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从2017年1月20日到2月1日,美国度过了动荡不安的十二天。1月20日,唐纳德特朗普(专题)正式宣誓就职第45届美国总统。上任一周多来,新总统几乎每天都要推出一个到两个行政命令。这些行政命令涉及教育,环保,贸易,移民(专题)等多个议题,一经签署,立即执行,引发了来自政府内外大范围的批评和抵制。
特朗普的总统令对少数族裔的波及
在这些行政令中,除了广为国内媒体报道的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决定和废除奥巴马医保之外,还有两项事关少数族群权益的决定。一项是恢复并推动此前被奥巴马总统叫停的侵犯印第安原住民土地的北达科塔州石油管道的铺设。该石油管道隶属总部在美国德州的ETP天然气公司,其主要目的是将开采出来的原油向东输送到位于伊利诺伊中部的炼油厂。抵制管道铺设的运动,最初由居住在施工区域的印第安原住民发起,后来渐渐发展为全国关注的环境和人权事件。人们担心施工不仅会不可避免地毁坏一些文化和历史遗迹,更会给当地的地下水资源带来被污染的隐患。同时,抗议者也质疑管道路线的选取过程不够透明公开,并且没有得到其所经过的印第安保护区里原住民的同意。抗议者和石油公司的对抗持续了一年多,先后有四百多抗议者被逮捕,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终于,在2016年12月4日,奥巴马政府出面表示不会通过石油管道的施工许可,让达科塔石油管道事件暂告一段落。当时政府的决定,也被认为是站在了抗议者的一边;而特朗普总统所签署的行政命令,对达科塔的抗议者来说,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另一项引爆种族话题的行政命令签署于1月27日。这项命令以保卫国家不受伊斯兰恐怖组织的渗透和打击为名,要求边境管理处自即日起120天内,暂停接受难民;在90天内,暂停接受来自伊朗,苏丹,叙利亚等七个中东国家持普通签证的公民。这些国家公民中的绿卡持有者,需要逐个接受审查,才可入境。一时间,大批利用假期回国的旅行者,发现自己即使持有有效签证,也无法再次入境继续在美国的工作和学业;而行政令颁布时已经坐上了飞机的七国公民,则在落地美国之后无法入境,只能滞留机场,并随时面临被遣返的可能。这其中包括伊拉克战争时为美军工作的翻译,预备赴美治疗的危重病人,和走亲属移民程序即将赴美和家人团聚的中东公民。联想到特朗普此前在大选中曾公开表示,美国应该停止接受任何穆斯林入境,直到“我们的政府弄清楚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此项行政命令又被抗议者和媒体称为“穆斯林禁令”。特朗普政府否定了“穆斯林禁令”这个称呼。“我们只是根据国籍来划分了可能给美国造成威胁的人。”白宫称。
行政命令签署的当天,抗议者涌向美国各大城市的机场。他们堵在机场门口,有的高举着“欢迎回家”的牌子,有的喊着口号“让他们进来!让他们进来!”在大选中,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大学城都倒向了希拉里。特朗普赢下总统,靠的是无数乡村白人的选票。这些地区的白人很多从事的是本地的蓝领工作,在文化上更偏保守,对于民主党一直提倡的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以及堕胎合法化等议题也多不赞同。同时,近三十年来的全球化浪潮,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经济上的好处,反而加剧了工作机会的流失。他们深感被时代抛弃,强烈需要一个代表保守价值观的领袖来改变现状。相比之下,城市里的选民大多生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也往往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他们表示难以容忍特朗普的粗俗,并反感他所代表的保守和封闭的价值观。“穆斯林禁令”颁布之后,在波士顿(专题),西雅图(专题)等大城市,市长和议员也走上了街头,发表公开演讲,强调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国家,自己的城市欢迎移民,反对排外和种族偏见。