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10年回到起点 蜗居也快乐

2010-06-18 08:34:36

快乐, 因人的快乐指数不同而有所差别:有的人孤独地拥有整个世界;有的人握着财富而不自知。我就沿着这样的轨道走了一圈儿。

出国前住的是我先生工作单位分配的房子,一室一厅,有厨有厕有阳台,虽然也花了不少钱装修,但房子于我只有居住权,没有所有权。房子虽不大,但我的心是开阔的,这里是我的世界:我可以倚窗独立,眺望街景;可以拧亮台灯,秉烛夜读;或与老公相偎相依,促膝聊天;或约三五知己,围炉畅谈。这三十几平米的蜗居,盛载着我青春岁月的欢乐。

其实家居很简陋,可是我从未嫌弃过它,它是我的家,就像台湾歌手潘美辰唱过的歌一样“我好想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 我会想到它”,家于我而言,不是一个可以用尺丈量出来的空间,而是我心灵寄托的地方。

花园洋房, 我追逐的异国梦

后来我移民到了加拿大。初到多伦多,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茵茵绿草铺展在排排洋房门前,郁郁葱葱的大树,万紫千红的花朵, 使这个城市充满勃勃生机。我们的住处是一个独立房子改造后分租出来 的单元,房东是一对和我们年龄相仿,移民时间相近的年轻夫妇,不同的是,来多伦多之前他们已经在日本工作了十年。当我们四处寻找出租屋时,他们已经开始看房买屋了,我们几乎同时搬进这栋房子,他们是房东, 而我们是房客。但不要紧,“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里离我对理想生活的要求已经又近了一步了。

然而移民后的生活是艰辛的,语言不通,工作难找,收入微薄,这回可真是往来无白丁了,就更谈不上什么“谈笑有鸿儒”了。现实生活的巨大落差动摇了我留在加拿大的决心,一天和房东聊天,他们告诉我, 这种心情他们很能理解,在日本生活了十年,没买过房子, 所以总有过客的感觉,现在终于在加拿大安了家,从此以后可以安定地过日子了。房东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踏过千山万水,来到这个无亲无友,人生地疏的加拿大, 如果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 或许可以安慰自己这颗流浪的心。

暗下决心, 我也要攒钱买房子,一幢完全属于自己的大房子, 门前古树参天, 房后花团锦簇,,有了这个美丽的异国梦, 辛苦的移民生活似乎也没有那么难熬了。我开始省吃俭用,有时老公提议,我们去吃西餐吧,我会毫不犹豫地说:“不行, 太奢侈了, 一顿饭也许就是一扇窗子钱。”天气好的时候, 很想去旅游, 看看多伦多以外的加拿大, 但一想到房子的大门有可能就这样被消耗掉,赶紧打消了念头。 生活虽然有些单调,但一想到花园洋房梦,心情也就好转了。

追逐的梦中的房子 孩子送回国

大女儿就在这时来到我们的生活中,额外的支出明显增加,孩子一岁时, 来探亲的妈妈提议把孩子带回中国,由她来代为照顾,我和先生有些犹豫,老公的观点是,房子可以晚几年买,其实就算一直租房子, 只要全家人守在一起就是幸福。可是居无定所会有幸福吗?挤在蜗居里会有幸福吗?几经考虑, “房子”终于占了上风,我把孩子送回了中国。我一面思念着孩子, 一面计划着眼前的日子。我对生活变得苛刻起来,我抱怨自己的英语, 抱怨自己无能,抱怨老公, 抱怨加拿大, 更糟糕的是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我所追逐的梦中的房子给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我可能“抑郁”了。

一个晴朗的夏夜,忙碌的我们难得在街头散步,那清澈的夜空,明亮的月儿,忽然间, 远去的岁月又回到身边,曾几何时我的生活中不再有虫吟鸟鸣,不再有风清月明,那个心底装载着整个世界的女孩儿,那个诵着《陋室铭》,把一切看得云淡风轻的女孩儿不知哪里去了,如今伫立在多伦多街头的 是被生活磨去了浪漫的怨妇,她的心中只容得下一座房子,早就没有多余的空间装载生活的乐趣。一种沧桑感在我心中泛滥着。

