挖破,高压天然气嗤嗤往外冒近乎2个小时。记者记得当时曾经和这里的消防员、警员一起在附近的居民区挨家敲门,警告居民千万不要点明火。当时正值夏天,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天然气,狂奔之中还要大口喘气,那种滋味回忆起来都难受。

如今再次走进这个消防站,才得以有机会仔细逛逛。迎面见到当天值班的队长坎普特里(Dan Campitelli),身材高大,红光满面,就像一个健美先生一般,长得特别像电影《廊桥遗梦》里的男主角扮演者伊斯特伍德。他说起话来喜欢做手势,而且动作特别大,很有领导的派头。

消防站如同他说的就像一个家,里面有电视间、办公室、会议室、厨房、餐厅、健身房、更衣室、洗手间。还有一个超大的车库,可以容下两辆消防车,这是一般家庭所没有的。

队长坎普特里在这个家里就是当之无愧的家长,除了管队员们的日常工作之外,还要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这种培训是终身的。他表示,训练每天都要进行,每次出火警的行动中不一定用到所有的技能,这些不常用的技能就要练。虽然在实战中99%的动作是不合标准的,但是练得多了熟能生巧。在真正的火场上没有思考的余地和时间,全部都是本能反应,还有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这就要靠经常不断的训练。

在消防队度过了22年的坎普特里,对这个工作很感兴趣。他表示,消防队员分为白班和夜班,白班早上7点到下午5点,连续上四天。休息之后再上夜班,这样就有很多有规律的固定休息时间,可以计划自己的事情,陪家人和孩子,他已经不习惯朝九晚五的工作了。不仅仅是他,陪同记者的消防官格兰特也说,凡是加入消防队的就没有愿意走的,这里就是一个气氛友好的大家庭。

能打7仗的战车4人组

队长坎普特里的小队是万锦市消防队的标准组合,他介绍说一般消防车有5名乘员,但是万锦市一般是配备4名。司机一般由资格老一点的消防员担任,队长坐在副驾驶,负责通讯、指挥和查找路线等。还有两名队员坐在后面,他们有各自专长,比如在医疗救护或者器械使用方面,当然每个人都要会所有技能,在不同的情况下,由专长突出的队员负责现场指挥。

比如个子高高的Matt Keay,就是擅长医疗救护。听起来比较奇怪,消防队员怎么要重视救护技术。Keay解释说,消防车一般比救护车和警车先到现场,现在的火警其实并不多,医疗救护的急救远多于火警,他们所处置的报警很多是救人一命的事情。到了现场要先对病人做初步的处理,他本人也能操作电击复苏心跳的设备。据统计,万锦市2008年7592宗火警报警电话,其中一半都是医疗求助。

另一个不善言谈的Robert,个子不高,一看就是个大老实人。谈起自己的日常工作就有点不好意思一样,总说:嗯,我,我,不知道怎么说好。他的工作是负责操纵一些强力设备,比如液压钳子、强力剪等,可以切开金属的设备。大部分出警时间记者见到他都是扛着斧头往前冲,很憨厚可爱的样子,但是他也是合格的医疗救护人员。

平时遇到车祸,他的主要任务是使用木锲等工具保持车体平衡,然后切割车辆救出乘客。他表示,上车救人的时候最大的威胁是还没有爆开的安全气囊,如果车辆不平衡,也由于车辆受损后,安全气囊探头失灵,会突然爆开。人在不防备的时候被气囊击中也是很厉害的,弄不好会伤及消防员和被救者。

多元文化遇上多元火文化

采访过程中有一个很有趣的巧合,就是队员们只要一上房顶训练就有警报。平时在没有报警的时候要组织训练,队长安排的第一个训练是练习从楼顶如何把担架运送下来。谁知几个人刚刚爬到楼顶,警报骤然响起,消防站建筑外墙上装有大喇叭,如果涉及该消防站的警报,大喇叭就会报出来。

队长坎普特里解释说,火警一般常见的有4级,1级最低,但是出警时间最短,要在4分钟内赶到,反而是4级火警要求10分钟赶到。原来,4级火警需要全部消防车都赶到,路途会相对遥远,因此要求10分钟。1级火警一般是在各消防站辖区内,熟门熟路当然要快。虽然报的是1级火警,但随时都有可能演变成大火,因此辖区内消防车赶到后要作出判断,看是否需要升高火警级别,是否需要支持等。

