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4月27日,26岁的台湾(专题)青年女作家林奕含自杀。
在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前,她出身于医生世家,也是自己的母校,台南女子中学里唯一在大学学科能力测验中获得满分的学生,还曾获台湾数学科展第一名。
并且在今年2月,刚刚出版了自己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和书名不同,这并非是一个温暖的故事。这是一曲饱含着血和泪的女性悲歌。
13岁的小女孩房思琪,在一次补习中,被自己老师性侵,并且被迫长期保持肉体关系。女孩为了减轻痛苦不断说服自己,老师于她,她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爱情,不是肮脏的核爆似的强奸。
这样她就不会那么“脏”了。她就可以不那么讨厌自己。她只是为了活下去。
而真实的世界里,13年前那个在自己家楼下的公寓里,哭着被逼到墙角小女孩。就是林奕含,就是作者自己。
在长期饱受精神疾病和童年阴影的折磨后,在终于自残式般把自己整个人生血淋淋地摊在全世界面前后,她选择了对这个世界以死相谏。施暴者却逃到大陆继续“教书育人”,不必为此负任何责任。
林奕含死了,书里的房思琪最后也是走向毁灭。可性侵这样的事情,依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就在你读到这一行字的时候,就在你舒适的坐在空调房里,随意地把玩着手机的同时。世界上某个角落,一定有一个无辜的女孩,她的一生在短短的十分钟之内,就彻底改变了。
和人的一生相比,强暴是短暂而突如其来的。可性侵犯投下的阴影,受害者往往终身无法逃离。加上社会和家庭对性侵受害者并不包容,许多受害者,就像林奕含一样,最终选择了自杀。
因为活着实在太痛苦了。
她们大部分饱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折磨,只要受到刺激就会立刻闪回到当时的场景,犹如亲身经历又一次的暴行,还有一些人发展为重度抑郁,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每天都一次一次在梦里重演被扭曲的那一天,哪怕是相似的房间,善意的异性都有可能刺激到她们本来就惶惶不安的心灵。
除了被凌辱的记忆,更可怖的是,被害者自己也无法接受自己。自己也唾弃自己。自己也不爱自己。最后往往只能走向自毁。
韩国(专题)日本都有相当多针对性侵受害者心路拍摄的电影,比如《素媛》,但中国大陆至今没有。
而正在林奕含的故乡,台湾,也有一部以性侵受害者的经历为题材的电影。这部片子在电影艺术上未必很优秀,但在刻画性侵受害者的挣扎方面可以说是入木三分。而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里的内容相参照,更可以看出她们的痛苦是如此相似,杀死她们的不是那一刻的暴行,而是来自外界的压力和来自自身的自我厌恶。
这部片子就是《寒蝉效应》,大陆名为《不能说的夏天》。改编自真实故事。真实故事里的受害者已经自杀了四次,至今未能走出来。
片子的主角是白白(郭采洁 饰),一个初入音乐学院深造的学生。23岁,刚刚考入名校。优美,精致,洁白如同瓷器。
进入大学后,她遇到心动的男生,两个人很快拉近了距离,与此同时,另一个男人也在暗处观察着她,那就是她的老师,李仁昉。
他站在指挥台上,指点江山,温文儒雅,所有人都崇拜这个才华横溢又对学生十分尽心的老师。
白白也不例外,她从心里尊敬这个老师。在他以指导学业为由把她叫到办公室以后依然不疑有他。直到老师靠得太近才想起防备,但为时已晚。
电影并没有集中描述这整个性侵的发生细节,所有的重心都在受害者身上。所有的叙述,都以受害者的视角为主。
白白被强暴的第一时刻,不敢告诉好友,不敢告诉父母,不敢告诉任何人。
因为她是初入社会的女孩,还有一张天真的脸。强奸她的不是任何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坏人”,而是自己最尊敬的老师。说出来,自己在同学眼里,在亲友眼里,在自己暗恋的男生眼里,就会变得什么都不是了。
所以白白选择逃出来,在浴室里一个人默默哭了很久,甚至连清洗自己的身体都没有勇气。
所以林奕含笔下的房思琪,或者说她自己,是这么描述性侵发生时的情景。
如果选择公开,会怎么样呢?在亚洲,受害者不会被原谅,即便错不在女方,在他人眼里也毫无疑问成了“被玷污”,成了“不再干净”。父母脸上无光,学校多方掩盖,社会哗然,有人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有人说“学生勾引老师有利可图”,甚至还会有人说“看着新闻就硬了”。
反正伤害已经造成了,反正也无法挽回,一时的耻辱,和半生的耻辱,大部分受害者当然选了前者。
所以洗干净身体,替强奸犯清理掉罪证。一个人默默承受这一切,无法对人倾诉,觉得自己脏、贱、龌龊、不再清白和美好。觉得自己不配和喜欢的男生走在一起,觉得自己被拉下了地狱。
就像林奕含写的一样:“没有办法说出口:其实是我配不上你们。我是馊掉的橙子汁和浓汤,我是爬满虫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个灯火流丽的都市里明明存在,却没有人看得到也没有人需要的北极星。那些男生天真而蛮勇的喜欢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感情。”
