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8 21:52:38 来源网站:北辰地产
加拿大新移民做租客真难 三年搬三次家
搬家,是一件烦人的事,可2007年登陆的老张却在短短的三年内搬了三次的家,租了三处的房子,这其中的辛酸苦辣是用文字难以描述的。
风雪夜来客
那是一个风狂雪暴的夜晚,老张的一家在多伦多的皮尔机场登陆了。眼见的各色人种在他的旁边来来往往,耳听着南腔北调,老张的心,突突地跳个不停,抖缩缩地从口袋中取出在大陆准备好的硬币,塞入飞机场内的公共电话,战兢兢地拔通了弟弟的电话。
“房子已经找到了,过三分钟,马上来了。”电话里传来弟弟急促的声音,老张悬在心头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车子在暗夜里开了好长的一段时间,终于来到了一所房子前。这是一排镇屋,车子就转入了地下停车场。租的房子的地下室的门正对着车位。老张的弟弟拔通了房东的电话,接着,地下室的门开了,走出一个瘦小的中年妇女,用粤语介绍说她叫刘太。
租好的房间在三楼,有三间卧室,其中两间是供给老张一家人的。房间还算是宽畅,但两房是面对面的旁边有一间也已租给了其他客户。送走了弟弟,老张的一家人就开始搬行李,整理房间,由于行李都是放在塑料的袋子里面,打开时就难免会发出稀里哗啦的,再加他们的十一岁的小孩,初来咋到的,很是兴奋,在通道上跑来跑去的,一下子就给寂静的镇屋增添了不少的生气。由于时间没来得及改过来,老张也不知道到底几点了,反正忙来忙去的,直到各件行李到位了为止。
第二天,卧室的门口传来了敲门的声音,原来是房东大妈——刘太。她传递了一个来自隔壁租客的信息,昨晚太吵了,让他没法及时入睡。于是,老张就只好连声道歉。
隔壁的那位是打中班的中年妇女李太,所以白天就在屋内睡觉。而老张的小孩活泼好动,加拿大冬天的外面冰天雪地的,小孩又不会滑冰,于是只好在房间里东蹦蹦西跳跳,而镇屋的隔音是相当之差的,所以老张就在一周里就接到了六次对方的“投诉”。
房东刘太为人倒也不错,时常会教他们一些加拿大的生活经验,像如何找工,如何坐TTC等等。但是有一点,老张觉得很是不爽,就是刘太十分的小家子气。有次老张用热水冲杯子,一转过身来,水就变凉了,原来刘太出现在了他的旁边。当时他也不想说什么,但心理老是疙疙瘩瘩的。而且,刘太还常常向老张的爱人投诉,什么什么时间,你家的灯忘记关了;什么什么时间,门没关紧,暖气漏了。这让老张一家很是郁闷。
由于房东没有工作,她就只好开发房地产租赁业务,小小的一座镇屋,就租给了三户的人家。其中地下室租了一户,二楼自己住,三楼则租给了老张一家和那位打工的中年妇女。厨房和卫生间就由三户共享。
正是这个共享引发了不少的矛盾。特别是在晚上,由于李太回来得很晚,又要洗澡,而卫生间就在老张夫妇的隔壁。白天打工的老张的夫妇好不容易入睡了,可那边水又哗啦啦地响个不停,所以老张夫妇除了周末,就很难有个良好的睡眠环境。由于共用一个卫生间,他们还经常出现“撞车”的事件,虽然楼下还有一个卫生间,但有时进入“高峰”时期,卫生间“撞车”的事件还是不时地发生,有次,老张的爱人终于受不了了。李太又提到小孩楼上楼下跑来跑去的问题。虽然老张一家人一再提醒孩子不要跑上跑下,但小孩毕竟是小孩。于是老张的爱人也回敬她,说李太晚上回来时发出那么大的声音,我们都不说你了,你还说我。于是双方就针尖对麦芒地吵将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老张一家只好做出搬家的决定。刚好,朋友介绍了一家地下室。虽然,来加拿大这前,老张就与弟弟说,不想住地下室,但一方面是经济紧张,一方面是小孩要在较好的学区上学,所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老张的一家先到他朋友介绍的这家里看个究竟。
体验“穴居”生活
这是一个独立屋,由于周围没有其它什么建筑物的遮拦,所以卧室的光线还相当不错的,上午和下午,都会有阳光斜照进来,虽然小孩住的那间没有窗户,不过可以从大厨房里借个光。大厨房是与餐厅连在一起的,当然这个大餐厅也是活动室。与上一家对比,最大的优势在于,老张一家可以独立地使用这里的卫生间和厨房,这就避免了许多的麻烦。而且在房子的外头,还有一个洗衣房,虽然说是两家合用,但基本上还是属于老张一家独用(因为房东自己有一套洗衣设备)。
前一阵子在大陆,“蜗居”席卷电视台,而在这里,老张一家就表演起生活中真实的“穴居”生活。
本来居住在地下室的人最怕的是潮湿,但幸好老张的一家来自大陆的南方,所以他们并不怎么怕潮湿。再加上多伦多的天气十分的干燥,所以一时半会的,他们住得还算是比较习惯的。
这家的房东是大陆人,所以在语言的沟通,生活的习惯上,都有相似之处。房东为人和蔼,在购物时,也常常带上老张,这给没有车的老张一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尤其在寒冷的冬天。不过,老是跟房东出去,也有个麻烦,就是时间往往不能刚好。节假日时,房东有时起得晚,又要照顾孩子,而老张一家起得早,就得在苦等房东。于是没过多长时间,老张就自己当起了“刺猬爸爸”了,经常利用上下班的时间,背着他从大陆带来的背包,将超市里的食品像刺猬那样搬运回家。
穴居虽然比较独立也很节省费用,但总有不方便的地方。最让老张觉得窝心的是来自房子的楼上。楼上是房东小孩的活动地方,正对着他的卧室下面。而房子的隔音效果很是差劲,上面一个跳,下面就是一个七级的地震。偏偏当时老张又改上夜班了,楼上的小孩虽然也上了幼儿班,但往往很早就回来了。而老张自己有孩子,总觉得孩子闹闹本也不算什么,但不说呢,自己的休息又会受到影响,说吗,房东又不高兴而且就是说了,效果也不会很好。另外,卧室旁边的几台机器(炉子和热水炉)也时不时地不让老张一家安宁,于是第三次搬家就摆上了老张的议事日程。
回归公寓
“老是在地下室呆着,对全家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都不好。而且现在我们的经济有了根本的好转,是到换房的时候了。”在一次家庭会议上,老张正式提出了他的建议。
虽然老婆心里还是有点舍不得钱,但她也觉得老是住在地下室也不是一个好办法。
特别是孩子在慢慢地长大了,他要有个发展的空间。而离这独立屋不远的地方就有座公寓,那里离学校很近,而且有小孩的很多同学住在那里。
心动不如行动。老张很快地就与那座公寓的管理人员联系上了。三房两厅(一大一小)两卫的,一个月一千三加币。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老张一家便搬到了公寓里了。他把其中的一小间以每月五百元价格租给了别人,从而当上了二房东。估算下来,老张一家人的房子方面的开支也就只比住在地下室多花了三四百元的加币。
从镇屋的拥挤,到地下室的压抑,再到公寓的清静畅亮,老张觉得他们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他们还制定了三年的发展计划,打算利用这几年打工积攒下来的钱,买下一套独立屋,然后再把其中的几间租将出去,从而一圆他们在加国的安家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