紧接着,更多令人担忧的消息传来。1月28日,白宫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本届总统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美国人民的利益。接下来的移民政策,要以保护本国人利益为先,在绿卡和工作签证的发放上设置更高的要求,保证“只有那些最好的人才能进入美国”。1月30日,特朗普总统任命斯蒂夫·班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班农此前是特朗普竞选团队的主要负责人,除此之外并无实质从政经验。在随特朗普进入白宫核心权力圈之前,班农是极右网站布莱巴特新闻网的执行主任,其本人以强硬的保守立场著称,认为合法移民和非法移民都抢夺了本属于美国公民的资源,对移民持公开的敌意;甚至多次在自己的新闻网上,声称美国需要在中东“再战一场,”在南中国海也“毫无疑问”需要一场战争。班农在政治上的崭露头角,对美国的军事和外交政策会有怎样的影响,对美国的移民和少数族裔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一时间,种族和移民,成为了各大新闻网站和社交媒体的关注热点。
孤岛上的“新华裔(专题)”对特朗普的支持
2016年11月8日,美国加州,美国总统选举投票日当天,华裔选民现身投票点投票。 东方IC 资料
1月31日,社交媒体Blind上,有人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有见到很多东亚裔公开讨论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我们有很多非裔,白人,和南亚裔的高管和名人公开谴责现在的政策导向,为什么鲜见东亚裔的声音?是他们本身人数就很少吗?还是他们其实并不反对日渐保守的移民政策?”提问者所暗示的沉默的东亚裔一说,对华裔并不公允。近日公开站出来指责新总统“一刀切”式行政命令的人中,不乏华裔和日裔美国人的身影。出身加州的民主党联邦众议院议员刘云平和来自纽约(专题)的民主党联邦众议员孟昭文都公开表示反对总统的“穆斯林禁令。”孟昭文在一封公开信里,称总统阻止七国穆斯林入境的行政命令“不仅是一个很坏的政策,并且违背了美国宪法的精神。”在席卷美国大学的各种抗议运动里,也不乏华裔学生的身影。但不可否认,在一片抗议的风暴中,来自华裔民间的声音并不响亮,并且和大选时华裔团体的活跃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2017年1月,经济学人杂志以“华裔正在变得政治活跃”为题,报道了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积极组织起来发出声音的华裔。华裔在美国,给人的刻板印象是勤奋工作而不问政治,历次大选之中投票率也较其他族裔偏低。2016年的大选颠覆了这个印象。此次大选中,不仅注册投票的亚裔较往届有显著提高,还出现了全力支持某个候选人的华裔助选团。其中,“华裔北美川普助选团”尤其活跃。他们自筹资金,在微信上组织起来,在多个城市买下广告牌,打出了“华裔美国人支持特朗普”的标语。助选团的创始人和团长天天,在接受经济学人的采访时说,早期来美国的华裔移民大多来自广东、香港(专题)和台湾(专题)一带,这些人“缺乏教育,住在穷人区,只能干很差的工作”;又因为这些人会依赖政府福利,所以“容易被民主党蛊惑。”而近些年来的大陆移民,天天又说,都上过好大学,都是白领,而且“我们想要更多和白人融合到一起”。吊诡的是,统计数据显示,特朗普的华裔支持者大多数是第一代大陆移民;而他们的后代,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二代三代华裔移民则更多支持民主党。这批特朗普支持者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高学历和高收入。在美国的政治光谱上,通常学历越高,越有可能倾向于无神论和民主党;而大批高学历高收入,持无神论观点的一代大陆移民,倒向了特朗普阵营。“他们是一座孤岛,”新闻在一则对天天的采访里称,“这些人住在加州的华人高档社区里,附近有适合亚洲人口味的餐馆,超市,过着美国式的 中国 生活。”