老公似乎也感觉到我的失落,轻轻说:“为了房子,我们的生活中还剩下了什么?孩子远在中国,朋友少有往来。没有烛光晚餐,没有执手夜谈,有的只是对房子的渴望, 和为房子而赚钱的疲倦。没有房子想买房子, 终于够了房子的首付,又想买大房子,就算有一天你的理想实现了, 你的心会满足吗?”是呀, 我的心会满足吗? 其实最初我不过是想要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陋室,门前栽花,房后种草,养儿育女,与相爱的人白首偕老, 不也正是为了这个理想才走出国门的吗?

随着对多伦多的了解, 不知何时“名校区,双车房,全独立”竟成了我新的目标。 在多伦多这个宁静的夏夜, 我回顾我的移民路,历经这么多的辛酸, 与本该快乐的生活却擦肩而过,痛定思痛,量力而为, 就继续蜗居吧。

梦醒时分,心情豁然开朗

我终于买了一个小房子,在地广人稀的加拿大,不到两千平方尺的房子确实算作蜗居, 但对于我们一家三口来说, 生活空间是足够的,孩子喜欢这个家,孩子和我们不一样, 她对房子的大小没有感觉,孩子的心目中, 家里只要有爸爸, 有妈妈, 有零食, 有玩具就是一个完整的家了。而三年来我却只想给她一个我梦想中的房子,为此骨肉分离,我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呀。

既然搬了新家,虽然心底仍然有一丝丝遗憾, 还是兴奋的请朋友们来家里坐客,席间自然而然又会谈到房子。有个闺中密友, 在我心目中他们夫妇是最成功的了。先生在国内做生意, 她带孩子留在多伦多,住在一处我曾经奢望过的房子里, 悠闲的生活着,所以我羡慕的说,多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过上像你一样幸福的生活, 她却怅然若失的答道,有了大房子又怎样, 夫妻聚少离多,你羡慕我房子大, 我还羡慕你夫妻恩爱和睦呢。看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只看到别人的幸福,而忽略自己手中掌握的。另外一个朋友也感慨地说“什么时候我也可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呀, 不需要有多大, 遮风挡雨就行。”我哈哈大笑, 多么熟悉的话呀, 生活真的如同演戏, 我方唱罢你登场,重复着一幕幕的悲欢离合。

朋友:快乐的生活源自于生活态度

最近又有朋友登陆多伦多了,现在国人的腰包可要比我们移民时鼓得多,还没有分清东南西北, 就开始跟着地产经纪四处看房了,可是现在多伦多的房价比起我买房时又不知高出多少, 他算算手中的存款跟我说: “要说多伦多的房价跟中国的某些城市比还真不贵,但跟我自己比, 也还真买不起”,接下来他又说“就先买个小房子吧,反正快乐的生活源自于生活态度,而不是生存空间。”我简直太折服他乐观的哲理了, “这是我在国内时经历了太多和房子有关的挫折, 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他补充道。 是的,快乐的生活源自于生活态度,有的人住豪宅未必幸福, 有的人居陋室安贫乐道,我也明白其中道理,但在这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哪里那么容易做得到啊。

看了一篇关于人究竟需要多大地方的文章,大致意思是说,有人要卖地, 怎么个卖法呢,买家只要从出发点开始走出去, 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休息,能走多远走多远,但最终必须走回出发点,所走线路的内面积最大者,就获得此块地。所有的买家都尽可能的多走, 绝大多数的人都因为又渴又饿又累中途退出竞争, 只有一个人坚持到最后,当他走回起点成为胜利者时,大家又羡慕又嫉妒的欢呼着,这个人终于有了一大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但他也终于累倒了。死后他被埋在一个两米多长一米多宽的坟墓里。其实人需要多大地方? 就这么大。读后 沉思许久,人究竟需要多大的空间?人心中究竟能容纳多大的空间?快乐又需要多大的空间?想通了这个道理,我开始轻松的生活着。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