这次警报是一个居民家的1级火警,住户有签约的保安公司,一旦住户家的烟雾报警器或者防盗报警器有异动,保安公司就会向911报警。坎普特里让队员们马上从房顶撤下来,消防车拉起警报就奔向案发地。

小区里的减速隔离墩对于重重的消防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装满水的消防车不能高速通过减速墩,那样还真会闪了老腰,消防车在小区里也只能缓慢前行。到了地方,Matt和Robert抄起消防斧和撬杠就先冲了下去,司机Glen守在车上,队长观察没有发现有明火,就和上级联络取消后续支持。

他随后进了这家住宅了解情况,由于考虑到居民的隐私,消防官格兰特希望记者不要进入居民家,以免打扰对方。队长出来后介绍了一下情况,原来是一个印裔家庭,家庭主妇在焚香警报误报所致。

他表示这种情况常有,万锦市是一个多元文化特征明显的城市,文化背景的不同孕育了不同的火文化。许多亚裔民族喜欢在室内焚香,而烟雾报警器则对烟特别敏感,因此很多误报的警报都是由此造成的。虽说没有造成损失,却浪费了消防资源。考虑到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消防员也不能说什么,只能希望居民在焚香的时候尽量在通风的地方,周围不要有可燃物,人离开的话一定要熄灭等。这种宣传几乎是天天进行的工作,然而效果却不佳。他也希望媒体能够呼吁一下,不要认为没有着火没有造成损失就没关系,浪费消防人力物力也是一种浪费。

消防上门不用搜查令

作为防火宣传检查官的格兰特一提到防火教育就大开话匣,他表示虽然加拿大的房子都是木头的,但真正的火灾并不多,大多数是一些隐患和误报,这就需要消防官经常做防火宣传和教育。

前一段万锦市华裔留学生涉嫌制造假证件案,由于警方没有搜查令闯入取证而无效,导致控罪不成立。格兰特表示,消防官进入住宅不需要搜查令,只需要和屋主说明,并和屋主约好检查时间。如果屋主多次拒绝,消防官可提出警告,甚至可以按照《消防法》提出指控。

随着万锦市人口的增长,出租屋也越来越多,一些屋主涉嫌私自更改电力线路,造成火灾隐患。格兰特指出,还有一个巨大的隐患就是租客改变了屋内的生活方式,比如把一些电饭锅、电炉、电火锅、烤箱等平时只能在厨房里使用的器具,搬进自己的小卧室内使用。这在平常人家是不可能的,但出租屋就有可能。卧室里使用这些东西就很容易着火。另一个消防隐患就是大麻屋,万锦市前几年有几起大型的火灾,都是由于大麻屋引起的。

一旦有人投诉(90%是投诉发现的),或者消防员平时出警时发现一切不当情况,就会报告给消防检查官,他们就会上门预约检查。如果发现任何违法的事情,他们都有责任报告警察、动物保护或者其它执法部门。

无奈的交通

本文前面提到一个有趣的巧合,第二次警报也是在队员们进行实地训练,刚刚爬上一家餐馆的房顶,研究如何把房顶砸开,如何在房顶分辨是哪一家等课题时,警报就来了,于是大家再迅速收起梯子回到地上登车出发。

虽然警笛长鸣,但是迎面的车辆毫不减速,依然呼啸而过。格兰特指出,当消防车鸣响警报的时候道路双向行驶的车辆都要靠右边停下,即使中间有隔离带也要这样执行,因为消防车随时可能改变路线逆行。

2008年万锦市就发生过一起与消防车的车祸,那是4月26日下午4时,一辆SUV与消防车在Kennedy Rd 以东14街西行在线迎头相撞,SUV被完全撞毁,车上前排2名大人重伤,后排的小孩子轻伤。车内4名消防员也受伤被送往医院。警方调查结果是,这辆SUV原本往东行驶,结果突然冲向对方车道上造成车祸。