对民主党诸多政策的反感,让天天口中的“新华裔们”走到了一起。2014年1月,加州民主党议员提出了SCA5提案。改法案要求细分亚裔背景,区别出印尼,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传统上说经济实力不强的亚裔群体。消息传出,华裔纷纷反对。近年来民主党推行的平权法案,在教育上使得大学招生向弱势少数族裔倾斜。贫困人口较多的非裔和拉丁裔,往往因为种族的原因,以少于白人和亚裔的SAT分数入读好大学。而亚裔细分法案会导致大学多加照顾印尼,越南等弱势背景的学生,进一步挤占华裔的入学名额。加州的亚裔人口约占总人群的12%,而加州大学每年录取的新生里,亚裔占了40%,其中大多数学生来自经济条件良好,居住在好学区里,重视教育的华裔印度裔家庭。加州的华裔们认为,亚裔细分法案所代表的平权政策,伤害了自己子女的入学机会。“(这个法案)就是歧视华裔小孩,让华裔小孩没有那么公平地去上名校。”在西雅图中文电台安排的一次采访里,天天这样说。
另一个让这些华裔走到一起的,是对经济和安全的关注。美国城市里的非裔和拉丁裔移民,因贫困等一系列的原因,往往需要接受社会福利;他们的聚集区,也常常变成经济破败的贫民区。经济差导致学区差,再加上父母从事的低收入工作普遍工作时间长,这些地区的孩子更容易辍学,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美国,人均收入低于贫困线的家庭,会收到政府补给的食物券,也能享受专门提供给穷人的医保。华裔多为中产阶级,承担了很重的税收负担。他们当中虽然绝大多数并不清楚社会福利的发放规则以及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但凭直觉感到不公平。事实上,低收入人群要享受生活补贴,住房,和医疗等福利,必须通过旷日持久的财产审查;同时在很多州,一旦领了福利就不能持有超过一定数额的银行存款,也不能做购房、旅游等消费行为。虽然美国对穷人和中下阶层的福利保障在发达国家里做得差强人意,但大多数为中产阶层的华裔仍然为自己的税金被拿去“养懒人”而深感不满。在以第一代华人用户为主的中文BBS上,充斥着对福利享有者的不满和歧视。比如曾有人在MITBBS发帖,声称在超市结账时,看到有用政府食物券的人买龙虾,并由此催生了一个外号“龙虾党”,指领取政府食物券的穷人。而美国主流社会文化对歧视性话语的容忍度极低,又让这部分中产华裔“水土不服”,感到“不敢说真话”。经过七十年代民权运动洗礼的美国社会,在性别歧视,人种歧视等话题上非常严肃。社会普遍认为,针对种族、肤色、性别、宗教信仰,或者性取向等因素的攻击性言论,不仅不文明,是没有教养的体现,更触及了约定俗成的道德底线。前任哈佛校长萨莫斯,就是因为在公开场合发表了涉及性别歧视的言论而迫于舆论压力下台。特朗普在竞选时引起轩然大波的“墨西哥人是强奸犯”的言论也是一例。2015年,在一次公开集会上,特朗普说:“我们需要更强的边界。来到我们美国的墨西哥人,他们带来了毒品,他们带来了强奸犯。”此言一出,主流媒体大为震惊,并非因为特朗普对墨西哥的指责,而是惊讶于他轻易地就将整个族裔和国家的人和某种负面特质等同起来。特朗普的大胆出位,让很多对反歧视环境不适的华裔,感到大快人心。他们觉得,“终于有一个敢说真话的总统候选人了。”而在第一代华裔聚集的北美网络论坛上,类似的歧视性言论比比皆是。在MITBBS上,非裔、墨西哥人和穆斯林,被统称为“黑墨绿”,奥巴马被叫做“奥黑”,而他的夫人米歇尔则有个外号“母猩猩”。
华裔特朗普支持者们对政治正确的反感更延伸到了“左派”的身上。他们给宣扬种族平等,提倡接受难民,抗议警察对非裔滥用暴力的左派起了个外号“白左”;而赞同“白左”观点的亚裔则被叫作“黄皮白左”。当包括5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知识分子联名反对特朗普的政策时,知乎和MITBBS上的网民评价说:“这些白左都是精英,不知民间疾苦。”他们眼中,“白左”是伪善而傲慢的。“白左”宣扬的种族平等,社会福利,反性别歧视等观念,更显得可疑,似乎是道德大旗下的一种压迫。“我的父母,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一路打拼出来的,”一个名校出身的特朗普支持者这样说,“我相信个人奋斗,相信一切都要靠自己争取。”另一个中产华裔移民说,“现在一不小心就会被人说种族歧视。如此上纲上线,简直就是 文革(专题) !”又有人说。特朗普就职总统后的第二天,全美爆发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众自发游行。在华盛顿、纽约、波士顿、西雅图等大城市,游行人数均达到了往年的最高值。对此MITBBS上的特朗普支持者表示不能理解,怎么可能有人真的那么较真,为了新总统“大嘴巴说过的几句冒犯的话”而游行抗议。甚至有人留言说:“规模这么大的游行,一定是民主党和奥巴马在背后操纵的。”
