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的选择 女儿在加国的找工经历

无悔的选择 女儿在加国的找工经历

2014-12-16 00:50:18  来源网站:亮灯的博客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我女儿L的故事。

无悔的选择 女儿在加国的找工经历

L2008年在国内大学毕业后来到加拿大,在SFU大学读了一年的金融风险控制专业。拿着硕士学位,没有工作经验,找工仍然很困难,直到十个月后才找到第一份专业工作,进入一家新成立的小型公司。

相比跨入专业门槛的难度,进入专业公司以后的工作并不如想象那么难。L凭借所学知识,努力工作,在公司参加的项目竞赛中,为公司获奖出了力。因此两个月后就成为公司骨干,被列为公司资深员工。当时,加拿大本地中文媒体对她找专业工作的经历还做了报道。没想到就在文章发表后,公司却因资金暂时不到位,被迫停止业务,需要全力筹措资金。老板对L说,这段时间你可以去找新的工作,但本公司大门为你敞开,待公司资金到位后,随时欢迎你回来工作。

刚刚就业又失业,看似点子很背,很容易让人从希望中又跌回到迷茫之中。不过我们都坚信,第二次找工作绝不会比第一次更难,这应该是一个跨上新台阶的机会。虽然L不用我们鼓励她,我们还是忍不住帮着乱出主意,想让她扩大找工范围,相关专业的工作也可以申请,曲线就业。经过打听,即使一般普通的财会工作,也都需要有工作经验,还要有入门的专业证书,要花时间通过学习考试才行,而不是有硕士文凭就可以的。要不要买书,花几个月的时间去学习,然后拿个证书呢?考虑的过程也很纠结的,搞不好就会误入歧途,离开本专业的强项,重新进入相关专业,另起炉灶从底层做起了。还有一个想法利用这段空闲时间,继续考CFA(注册分析师)专业证书,同时发简历找工作,即使找不到工作也没浪费时间,还可缓解找工未遂带来的无形的心理压力。

L又去政府的就业服务部门寻求帮助。咨询人员帮助分析了L的情况,也认为第二次找工作,情况不同于前了,L有了一定的资本。虽然第一次工作时间不长,但小公司正值创业之初,L边干边学习,加上老板的信任,接触的业务面很广,起码在简历中有这段工作经验可写了。而用人单位在筛选简历的时候,都非常看重以往的工作经验。

在犹豫考虑期间,每天上网发简历,结果都是泥牛入海无消息。包括申请的商场服装销售员、超市收银员等,还真是一次面试通知都没有。

两个多月后,L接到第一个面试通知,招聘的岗位是财务分析师,正是她的本专业。

照例是先电话面试,然后是三次类似论文答辩一样的长时间面谈。说是像论文答辩,是因为面试人员拿着简历逐条提问,凡简历上写的经历都会被问到。问题从大到小都有,重点考察解决具体专业问题的能力。如果没有真正做过相关的工作,根本无从回答,即便有了经验,但回答若不能令人满意,也不能通过面试。L在面试时并不知道哪句话更重要,只是凭自己仅有的那点工作经验如实回答。比如其中有个问题是:“你之前的工作完成后向谁报告?” L答:直接向老板报告。这一回答让招聘人员很满意,因为她应聘的部门在公司里面属于比较高级的机构,需要经常和各地区的高管打交道。所以L的这份经验很被看重。当然,L当时并不知情,是后来才知道的。

经过一关又一关的面试,L被录取了。现在总结时说起来就一句话,当初的日子可不是这么轻松过的。每次面试之间都要隔一段时间,公司要对所有参加面试的人员进行层层筛选,我们只能被动地傻等,像等着判决书一样即担心又盼望,心理素质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L倒显得比我们沉着,每当接到下一次的面试通知时,她都像没那回事似的,我们问了才轻描淡写地说一句:让我明天去面试,我没告诉过你们吗?

后来从经理那里得知,公司这一个财务分析师的职位空缺,共收到了几十份应聘简历,公司从中挑出12人参加面试,最后只录取了L一个。另外11人与L之前的求职经历一样,即将打开的专业大门,又关上了,他们要再去重新寻找机会。而这一次L是幸运的,但我更相信这是上帝在出手相助。当初找工作时,L发出的简历无数,包括专业的,近似专业的,非专业的职位都申请过,这第一份面试通知就来自著名的SAP公司。在递交简历时,L就了解过公司的基本情况,SAP公司是世界第三大软件公司,公司总部在德国,全球各个国家都有分公司。在当今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都在使用SAP公司的软件。

SAP仅在温哥华的公司就有2000多名员工。公司地处downtown ,办公室有礼堂那么大,半隔断的一组组办公桌以颜色划分成不同的区域,L说第一次走进去时,就像走迷宫一样。

她所在销售情报部门相当于公司的智囊部门,负责对全球销售数据做即时运算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直接为总公司老板(首席执行官President)提供决策依据。L是逐渐了解到自己部门及岗位的重要性的。

