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生活:多伦多女教师杨海玲印象

2010-08-02 02:48:39  来源网站:北美时报

多伦多去年底的冬天有些反常,寒冷中透着温度,温度中带些干燥,恰似杨海玲那一张难以揣摸的苦瓜脸。

杨海玲在士嘉堡一个高中做教师有好多年,到今年五月初,她从中国来到这里已经满23年,算起来她也有47岁了,但有时候却也能把自己打份成二十八、九岁的模样,这当然要视她的心情而定。心情好的时候,她会把黑油油的头发梳成干干净净的马尾,走廊里或电梯上碰到人时,她会突然闪出笑意,灿烂得很;心情不好时,她会像一夜没睡似的,深陷着黑眼窝,愁云密布的一张长脸,顶着一头凌乱的小草盖就这么来了。

这所高中的位置正处在士嘉堡地区的华人聚集区,学校里的华人孩子非常多,印巴孩子也不少。杨海玲的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针对华人学生选课、排课、做义工等一些事务性工作,虽说没有教学任务,但工作量也的确是纷繁复杂。

六年前,国内的丈夫就跟她离婚了,杨海玲知道这是早晚的事。丈夫是做建筑工程的,钱赚得不少,行业里人脉也积累下来,丈夫是那种宁肯触逆父母也不愿得罪朋友的主儿。

平日里喜欢喝点儿酒,每次喝酒都要招来大群朋友,屋子里常常是乌烟瘴气,家里所有的事都推出给杨海玲。杨海玲争强好胜得要命,干活利落不算,还有洁癖 ,她常常恨自己不漂亮,没本事,一辈子嫁得这么一个男人。

离婚后的杨海玲心理上总算是解脱了,而无休止的打工生涯占据了她的日常生活的全部。英文不好时,她几乎打遍多伦多所有的工。只要能挣着钱的她都会抢着去。好些地区的中介地址和电话都在她心里装着,破本子上记着她几个月内的打工地点和时间轮换,三天二头要换地址,换工作,这当然是常有的事。

为了能长久在一个差不多的工作环境里不被挤走,她变得能骂架,会打仗,扯小谎,施骗术,打小报告,无所不能。无论印刷厂义工,面包工,搬运工,超市摘菜,医院打扫厕所,饭店洗碗,酒店洗衣工,超市摆物品,家庭保姆外加教汉语,对于多伦多的这些工种,她差不过全部熟悉。

杨海玲认为一定要多学几门手艺,艺多不压人。那些蒙头涨脑的新移民向她寻求经验时,通常她的嘴是很严的,因为她的时间宝贵,竞争多激烈的呀。即使这样勤奋努力,杨海玲还是不被人待见。英文不好时被华人欺负,英文稍好时,被印度人欺负,英文好时被西人欺负,她恨这个说着乱七八糟语言、有着多种肤色的移民国家,恨这些不会说谎只会微笑的加拿大人,她整天骂骂咧咧,她一直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受欺负的总是她。

穿着一双又大又脏的安全鞋,车站冷风中杨海玲念念有词地终于背出流利的英文段落,临近34岁生日时,打拚多年的杨海玲为自己拿到了多伦多的生活保证书:安省教师执照。

顺利进入安省教育体系的杨海玲变得更加精明有余。她终于知道什么是多伦多人应有的日子。学校的假期让她体会到闲适生活的自由自在,她开始为自己的将来做些打算了。

杨海玲不入籍,因为她从没想过去国外渡假,即使有钱她也不会把钱花在旅游上,她认为只有傻子才会花大钱去旅游。况且,不入籍才会得到国内的养老金呀。前年,利用假期她回国拚命托关系把国内那点可怜的养老金给保了下来,虽然少些,可也是钱呀,将来能在两个国家拿养老金那可是很合算哪。

还有一件杨海玲算计了多年的大事情,就是买房子。杨海玲没钱买房时,多伦多的房价,那叫一个便宜,杨海玲买得起房子时,多伦多的房价,那叫一个涨啊。有经验的杨海玲劝自己要学会等待,她认为自己比一般人聪明,投机,取巧,会动心眼儿,一般人也的确难赶上她。可是,会算计的杨海玲二十年后看着那些新移民一落地就买大房子,她悔得真想去死。

学校里繁重的工作时不时地让杨海玲吃不消,毕竟这不是她感兴趣的职业,混进教育界是她为生存思前想后挺而走险的一棋。她留恋那些在大厂房里与西人对骂的日子,她向往那些不动脑就会挣钱的日子,虽然少些,但她喜欢。可是无论如何,她也不能浪费了多年拚命挣来的体面呀,要知道在那些在厂房里的中国移民有多少人羡慕她现在这个样子呀。

老师,比起那些体力工可是强得多呀。但是她就是不能明白那些年纪轻轻的学生们为什么会那么不喜欢她,她花费心思努力打扮得体而使自己看上去更像一个老师,她学着西人的样子向人微笑,她花钱去找人纠正她的口音,她去西人常去的超市买东西,她强迫自己吃各种奶酪和香肠,以便更趋向主流。即使如此,她小心翼翼的工作还是害得她常常失控。而一旦失控,杨海玲就会在学生面前连连出丑,直到最近这些日子,她泄气到麻木了。

每年年末,她最怕就是那些即将毕业的学生们,他们好像突然间都变了样,竟敢当面大声指责她不懂教育心理,不尊重学生。

初来咋到的那些新移民们多多少少总有些愣头呆脑。那一天,一位中国大陆来的中年女人领孩子办入学手续,新来的学生英文不好,孩子刚来对新环境有压力,讲话声音小,杨海玲问一句孩子也就说一句。突然间,杨海玲变得不耐烦,她提高嗓音对女孩子开始放炮:”你会不会大声讲话呀,你不知道我很忙呀,我工作一天啦,后面的人还在等着我呀,你让我跟你说这么蹩脚的普通话,已经够可以了,还让我这么大声地问你第二遍……”。

通常情况是,国内刚过来的人对加拿大老师的好是早有所闻的,面对此景,那个孩子顿时变得不知所措,家长也不知为什么老师突然就光火了。女孩子在国内读完高二,所以孩子的妈妈耐着性子陪着小心又跟杨海玲请求有什么办法,能不能进度快一点。听到此,杨海玲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她开始发飙:你英文这么差还想快点读,早知道这样来这里做什么呀,国内不用说英文呀,来这里费的哪门子劲呀,这水平还要将来学 教育学,也不想想自己是不是这块料,你争得过当地人吗?

压力下的杨海玲想起这些年来的痛苦,看着陌生的母女俩,她不顾头脸地一股脑地倾倒出来,聪明过人的杨海玲不计后果,她终于发飙了。一周以后,杨海玲彻底离开了学校。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