华裔支持者手举力挺特朗普的牌子。东方IC 资料
抗议风潮之下的保守派华裔
种种原因,使得这片“孤岛”上的“新华裔”们走到了特朗普的背后,成为新总统坚定的支持者。他们眼中的特朗普,是一个大胆,实干,不怕讲真话的成功者,而主流舆论对他的负面评价,则体现了美国政治的腐败以及媒体的虚伪。学界抵制特朗普,则是因为知识分子都被自由派和左派洗脑了。他们在微信建立了自己的自媒体,拥有自己的作者和读者群。其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公众号叫“civil rights”(民权),订阅公众号,首次推送的是这样一段话,“这是一个你从来没有见过的最拽的微信公众平台,它刚刚帮助总统Donald Trump先生赢得了大选!但是,后面的事情太多,我们不能对政客寄予太多希望,世上没有救世主,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请帮助我们继续前进!分享转发我们的文章!一起帮助一个伟大平台的成长!”翻开历史文章,赫然出现一则“惊爆!州警长表示:查明奥巴马出生证明系伪造!”奥巴马不是美国人,是美国近年来最为著名的阴谋论之一;而最先提出质疑的公众人物,就是特朗普。虽然早已被证伪,但这则小道消息仍在一些自媒体和市井小报中流传。
新总统上任以来推行的行政命令,以及引起的抗议风潮,各大华人媒体也都有所报道。Civil rights也连连推出文章。1月31日,针对特朗普对暂停七国穆斯林入境的行政令,推出文章“战胜恐惧:川普禁令引发恐慌,莫让过强的代入感取代了理性思维。”文章表示,华人没必要因为最近针对穆斯林的政策而担心。文章写道,或许更严格的移民政策,会给华裔移民也带来不便,但是特朗普总统的政策会让美国更安全,一点不方便是完全值得的。而另一个华人自媒体公众号“华人生活网”则不那么乐观,2月1日,华人生活网针对最近泄露的白宫行政令草案推送文章“做好准备!新移民令泄露或全面冲击华人留学生(专题),无人幸免!司法部、海关局长已换新人,强制执行移民禁令!”新泄露的移民令里,提到要按照薪水来批准美工作签证H1B,更谈到要禁止绿卡拥有者领取任何形式的国家救济,一旦发现,将处以罚款并递解出境。在这则自媒体文章下,出现了这样一些留言:“媒体能不能别带情绪有倾向性的报道,看好了是占便宜滥用福利的人有麻烦,我们遵纪守法按时交税你怕什么,怎么就不寒而栗了,支持Trump,以前都占便宜惯了,人家不让占了有啥不对的。” 还有一则留言称“不为国家创造价值只想享受福利钻空子,没门儿!支持川普!”也有人委婉地表示要根据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感觉还是屁股决定脑袋啊,我们这样上了车的就希望车里边宽松点,坐着舒服点,没上车的就希望车门大点多点。” 泄露的行政命令里,规定H1B的年薪标准是11万美元,而美国截止2016年的家庭收入中位数是5万美元。
面对外界对特朗普的指责,华裔特朗普支持者中的某些人也勇敢地提出了疑问。特朗普刚刚赢得大选之后,他的某个支持者在脸书上向自由派喊话“为什么你们反对特朗普,并且瞧不起特朗普的支持者呢?你们既然声称人人平等反对歧视,那为什么要指责和你们政治意见不同的人呢?”她的朋友回复道“我们不会按照肤色或者种族来评价人,但是我们保有按照一个人的言论以及行为来评论他的权利。你知道,这两种评价方式截然不同。特朗普赢得大选,靠的是攻击少数族裔和外国人,放大人们对他们的仇恨和恐惧,这非常可悲。”这种思维方式,被部分华裔特朗普支持者们认为是伪善的,占领道德高地的。而最近十多天里此起彼伏的抗议游行,则是别有用心的人的组织和煽动。一些人抱怨说:“到处都是游行示威,美国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这些左派不甘心输了选举,所以就到处捣乱,再次证明了他们的虚伪和不讲理!”
