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美国与朝鲜(专题)过去几个星期互放狠话,紧张态势持续升级之际,特朗普(专题)总统谈到有可能跟他的对头金正恩会面。让我们稍作抽身,看看到底是如何一路走来。
到底有什么在特朗普底下变了?
对威胁的看法变了:美国人相信平壤早已掌握向日本和韩国(专题)发射核弹头的技术,并计算出不出几年就有可能打到美国来。因此朝鲜现在被视为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而不光是威胁到区内盟友。紧迫与决心意识由此而来。
官方修辞变了:军事选项一直都“摆在台上”,有时更是比其他时候“摆”得更积极。但历届美国政府从未如此直言不讳。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特朗普总统的办事风格,但也是缘于当局对朝鲜威胁的迫切性日趋担忧。
军事姿势变了:春天通常是朝鲜半岛的紧张季节,因为朝鲜会庆祝一连串爱国节庆活动,而这些都是搞武器测试的好时机。美国则在此时候与韩国举行军事演练。
不过,特朗普政府今年可是给这演示加强了火力,这包括一艘搭载制导导弹的潜艇和一个航母战斗群。但是后者的调动混乱也许让其威慑作用打了折扣。
朝鲜变了:平壤一直坚持要开发核武器来保障其国家安全,并称面对国际非难和谴责已经做好了摊牌的准备。但是金正恩不但展示出他的决心,而且更有别于其先父和先祖父,无视了仅存盟友中国的看法。
前任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克里斯托弗·希尔(Christopher Hill)对BBC说:“金正日再恶贯满盈都总会在乎其他人怎么想,尤其是在乎中国怎么想。他的儿子金正恩倒不怎在乎其他人怎么想。”
中国变了:中国这顽固盟友的武器精良度不断提升,给气得怒不可遏。她在执行联合国最近有关煤炭贸易的禁令上已经越趋严格。
不过,中国也许更担心特朗普摆的军事姿态会让紧张进一步升级,也对他不断强调北京在挤压平壤方面的独特位置感到不自在。
中国报章上对朝鲜的言论转趋强硬,似乎是在回应美方施压。
北京与华府之间的协调也渐趋密切。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说,北京威胁平壤,要是对方进行第六次核试验,就会单方面实施制裁。
有什么东西没有变?
选项没变:没有哪个是好的选择。
对朝鲜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几乎必定会招惹对韩国的大规模报复,首尔1000万老百姓与2.8万美军士兵都会成为目标。
联合国制裁并未奏效,这些措施本质上就因为要取得共识而被冲淡,在执行上也存在漏洞。美国施压祭出更严格的“痛苦”禁运,但这需要像打击伊朗一样有效的警惕性与盟友关系的构建。
对话早已尝试过,但平壤基本上只用来讨价还价,以获取援助,到头来还是恢复制造核弹头。一众朝鲜通都相信她绝不会放弃这些核武,但美国却视放弃为谈判的前提。专家们认为冻结武器是个更显示的选项。
蒂勒森说,去核化仍然是个目标,但他并未交待过重开谈判的具体条件。
策略没变:其实这算是变了,但也算是没变。
政府说变了,但是其组成部分——透过施压谋求加强经济制裁、促请中国依靠邻国,还有等待朝鲜倒台——跟奥巴马的“战略忍耐”(strategic patience)很相似。
差别似乎在于忍耐少了,强势外交多了,还有更实在的军事威胁。除了中国,特朗普政府也在尝试游说东南亚国家孤立朝鲜。
中国没变:中国也许更愿意对平壤施压,但仅此而已。没有迹象显示中国已经改变其算计,不把朝鲜视为缓冲区。北京惧怕这个政权要是倒台,美国的安全保护伞就会横越半岛,直达其边界。
而朝鲜虽然是个危险的烦恼,但其最大的战略对手还是美国。蒂勒森最近保证美国无意寻求朝鲜的政权更迭不光是朝着朝鲜说话,还是朝着北京说的。
“通配卡”没变:即便是在个核子流氓国家身旁,特朗普总统还是喜欢攻其不备,而他的策略就是那种交易商的策略。
尽管如此,观察人士还是解读不了他的强硬措辞与他最近提出会晤金正恩的建议——在“合适时势下”——到底有什么不同。
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时也曾说过愿意与朝鲜领导人会面,但却没有像特朗普一样夸奖对方能透过扫除异己来掌控权力,是个“聪明家伙”。
总统到底是否故意把垂钓着的胡萝卜举出来,给强人暗送秋波,还是单纯的说漏嘴,目前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