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拉里和他的“中国博物馆”(美国《侨报》资料图)
5月11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综合报道,若不是亲眼所见,实在难以想象在美国内华达州的茫茫沙漠上,还有一小块沙石地下面埋葬着中国人的尸骨,他们是谁?从哪里来?又经历了什么?而在这,有一个白人守墓人拉里,72岁的他说:“华人也曾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将中华文化带到了美利坚。放心,我会照顾好他们!”
在内华达莫哈维大沙漠上有一座孤立的小山,当地美国人叫他“孤山”,但居住在附近的华人们百年来一直把它称作“龙山”。一位叫做拉里·德·利维(Larry de Leeuw)的白人老头儿在十多年前在龙山脚下的墓园外发现了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这块荒地下面竟埋藏着中国人的尸骨。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的拉里,从那以后就变成了龙山华人墓地的守墓人。
历史上,随着《排华法案》的通过,小镇上的中国城遭到烧毁,中国人更不能被葬入正规墓园,只能草草埋葬在墓园外的荒地下。荒冢内的尸骨可能是来自当时经过的铁路华工队伍,可能是来自附近拉夫洛克小镇上的中国城。
拉里曾为内华达龙山华人墓地修过的栅栏和拜祭用的台子。自从他得知清明节这一天是中国人用来祭拜祖先的日子之后,每逢清明节他都会去墓地打扫,用自己理解的方式祭拜那里的亡灵。拉里会放鞭炮,为亡者烧纸、燃香,并誓言终生守护。拉里以行动证明了这座小城名字的含义——“紧紧锁住爱”。
拉里为内华达龙山华人墓地修起来的栅栏(美国《侨报》资料图)
拉里甚至8年来坚持在几家报纸上登出启事,邀人们清明节来此祭奠亡者。只要有中国人去他就会特别高兴热情,他说:“我希望明年的清明节有更多的中国人来,我希望有一天他们的后人能来这里找他们,因为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祖先在哪里。”
曾经有一批在里诺读书的中国留学生(专题)来此参加过祭奠,偶尔也有一些华人前来。这里地处偏远地带,所以来此进行祭拜并不容易。每次有人来,拉里都会陪同前往,并免费提供香与纸钱。
在拉夫洛克小镇,拉里是有名的“中国迷”。拉里表示多年以前他从加利福尼亚州马里斯维尔搬到拉夫洛克后与镇上唯一的华人后裔弗兰克·张(Frank Chang)成为了好友。这也打开了他对华人历史兴趣的大门。
弗兰克是一个生意人,曾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南太平洋地区与日军厮杀,战罢就继续回到拉夫洛克。2004年,86岁的弗兰克去世。临终前,弗兰克将一些旧瓷器转赠给拉里,并叮嘱他要好好守护。也正因为有弗兰克的嘱托,拉里认为自己肩负起了神圣的使命,他必须将小镇的华人文化传承下去,因为这是小镇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拉里刚搬到拉夫洛克时,华人墓地长期没人维护,没有围栏,杂草丛生,一片凄凉。他发现华人是太平洋铁路西段建设的主力军,1868年下半年铁路建设经过这里,之后开始有华人在这里定居下来,20世纪初期华人社区曾经非常繁荣,镇上还有唐人街,后来逐渐搬走了。自从弗兰克去世后,这里已没有华裔(专题)居住。
热爱中国文化的拉里还自建了一个“中国博物馆”。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展览橱窗,但里面陈列着各种中国的酱油壶、瓷碗、瓷枕头、瓷狮子、清末老照片(专题)、当年的瓶瓶罐罐以及铁路华工的模型。这些中国古董都是拉里从唐人街古董店或者当地居民手中买来的,一些破碎的瓷碗片就出自拉夫洛克小镇,或许是当年华工留下的。拉里说这些虽然不是什么名贵古董,但都是他的宝贝。
为了纪念华工参与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150周年,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铁路华工及他们为铁路乃至整个美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侨报》拍摄制作了讲述华工故事、探寻华工历史足迹的人文纪录片《金山梦-寻找·道钉记忆》。该片凭借展华工血泪、还原历史,获得了中国纪录片界规格最高的纪录片专业奖项——“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十优”奖,并且入围了2016“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人文类优秀作品。
Larry夫妇被邀请出席首映礼。在首映礼上,Larry夫妇上台发言。
守墓人拉里(左)和铁路华工后裔Russell Low(右)在首映礼上攀谈。(美国《侨报》/邱晨 摄)
记录片也讲述了拉里的故事,让更多中国人、美国人看到拉里身上的“中国精神”。而拉里表示,他会用自己的余生守护这块墓地,宣传中华文化,直到他躺到这片墓地的旁边相伴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