东亚裔在美国,给人以“模范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即虽为少数族裔,却在教育,收入,和人均寿命等指标上居于社会中上游,甚至部分超过白人。支持特朗普的新华裔们,印第安纳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吴海伦,在《成功的颜色》一书中,回顾了亚裔在美国历史上的社会形象变迁。二十世纪之初,亚裔在美国主流社会里是邪恶和危险的“黄祸”形象,是“排华法案”所针对的如害虫一样的族群;而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民权运动和对抗性政治的兴起,白人保守势力迫切需要一个例子,来对抗非裔等少数族裔对种族歧视的控诉。一时间,成功华裔的故事得到大范围的宣传,而亚裔中的贫困人群则被忽视。吴教授写道,这种宣传的目的,是暗示“勤奋工作,相信美国政府,民主制度,而不是进行政治抗议,才是克服种族隔离,变成完全的美国公民的关键。”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社会总体对亚裔歧视的减少,亚裔族群整体的经济和教育情况有了显著提升。
“模范少数族裔”的形象,却让亚裔陷入一个尴尬的位置。支持特朗普的新华裔们觉得,美国在民主党的带领下,已经走上了过度保护弱势群体的“歪路”,而华裔在这其中受害最大。一方面,各种以种族为标准的平权法案,帮助的少数族裔里往往并不包括亚裔;另一方面,从肤色到口音,第一代亚裔美国人又在以白人为主的社会里,真切地体会着“少数族裔”的身份。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将被忽视的不满投射到了多从事对抗性政治的其他少数族裔身上,认为非裔和拉丁裔的贫困与犯罪问题,是负担和威胁,而非结构性的社会问题。他们真诚地相信,自己在美国的成功,是靠个人奋斗得来的。在特朗普所强调的法律和秩序之下,他们有能力也有自信可以过得更好。如平权法案一样对弱势群体的帮助,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也伤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拥护特朗普竞选时喊的口号“法律和秩序(law and order)”,认为民主党所推行的平权法案,本质上是牺牲亚裔的利益去换取更底层少数族裔的支持。在MITBBS上,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类比:“选民主党,就是我们华人伺候三个主子(白人,非裔,拉丁裔);选共和党,就是三个族裔伺候一个主子;当然是后者对我们比较有利。”这条留言下,有很多人表示赞同,却没有人问,为什么华裔、白人、非裔和拉丁裔彼此不能是平等的?
然而,新总统上台之后的种种新闻,并没有让民众在美国社会看到更多的“法律和秩序”。特朗普在竞选时就和极右团体来往密切,并且得到美国著名白人极右组织三K党的公然背书。大选后的第一天,美国多地就发生了极右组织和个人攻击少数族裔的报告。在以教育发达,思想自由著称的麻省,两名白人男性驾驶着卡车开入著名女校卫斯理学院,他们挥舞着写着特朗普大胜的旗子,冲进学生宿舍,向有色人种女生脸上吐口水。而在华盛顿,美国的政治中心,一群保守基督徒拉着标语,带着喇叭,站在市区一座清真寺前破口大骂。2017年1月27日,地处加州的亚裔公义促进会表示,自特朗普竞选成功以来,他们收到了多于往年一倍多的针对亚裔的仇恨性言论和攻击的报告,疑似因特朗普和班农声称中国是美国“经济上的敌人”所致。在洛杉矶(专题),一个83岁的韩裔老妇人在街头受到攻击头破血流。被围观者制止之后,攻击者大喊着“白人崛起”而后飞快的跑开。在极右势力和白人至上主义者抬头的美国,没有人更加安全,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身处风暴之中的中产华裔,是否还能继续保持相对富足宁静的生活?在印第安原住民的土地被征用,拉丁裔非法移民被大量逮捕和遣返,普通的穆斯林公民被拒绝入境的美国,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和秩序”能否对华裔移民网开一面?在2016年大选里发出声音的第一代移民华裔,将来又将以怎样的形式参与美国政治?又会如何被美国的历史所记载?这一切在此刻尚是未知,正如美国本身的命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