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4月17日,陕西汉中。如果没有人特别介绍,谁也不会看出这位88岁满口陕南话名叫王玉兰的老人,是一位日本女人。1942年,抗战正酣,时年13岁的日本福冈市今津滨崎人水崎秀子,被父亲送到中国长春的姑姑那里打杂工,三年后,战争结束,水崎秀子未能回国。为了活下来,她嫁给一位名叫宗开国的国军营长,但不久,宗开国在战斗中失去消息,她再次嫁给一位名叫李会新的军官,而李会新已有妻室,时间不久,李会新将她介绍给一名陕南籍国军连长雷国顺。
1949年,她随同雷国顺回到陕西秦岭里的商南县,她没想到的是,丈夫在老家早有妻子,她再次被无情抛弃。当地热心人重新为其找了一个婆家,同县村民宋治福,她也有了一个中国名字———王玉兰。1976年,宋治福因病去世,王玉兰被迫再次改嫁,经当地人范雪蓉介绍嫁给丹凤县的李明堂。李明堂有一儿一女,王玉兰任劳任怨,帮助丈夫把两个孩子扶养大。2015年初,丈夫李明堂去世,王玉兰再次守寡。图为王玉兰20年前登上陕西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时的照片,当时她身穿和服,第一次从大山里来到了省城。并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
这位定居中国75年的日本女人,前后嫁给了五位丈夫,其中三位都是参加过抗战的国军老兵。因为没有任何身份证件,王玉兰至今无法享受相关的低保政策,而她对家乡的思念从未停止。谈起自己的遭遇,王玉兰最恨的就是战争。图为王玉兰20年前登上陕西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时的照片,当时她身穿和服,第一次从大山里来到了省城,并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
据街坊邻居们讲,老人在48岁时嫁入村子,比最后一任丈夫还要大三岁。除了勤劳以外,为人和善热心肠,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她都会积极参与其中,忙前忙后。现在老人年事已高,村中的年轻人经常前来照看老人。村民们讲,由于她当时劳动积极表现突出,又上过学,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曾被推选过妇女队长和镇人大代表。2015年老伴去世以前,夫妻感情很好,老伴也比较疼爱她,生活起居相互照顾。老伴去世以后自己独居在一间简易房里,养子以外出打工为生活来源,儿媳便一直负责照顾婆婆一日三餐。老人至今还依稀记得一些日语和日本文字,对于自己的家乡和姓名还能清楚的表达出来。
“我老了,眼看着是一个快上坡(陕南方言,去世的意思)的人了,辛苦劳作生活了一辈子,先后嫁给了五个中国人,一辈子过来也够苦了,也算是个中国人了,要是能有个户口分到土地,有自己的身份证,享受但低保和高龄补贴,就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据了解,流落到秦岭深山里面,像他这样的日本妇女,还有另外两人,她们分别是冲田美智子和山本代小子。另外两人也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已分别于十几年前离世。由于在这里生活了七十多年,其实从语言和生活习惯,都早已融入到了这里。村里和她年龄相当的老人也时常前来看望她,在她们眼里,她早就是村里的一份子。
当年最后一次婚姻的介绍人也时常前来看望老人。2005年,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老人回到日本看望了她唯一亲人之后,选择和老伴依然回到中国秦岭山区,当时日本民间20多人组成了“调查团”当场举行了“听证会”,在详细了解了王玉兰(水崎秀子)的身世和坎坷的经历后,并提出两个意向性选择:一是回国定居,二是一年回日本探亲两次。老人选择了后者。当时在日本,表姐为她做了白内障手术和资助了一万多人民币(专题)。她上小学的学校在校庆时,专门给她寄来了贺卡。图为老人在讲述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