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过去的一周内发生了一系列事。首先,特朗普(专题)1月27日签署审查行政令,暂时禁止中东7国国民进入美国;2天后,伊朗中程导弹升空,成功试射;随后,美国与伊朗打了几天嘴仗,华府说要对伊朗进行制裁,伊朗对此嗤之以鼻,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维拉亞蒂(Ali Akbar Velayati)更指特朗普"哗众取宠(make a toy of oneself)"。
这一系列事件的最新演变是,美国于当地时间2月3日周五正式启动新的对伊制裁。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Ali Khamenei)表示,导弹试射是出于自卫考量,伊朗不会屈服于压力,试射也还会继续(图源:VCG)
虎头蛇尾的制裁
考虑到伊朗曾明言,如果遭到制裁的话将会采取报复措施,而特朗普方面也明确表示"不排除对伊朗动兵的可能",因此此番制裁实施之后,情况似乎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然而时局却没受到什么影响,至少从原油市场的走势来看是这样的–从1月27日到今天,原油价格几乎没受任何波动。
伦敦能源研究机构WTRG Economics的能源经济学家威廉(James Williams)表示,"只要伊朗不在波斯湾骚扰商船为报复,那么美国的制裁行为便不大可能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
事实上,白宫的此番制裁也并不是很严重。共13名个人和12个组织被列入了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的制裁名单——在被列入OFAC的名单后,如果其他个人、组织或国家还使用美元、或通过美国金融机构与该名单上的对象开展交易,都会遭受美国制裁。
这也并不意味着开展交易就不能开展,而要根据其制裁措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除此之外,因为伊朗试射导弹并未违反2015年7月签署的伊核协议(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A),因此美国的这一轮新的对伊制裁也并没有影响美国在伊核协议中对伊朗的承诺(关乎伊朗石油出口)。
如今,伊朗对此制裁尚未有表态,但是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这个制裁虽然在公布前被白宫方面炒作得充满了火药味,可是却并没有很严重,颇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这又是为什么?
"精明的算计"
平心而论,美国基层民众并不会过多地关注制裁的内容。而从整体上来看,特朗普的这番制裁,更像是在满足美国国内要求他强势面对伊朗的呼声,同时也避免激怒伊朗–倒是大有给自己找台阶下的意思。
应该说,将"利益最大化"是特朗普的思维模式。如果一方面可以满足国内民粹的呼声,维持自己强势的姿态,另一方面又可以不令伊朗过于生气,从而迎来严重的、不必要的后果,那自然是最好的情况。这当说是特朗普并没有施加强势制裁的原因。
然而特朗普总统需要尽快地明白,这种"利益最大化"的模式不是一个合适的治国方式。
在治国当中最为重要的是追求稳定与和平,因为这才是发展、交流、做生意等一切其他事情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时甚至会做出适当的让利和妥协。而这其实才是实现真正"利益最大化"的方式。
不过目前对特朗普总统似乎还听不进这些。伊朗试射中程弹道导弹一事,只是特朗普的行为在国际社会引起的第一个后果。往后如果特朗普总统继续采取在他国政府看来"哗众取宠"的方式处事,那么必然会有其他更严重的后果随踵而至。
特朗普每一个重大决策的背後考量都围绕着"得失"的计算。只要"得"大於"失",便立刻推行,完全不加入价值判断,这是他纯商人思维的另一种体现。
然而,任何抉择(视频)都伴随着后果,有一些是他所能够承担的,有一些却是他承担不了的。在美国选民所赋予他的权力的同时,特朗普总统也务必需要尽快进入"总统状态",在下达重大责任前,更好更全面的理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