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1 02:08:26
海外华人:活得开心 就算待对地方了
本人出国8年有余,可以用“千言万语”来形容。
初到美国,我就急着想找份工作。由于没有工卡,再加上我没有什么特长,雇主们一听就不愿意往下谈。好不容易找了份老本行的活儿——在一家中国人开的小报社当记者,可试用20天,老板只给了我210美元,远远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后来有了工卡,要找份如意的工作也难。到服务行业面试,老板首先问3句话:“有在美国的工作经验吗?”“英语流利吗?”“会说广东话吗?”我一听,就知道自己不够格。朋友介绍我到一家仓库去做清点、搬运物品的工作,这是用不着说英语的体力活儿。可3天下来,我腰酸背疼,只好放弃。
我想去当车衣工,因为这个工种没有语言要求,又适合女性。有位老板同意我去试工,之前我从未用过电动缝纫机,心想它的原理应该与脚踏的差不多吧。可当我坐下来操作的时候,才发现根本不是一回事——机器似乎不听我的指挥,手中的布匹沿着针道飞奔而去。老板让我车一英寸,我却车了10多英寸,老板叫我马上下岗。我哀求道:“给我半个小时,我一定能学会。”他听了,大吼起来:“我这里不培训人,别浪费时间和布料了!”当我被“扫地出门”,顶着炎炎烈日走在马路上时,心里懊恼极了:我堂堂一个记者,在中国有地位也有名誉,何苦到这个陌生的国家来受罪?!
当天就想订机票回国算了。先生好言相劝:“你应该先学好英文,学学电脑等技能,然后才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说实话,我也不甘心就这么打道回府,我对美国还一无所知呢!转念一想,那么多人都能在美国立足,难道我就不行?
接下来的半年,我集中精力学英文、电脑,想将来从事文秘工作。由于担心自己的英文不过关,一直都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找工作。有位面试我的老板居然当面损我:“你的英文差远了,还想当文秘?!”
有一天,我和先生上街,见到一家老美开的职业介绍所,先生劝我进去看看。我连忙摇头,他说“试试无妨嘛”。我还是不愿意,结果他一个人进去,帮我填了张表格。一个星期后,中介打电话来说有家珠宝公司想面试我。我听说是老美的公司,直打退堂鼓,后来在中介的鼓励下才勉强去了。
面试我的是一个美国人。他询问了我受教育的情况,让我当场制作了一份生产统计报表。最后他问我:“你是否介意经常加班?”我爽快地回答:“不介意。”我觉得这回应该有戏了,但考虑到自己的英文水平,还是没有十分的把握。于是,我忍不住问他:“我英语说得不流利,你们不介意吧?”老美笑着说:“你才来美国1年,英语能说到这个程度,说明你很聪明。如果我到中国1年,肯定学不了这么多。”我想就算他们不录用我,也会说这种鼓励人的话。
由于这家公司正处于销售旺季,我的前任突然辞职,他们急着要人,便“降格以求”,决定先试用我3个月。我珍惜这难得的工作机会,周末加班也不计较,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结果,我在这家公司一待就是3年。
如今,我好像又活了一辈子,许多原先在国内时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实现了——我在美国获得了硕士学位,和老美一起上班,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打交道,学会了开车,尝试着用美国方式教育我的子女……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实现了“美国梦”。但我觉得作为第一代移民立足不易,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奋斗,但也许永远也不可能找回我在国内时的成就感,真正能够融入美国社会并享受美国好处的将是我儿女这一代。现在,在家里,我和即将上大学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方式是:我主讲中文,他主讲英文;他津津乐道于美国的“脱口秀”,却不完全明白为什么中国相声那么好笑,需要我加以解释。而我看“脱口秀”时,需要向他请教。
王耘的故事讲完了。其实,好多新移民的经历和她的大同小异。
和30年前相比,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中美之间经济鸿沟的急剧缩小,中国人在融入美国社会的艰难过程中会时不时地想起中国的好处。我在美国碰到过很多拿到绿卡的中国人,聊起来都是满腹苦水,说在美国这个不爽那个又不习惯,觉得还是在国内舒适,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我问他们为何现在不回到中国生活,他们却一时答不上话来,也许他们就没想过“回国生活”这个问题。这也算是一种“围城”情结吧!
尽管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个人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一方面,我相信,未来学成回国的留学人员比例只会越来越高,因为中国融入世界潮流的步伐正在加快,各方面发展只会越来越好;另一方面,“海龟”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近期两位“海龟”人士出任国家部长要职,而这种好事在国外无论如何也轮不上咱中国人。
王耘认为,美国有许多国内同胞想象不到的优点,也有不少国人意料不到的缺憾和不足。
“现在,国内发展得又快又好,令这里的人很羡慕。我想,一个人不论在哪个国度或地方,只要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活得开心,就算待对地方了。”王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