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帖:钱其琛病逝,江泽民三驾马车去其一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新闻上看到钱其琛病逝,感到令人扼腕叹息。钱其琛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的泰斗级人物,1988年开始担任中国外长,后进入政治局,担任分管外事的副总理,他同时在香港(专题)回归前后,还长期管理港澳事务。在他之后,迄今为止,再无外长经历者担任副总理并进入政治局,并负责这么广泛的政治事务。钱其琛在主抓外事期间,和主抓经济的朱镕基、担任大内总管的曾庆红等一起,可以说是江泽民非常倚重的三驾马车。

  钱其琛能有这样的政治权力和强势地位,受益于他的外交能力和经验积累,同时也和邓小平的赏识、江泽民的信重密不可分。钱其琛继承了钱氏家族的好脑子,聪明且极富政治智慧。不过,更为根本的原因,我认为还在于当时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外交挑战,是那段难得的历史机遇,成就了钱其琛的外交成绩。

  从钱其琛开始担任外长的1988年开始,世界局势就在酝酿着自二战以来最为剧烈的一次变动。此后两三年时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终结,整个世界格局陡然间向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严重失衡;在中国国内,六四爆发,军队进城,政治最高层在分裂、斗争、动荡中艰难重组,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饱受质疑;在国际社会,由美欧牵头,中国被西方世界封锁制裁。几乎在一夕之间,中国所面临的内外政治环境,又倒退回甚至比1949年都严峻的状态。

  邓小平在此时发挥了定海神针作用,他先后给中共党内下达了两份指示,一份是传达到省部级干部的24字方针,一份是传达到副国家级以上领导人级别的12字方针,这两个指示的精髓,就是后来人人皆知的“韬光养晦”,另外在12字方针中还有一个“以守为主”。

  不过,从战争中走出来的邓小平知道,"韬光养晦"的目的不是为了把自己就藏起来,而且“守”总归是消极的、暂时的、被动的,如果要打开国内、国外的两个艰难局面,在“稳住阵脚”后,还必须采取采取措施掌握主动,这就是后来在“韬光养晦”之后,“有所作为”四个字的由来。具体到外交领域,邓小平就要求必须要打开外交局面。

  江泽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已经做好退休打算的情况下,被邓小平提调进京临危受命。几年下来,虽然中间也有曲折,但总的来说,江泽民可以说是不辱使命。在江的领导下,国内政治开始趋于稳定,改革开放得到延续,市场经济得以建立,中国也加入了世贸组织。在外事领域,江泽民的海派风格,特别适应了当时的外部环境和中国打开外交局面的需要,而钱其琛,作为江泽民外交领域最倚重的助手和中国外交政策的具体操盘执行者,可以说为中国破解西方封锁,立下了汗马功劳。

  钱其琛在当年的外交对手,以及当时中国外交部他的同事,有很多人都对他的强势外交风格记忆犹新,而且评价颇高。在很多人的记忆里,钱其琛都是个有权力、有魄力当场拍板的人物,他在进行外交斗争坚持原则与底线的同时,又极具灵活性与弹性,很有邓小平的务实精神。我想这除了他本人的性格特质,加上身为副总理和政治局委员,也和他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准确把握密不可分。

  在那段风云际会的时期,钱其琛还有很多极为难得的外交经历。比如中韩建交,这个事,令钱其琛今天都遭到朝鲜(专题)记恨,中朝两国的外交资料都显示,当时恼羞至极的金日成对钱其琛等一度非常无礼。再比如,第一次海湾战争前,他曾作为中国特使出访伊拉克,劝萨达姆回头,放弃对科威特的占领,以避免美国动武,但萨达姆并未接受中方建议,结果后来战争爆发。

  在这里我想顺便说说最近有关江泽民的传闻。最近有消息说,江泽民病危住进了上海华山医院,台湾(专题)前国防部副部长林中斌甚至说他已半身瘫痪。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看到江的家人和官方也在以特别的方式进行辟谣。这两方面的消息,让外界几乎一团雾水,但我们应该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江泽民真的病情危重,江绵恒肯定不会在此时到美国访问。

  我想说的是,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毛、蒋终身制下国家安危系于一人的状态,尤其是在习近平(专题)已大权在握位居核心情况下,一位前领导人的健康状况,并不会给国家带来什么动荡,大家没必要因此而产生太多政治联想。再一个,对于已经91岁高龄的老人,身体有时候出点状况,即便稍微严重一点,也是很正常的事,实在没必要因此大惊小怪。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