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视眼,我来说几句

来源: 2017-05-05 09:00:15

本文内容已被 [ 教导l ] 在 2017-05-05 09:05:0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我打小近视,10多岁开始一近视就是600度起步,高考时近800度,受很多限考,只能报考师范类学校,终于靠作弊进了工科学校。 大学6年好像继续涨到1000度,工作后近30年来又涨到1300度,所以那些说到了20多岁成型不会再加深的说法似乎也不准确。我这超高度近视也很难说是遗传,我爹是飞行员的眼睛,2.0以上,没他这好眼,当年

我也无法作弊了。据他扯年轻时也是博览群书的,怎么就一点就不近视呢?可见什么遗传啊,看书看的啊,用眼卫生啊,这些因素是有,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还是命啊,我哥和我妈一样,就只有2-300度。戴眼镜好痛苦啊,我又好动,好运动,摔坏眼镜无数,估计废了我妈好几个月工资了。更要命的是一出汗打滑,镜片起雾,烦不胜烦。

那个年代也听说过有手术(现在的Lasik),但是据扯只有苏联能做,而且贵得不得了(和当时的收入比)。我当时曾经发誓,如果谁能够让我不戴眼镜,我愿意倾家荡产(主要那时根本没什么家产,嘿嘿)。后来有了博士伦,也尝试戴过,不舒服,发痒,医生说估计是度数太深,镜片就厚了导致的,只好放弃。再后来手术普及了,又说是度数太深角膜切太多会有危险,再说几十年戴下来,眼睛早就变形了,一双突鼓的金鱼眼,不戴眼镜会吓死人的。嘿嘿。所以只能一辈子戴着吧。

我主要是想说说我大丫。我当年这么高度近视,曾想不找戴眼镜的老婆了,可惜找不到啊,没办法,最后还是只能被带了300度眼镜的老婆给收留了。有了大丫就开始担心会遗传近视,心想我都1000度了,娃肯定会近视啊。

题外话,我除了外科医生从来都不信医生的,我的观点,哪里有病了割掉就行了,其他都是忽悠人的。原因是我除了脑子没病外,从小满脑袋的病(近视眼,中耳炎,气管炎,鼻炎….),没有一样被医生治好的,打小看医生,就没治好过,都是随着年龄增长,也许是来美后,慢慢减轻,有的就似乎好了。

可是,我这辈子就相信一个医生,好像是什么南京铁道医学院的一个什么医生,把我大丫的近弱视给治好了。老婆至今嘲笑我当年不信,当她带着大丫去看医生时我的讽刺挖苦:这医生要能治好,早就获诺贝尔奖了。(和又帅昨天的话很像吧?嘿嘿)

大丫那时似乎是5-6岁吧,查出来近视加弱视,医生的治法是戴老花镜,而且要做佐罗,一只眼睛用黑布蒙着,左右眼睛一天一轮换,就是每天做独眼龙。还有就是晚上临睡前拿一根铜丝穿针眼,每只眼睛穿200次。坚持了一年多,大丫眼睛变好了,可惜上了学被同学笑话她独眼龙,死活不肯再戴了,所以没坚持到底,半途而废,最终视力为0.8-0.9,令人高兴和诧异的是,居然10多年来一点没加深,无论怎么天天玩游戏,现在天天看手机,依然不用戴眼镜,对我来说是出乎意料的大喜啊。所以我至今只相信这个医生。不过来了美国后,发现邻居孩子也是独眼龙,好像也是在这么治,看来不是这医生的专利么,不过这里不用穿针。

到了二丫,我也是很关心她的视力,8岁前每年体检查视力一直正常,我正感到幸运和奇怪呢。结果9岁时发现近视了,200多度,顿时五雷轰顶啊,因为大丫的那种治法据说要早于7岁前,越早越好,9岁已经迟了。没辙,戴了一年眼睛,变300度了,正好在子坛听说有CRT/OK镜,我就想整,崇洋媚外的老婆不同意,也是昨天某位网友的说法,说是美国医生都不赞成,只是华裔医生为了赚钱在推这个。但是狂推运动的我,实在不想让二丫戴眼镜,这点上我不得不和我的脱中大计背道而驰,坚持闹着要给二丫试试,老婆赌气不参与,二丫也跟着不要弄,被我强行拖去做了CRT,开始二丫还抵触,没几个星期就喜欢戴了。现在踢球,运动都不用戴眼镜了,尤其是夏天出汗时。戴了一年了,经常检查,没有发现问题。

不知又帅为何这么抵触OK镜,我们没有说OK镜能治愈近视么,OK镜目的两个:1. 白天不用戴眼镜 2.延缓或者阻止近视继续加深。 第一个目的普通隐形眼镜也能做到,第二个目的普通隐形眼镜就做不到了。 从子坛尤其是天港师弟那儿了解到,10来年几乎没加深,这就很好了么,要是不整这个,二丫几年下来超越她老子怎么办?现在保持300度,成人后做个LASIK不就好了么。

所以啊,我的观点是:小孩子打小要常查视力,早发现早治疗; OK/CRT因人而异,如果医生检查说可以,就先试试,如果过敏,不舒服等现象就放弃就是。(确实很费钱,我们第一次$1700,以后每年$600,平时还要不停买药水,10多年下来万把美金)本来为了不戴眼镜,鼻梁那儿不变形,可这死丫头听了不知哪个同学说她戴眼镜好看,死活不肯脱掉,非得弄个空框镜戴上,气死我了,天天骂她,但依然置之不理,没辙。估计是哪个男同学说的。嘿嘿。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