于是受害者渐渐孤立自己,没有人可以伸出援手。而施暴者却利用职权,利用周围人的信任,天天监视着受害者。他们示好,安慰受害者,说自己是太爱受害者才会这么做。这时候,受害人往往觉得自己既然已经“脏”了,不会再有人爱,内心又有巨大的痛苦和羞耻,需要有一个知情人与自己共同承担。
这时候,她们觉得,那个拉自己下地狱的人,应该会保护自己。
这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受害人的情感错乱,误以为自己需要依靠施暴者才能生存下去,施暴者一点点施舍的好心,她们都会感激涕零。甚至努力说服自己去爱施暴者。只是,她们骗不了自己的心,在这种被控制的关系里,受害的一方从内心里厌恶自己,然后自残。
就像白白,就像林奕含,就像这个世界上已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将来还在发生的无数女孩的惨剧一样。
没有人真正能保护她们,最后她们自己也希望抹杀掉自己。因为从插入的那一刻起,伤害就不曾被拔出。因为不被人爱的人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自己已经没有价值被爱,因为自己都没法喜欢自己。
因为没有人救她们。
电影的后面,白白选择了上诉。换来的却不是美好的结局。同学们不相信敬爱的老师会做出这种事,反而攻击她自己是不知廉耻的坏女孩。社会舆论更愿意相信有钱有地位的音乐家老师,反而指责她出卖身体谋取利益。喜欢的男生虽然心疼她却突然去世,本该袒护她的母亲歇斯底里地咒骂她——骚,勾引,狐狸精,怎么会有你这种孩子。
再次自杀。
这些都是真实的故事。如果在阅读这些情节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窒息感,那么当事人的痛苦,远远在我们之上。
让我们再说一次。
“性侵是社会性的谋杀。”
杀死受害者的,不是那一刻粗暴的凌辱,而是来自那之后漫长的折磨。来自自己的痛恨,来自父母的责骂,来自社会的嘲讽。如果言语是刀片,余生便是一场漫长的凌迟。如果他人的恶意能化为实物,那咒骂和侮辱也已经堆积如山。
电影的最后,自杀后侥幸捡回一命的白白在床上醒来,倾听着窗外的蝉鸣。侵犯他的老师意外去世,舆论渐渐平息。可公平和正义依然没有到来。
而在现实生活中,电影原型的女学生至今没能走出来。前些年厦大教授性侵女学生的事件,最终也只是以开除党籍草草了事。
甚至,2015年之前,和14岁以下的小女孩发生性关系给了钱,不叫强奸,叫嫖宿幼女,不算重罪。这成了许多人脱罪的手段。
到了今年,4月27日,林奕含在自己家里,把自己挂上了房梁。一切的种子在13岁那年的教师节被埋下,她想过自救,她说自己是这场社会性谋杀里的幸存者。她坚持念书,考大学,去医院治疗自己的心病,她甚至写了一本书,希望能有所改变,希望这个社会正视这件事。
但是她终究没能活下来。
因为对于她来说,对这个世界黑暗面的了解,来得太突然,太仓促,太沉重,她终生的努力都没能覆盖这最初的一笔。
正如同我们,通过她的故事才能间接知道这个世界让人悚然的一面一样,对她来说,正常人的世界,已经是彼岸,是另一种无法触及的东西。她知道快乐是什么,正常是什么,但她再也不能体会到快乐和正常了。
让我们用她的话作结吧:
Primo Levi说过一句话,他说:“集中营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
但我要说:“不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
我在写这个小说的时候会有一点看不起自己,那些从集中营出来,幸存的人,他们在书写的时候,常常有愿望,希望人类历史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可是在书写的时候,我很确定,不要说世界,台湾,这样的事情仍然会继续发生,现在、此刻,也正在发生。
如果你读完后感到一丝一毫的希望,我觉得那是你读错了,你可以回去重读。当你在阅读中遇到痛苦或不舒服,我希望你不要认为“幸好是一本小说”而放下它,我希望你与思琪同情共感(因为这些都是真正发生过的事实)。
你有选择,你可以假装世界上没有人以强暴小女孩为乐,假装从没有小女孩被强暴,假装思琪从不存在,你可以过一个和平安逸的日子,假装世界上没有精神上的癌,假装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有铁栏杆,栏杆背后人人精神癌到了末期,你可以假装世界上只有马卡龙,手冲咖啡和进口文具。
但是你也可以选择经历所有思琪曾经感受过的痛楚,学习所有她为了抵御这些痛楚付出的努力。
你要替思琪上大学,念研宄所,谈恋爱,结婚,生小孩,也许会被退学,也许会离婚,也许会死胎,但是,思琪连那种最庸俗、呆钝、刻板的人生都没有办法经历。
你懂吗?你要经历并牢牢记住她所有的思想,思绪,感情,感覚,记忆与訇想,她的爱,讨厌,恐惧,失重,荒芜,柔情和欲望,你要紧紧拥抱着思琪的痛苦,你可以变成思琪,然后,替她活下去,连思琪的份一起好好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