她所在部门的主管领导是全球副总裁(Global Vice President),团队里每一位都是公司的资深高级员工,L是最年轻的一个。还有同事办公地点在美国,每天通过视频一起研究工作。平时大家工作很繁忙,经常需要加班(加班有免费的工作餐),每个人都很敬业。

L说公司的免费咖啡柜里,品种数量比星巴克货架上的更全更多。还有小食品自动售货机,可以随时投币买来边工作边吃。有时见几个人开会很忙,头儿插不上手,就主动帮忙煮咖啡或买小食品,送到每个人的面前。老板的关怀真能缓解大家紧张工作带来的压力,员工之间的关系也很融洽。

公司给每人配备一个笔记本电脑和一个IPad,以方便回家办公,因为每周都有几次全球电话会议,可以早晨在家里收听(综合考虑到全球各地区时差而定的开会时间),由亚洲、澳洲、欧洲等各地区总监做销售情况报告。听着南腔北调的英语(此词用在这里无贬义,那是真正的南腔北调),还负责会议记录,对一些行业术语也要慢慢熟悉。不过我们并不替L担心,因为知道年轻人接受事物快。果然,L很快适应了且应对自如。尤其到每个季度末,像进入战役的决战一样,总公司的每周例会改为每天例会。L每天把手机设好闹玲,早早起床,冲杯咖啡,打开电脑,开始开会。她说在电话中都能感受到各大洲销售总监的压力。从她手里经过的数字有几十亿,都是实实在在的销售额,有时一个数据的升降,就是上百万销量之差。

L不是争强好胜很能干的人,只是有点小聪明,在SFU大学毕业成绩中,除了A就是A+,这也是用人单位看好的一点。国内大学的成绩也许说明不了什么,在加拿大的招聘单位可是看重在校的学习成绩的,因为国外大学不是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就能拿到高分的。据在UBC及SFU大学毕业的学生说,毕业前学校组织的就业招聘会上,名大公司首先挑中的都是成绩好的同学。L是典型的理科生材料,数学是她的强项。她边工作边应用所学专业知识,改进了尚不完善的工作程序,原来需几个人加班加点忙好几天的工作量,现在由一个人一天即可完成,部门员工不必连续加班到很晚了,部门领导深以为傲。很快让她参加公司总部高层领导会议,同时掌握公司核心机密。当部门经理帮她申请进入数据库的权限时,负责人员有些惊讶:这人是谁呀,怎么需要这么大的权限?总公司中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高层管理人员可以了解跨地区、跨产品的全部数据。因为市场竞争激烈,销售数据是商业机密,各地区、各产品的负责人也仅仅知道自己本地区或本产品的相关数据。在得到部门经理确认后,才知道L是新加入的智囊部门成员。

转眼间L在SAP公司工作已经快一年了,工作紧张有序,却也得心应手,得到同事及上司的信任。至此,L完全凭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站稳脚跟。

伴随L走过这段人生路,我们很庆幸当初的移民选择。虽然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孩子而移民,但移民后不应只为了孩子而生活,这样才不会迷失自己,才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在相当一部分家庭里,孩子很快适应了加国生活,大人却迷失了自我)。这些年,我们就没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L那里,没有为了孩子而做出太多牺牲,而是过好自己的日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新的生活方式。移民五年,在一步一步走进加拿大的过程中,伴随着L工作问题的解决,我们全家人已经通过了迷茫寻路的艰难路段,开始一路走一路观风景了。我们无悔当初的选择。

有人说,到加拿大来洗盘子,当累脖工,图的是啥?提出此疑问的人,看到的只是移民之初的寻找适应阶段,虽然很多移民登陆之初都有类似的经历,连博士教授也不例外,但这之后的发展结果却因人而异。以我家为例,我是因为英文水平太差,完成最初的艰苦打拼后,没有继续进修提高的能力,只能找份适合自己体力的工作做,我很满意且享受我目前的生活。但以我50后的年龄来看,我的经历不能算是移民中的典型。所以,一直跟着看我帖子的同学,千万不要被我的经历束缚而放弃努力向上的理想。

L虽然随我们一起来到加拿大,但登陆时她已经是成人,不是家长带来的孩子了,需要独立报税,她应该属于年轻的移民(或留学后移民)这一类。L最初也在餐馆当过服务生,端过盘子,当过电话调研员。如果当时认为端盘子不值而后悔来加拿大,放弃努力,就不会有今天。和我相比,L有努力向上的空间。她的优势在于:年轻,英语基础好,有当地学历,一旦有了工作经验(哪怕时间很短的经验),就有抓住机遇的资本了。

现在L只是入门的工资,比我和LG加一起的工资还多。显而易见,移民到加国后,学好一门专业,进步的台阶会更高。真正来加拿大开创新生活的移民们,求学后再就业的路可能更宽广一些。当然,做任何工作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在加拿大完全可以行得通,但能移民的人都是学有所成的,学有所用才能更好的体现人生的价值。所以,我讲述L的经历,可供较年轻的新移民参考借鉴。

英语难学,不等于学不会;工作难找,不等于找不到;关键还在于个人的努力程度。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不一定就有结果,但努力了才不会后悔。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