冬季马上就要来临,以往小路路边停泊的车辆加上厚厚的雪堆,也往往成为消防车的障碍。万锦市今年冬季街头停车试行计划11月13日获得市议会通过,从今年12月开始(来年4月15日止)所有街道双号门牌侧严禁停车,一般是道路的北侧或者东侧,这个方向日照时间长,利于融雪。这项禁令仅在现在没有禁止停车标示牌的街道实施。万锦市消防总长斯诺堡表示这有利于冬季紧急车辆的畅通,在以往的冬季,双向街边停车给紧急救援车辆带来过很多麻烦。比如消防车最少要需要3米的宽度才能勉强通过,单向停车可以保证畅通缩短救援时间。这个计划以后是否可以纳入市政府《附例》,要看今年冬季试行的效果如何。

车祸救援收费各地不同

2007年12月万锦市发生了一件比较著名的案例,一名女子驾车在407收费高速公路万锦市段滑出车道,途经车辆报警后,万锦市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发现其不需要救援,随即撤离。但是后来,这名车主收到了一张807.36元的账单,她的母亲随即对此种做法表示抗议。

万锦市消防总长斯诺堡参与了万锦市的《附例》关于消防收费规定的制定工作,他告诉记者消防车出车祸现场,在现场超过10分钟的话,车主就要付费,无论车主是否是本市居民。收费标准是最初一个小时每车350元,第二个小时以后每小时175元。列治文山市也是同样的标准,Newmarket和 Aurora则不收费。旺市对于非本市居民的车祸消防救援要收费,比如需要三辆消防车出警之类大事故的话每小时要收费720元,如果仅仅是滑出车道、车辆小事故这样的轻微事故则不收费。

Toronto、Mississauga、Brampton、 Oakville、 Burlington和 Pickering对外地居民收费。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底,消防救援收费总额为404,719元,其中203,000元来自万锦市的居民。

由于此案的发生,在万锦市引起强烈的争论。2008年2月市议会开会讨论对此进行了微调,决定万锦市消防总长有权对个案的收费进行否决,也就是拍板免费。比如如果消防车先到,车祸并不严重,消防车只是在等待救护车和警车的到来,而没有任何行动,即使超过10分钟,总长可以免除这个费用。但是,如果车主车祸后没有报保险公司,这个费用还是要收的。

敏感的报警器

96号消防站据说是万锦市最为忙碌的消防站,每天平均8宗报警。记者在追随消防队一天的采访中,本以为会发生很多火警,结果他们的辖区内仅仅三宗报警,而且都是有惊无险。

比如一宗学校的火警,消防车赶到时学深们全部在操场上站着,教学楼内只有几名工作人员,疏散工作做得相当有序和标准。格兰特介绍说,这样既保证师生安全,也有利于消防人员作业。

检查结果是学生们在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时产生的烟雾引发报警器,虽然没什么但是屡屡报警,消防员明知其故但还是要跑一趟,而且类似这样的事情以后还会发生。队长坎普特里就建议校方把实验室内的烟雾报警器换为热报警器,这样只有高温才能触发警报,不至于经常误报火警。

另一宗居民家的火警也是类似情况,保安公司接到住户的报警器自动报警后报告火警,消防员到场既没见人也没见火,但是还是要在屋外仔细观察,看看到底有没有火。

格兰特解释说,有的时候烟雾报警器上面有灰尘也会误报,这就要求居民要经常用吸尘器清洁一下探头,不然就会误报。居民们不要想着报警器已经联上保安公司,自己就高枕无忧了,虽说对于误报火警出警不会收费(各市规定不同),但也是浪费消防资源。对于那些故意误报火警的就会另当别论,那已经属于刑事罪名了。

不过万锦市今年4月发生的一起案件,烟雾报警器成功阻止了一宗银行盗窃案。今年4月21日凌晨,几名窃贼潜入万锦市Hwy 7的5051号商场一家皮萨店,破墙进入隔壁的银行试图行窃。当窃贼们使用氧气切割机切割保险柜时,高温烈焰产生的浓烟触发报警器。消防车及时赶到吓跑了几名小贼,使得他们空手而归,也算是烟雾报警器的功劳吧。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