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大陆民众对房价的敏感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数据会作证——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一年内房价涨幅最快的城市,排名1至8位的均在于中国。
据韩国(专题)《朝鲜(专题)日报》报道,总部位于英国的房地产咨询公司莱坊(Knight Frank)发布了《全球城市住宅指数》,对全球150个城市一年内(2015年第三季度至2016年第三季度)的房价涨幅进行比较的结果显示,排名第一的中国南京上涨了42.9%。房价涨幅排名1至8位的城市均来自中国。中国上海涨幅为39.5%,排名第二。深圳(34.5%)、北京(30.4%)、无锡(28.2%)等紧随其后。
经济观察人士称,中国房地产市场崩盘的预言,在进入21世纪后几乎年年有人提及,却依然保持坚挺,这不能不说是个“中国奇迹”。而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专题)“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论断尚不能阻止中国各地房价上涨的态势。“房市崩盘”会在哪一年,依然是个“猜想”。
中国楼市(专题)的泡沫何时会破灭,经济学家的“预测”屡屡失效(图源:VCG)
买涨不买跌
中国大陆的房市和股市,两者的区别在,前者只涨不跌,后者忽涨忽跌;而两者的相同点是,入市者永远都抱着“买涨不买跌”的心态。
观察人士称,对于购房者对于大陆各地房市的揣测过程,实际上是对政府放弃信任的过程。各地方政府在抑制房价层面上“做了很多努力”,但结果是房价只涨不跌。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房价上的博弈,凸显了中国大陆经济扭曲的一面。地方政府已经完全掌控了通过出卖土地而获得地方财政和官员阶层获利的完整流程。而房地产开发商和中国大陆的主要承担房贷业务的银行彼此间默契的“市场合谋”也完成了对购房者的掌控——十年或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房贷捆绑了中国大陆购房者的大部分职业生涯中生命期,从而,中国大陆有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对购房者的称呼——房奴。
分析指,经济学者与地方政府构陷购房者成“奴”,尽管有戏谑的成分,但中国大陆民众市民阶层因购房而被掏空一家人的全部积蓄及贷款后半生偿还的命运已经剥夺了民众的幸福感。更令人担忧的是,政府通过“有形的手”去调控房市的结果却是越调房价越高。
中国经济政策的架构设计造成了房子是普通市民的“刚性需求”,也正因为是“刚性需求”,房价的持续上涨,而政府的“有意为之”使得购房者失去了“用脚投票的权利”。
海外购房潮
对中国人来说,“黄祸”一词绝对带有民族歧视色彩,不过,在当下中国人眼中,“‘金钱至上’是人类社会的通行法则”,中国大陆人开始用海外购房,试图一箭双雕,既能让资产保值,又能改变“被歧视”状况。
莱坊(Knight Frank)发布的《全球城市住宅指数》中,进入前十名的非中国城市有排名第9的加拿大温哥华(24%)与排名第10的印度钦奈(24%)。钦奈房价是随着中国等外国投资者的涌入而出现上涨的。瑞士金融企业UBS集团去年9月将中国人购买住宅较为集中的温哥华等选定为“房地产泡沫高危城市”。
能够在海外置业的中国大陆人对中国楼市显然已经“失去了兴致”,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分析人士称,中共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预警也已经发出了十几年的时间了,通过政策手段限制大规模资本炒房、国际资本(热钱)进入中国房市的成效显著,却没能阻止房价的高企,对普通市民阶层来说,买了房子就是“倾家荡产”并不为过。
2016年,温哥华因中国人的购买力而被选定为“房地产泡沫高危城市”,与此同时,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市场却被最高领导人警告。
蔡奇承诺:2017年北京房价不再有上涨的可能(图源:VCG)
2016年12月间,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习近平对房地产泡沫发出警告。有报道指,习近平就房地产炒风提出批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有分析指,习近平罕见地对房地产市场表态,传递出中共有在2017年彻底解决房价高企的诚意。
就在2017年1月的北京两会期间,刚刚转正为北京市长的蔡奇公开表态“2017年北京房价同比不再上涨”,这被看作是地方官员紧跟党中央,有强烈“看齐意识”的一个更为清晰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