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009年12月10日,首架C919大型客机工程样机机头交付。 (成飞民机提供图片)
十年磨一剑,C919一飞冲天,实现了国人的大飞机梦。
5月5日,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这标志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大型民用客机展翼翱翔。
随着C919成功首飞,近半个月,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利格外忙碌。作为C919航电系统供应商之一,一大批国内外访客扎堆前来,且洽谈业务也不仅限于C919。企业忙碌背后,是蓬勃发展的四川航空产业。
作为全国四大军民用飞机研制基地之一、航空发动机三大研制基地之一,航空与燃机产业,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发展的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之一。以飞机制造为例,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以及自主研发,一台完整的飞机,从机头到航电系统再到机载娱乐设备,都已实现“四川造”。
给C919“导航”
让飞机“眼观八方、耳听六路”
新华社照片 刘坤摄
“因为C919这个项目,才有我们公司。”这家应运而生的公司位于成都,主要为C919提供了通信导航和机载娱乐两套系统。通信导航系统是飞机航电系统中的核心系统之一,承担着飞机在起降和航行过程中地空对话、机内话音及数据通信、无线电导航等功能,让飞机具有“眼观八方、耳听六路”的功能,在飞行过程中为飞机指引方向,并实时保持地空对话和信息传递,犹如C919的眼、耳、口。
新华社照片 刘坤摄
为波音掌“舵”
“成都造”机头超波音空客标准
伴随着C919的起飞,另外一家资格“机头”制造企业不得不提。中航工业成飞民机此次承担了C919飞机机头的研制生产制造任务。机头是C919安装“大脑”的关键部位,不仅是整架飞机的“颜值担当”,还承担着安全引航的重责。成飞民机方面表示,在制造标准上,C919“机头”已达到甚至超过了波音、空客的相关标准。目前,成飞民机正根据首飞及后续试验,对飞机机头做进一步的改进。
2014年7月31日,首架C919大型客机机头在中航工业成飞民机成功下线。(成飞民机提供图片)
除了机头制造,方向舵也是成飞民机的另一个强项。2016年9月9日,波音公司与中航工业成飞民机在成都举行了交付仪式,中航成飞民机向波音公司交付两种全新机型的首架方向舵,一种是波音787-10首驾方向舵,一种是波音737MAX首驾方向舵。安装于飞机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用来修正飞机舵向和小角度转向,是确保飞机方向控制稳定性的重要部件,类似于汽车的方向盘功能。作为中国目前承接的最大的民用飞机复合材料部件加工项目,目前,成飞民机是波音787客机方向舵的全球唯一供应商,在全球上空飞来飞往的波音787系列梦想客机都装载有调控方向系统的“四川造”重要部件。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成飞民机共计向波音公司交付了535架波音787方向舵。
B787方向舵。(成飞民机提供图片)
为何喜欢“四川造”?波音民用飞机集团中国运营有关负责人表示,质量是否过硬,交付是否准时以及成本控制是三大因素。
航空“大蛋糕”
维修基地年收入预计达1亿美元
积极抢夺航空产业“一杯羹”,川企探索了一条自己的道路。航空产业带动辐射力强,发展航空产业,四川其他相关配套产业也将迎来转型发展好机会。以成飞民机制造的C919机头为例,仅机械加工领域,就带动了周边20余家企业参与配套。
A320后登机门,海外明星生产线。(成飞民机提供图片)
除了研发、制造,目前,川企还在抢先布局,争夺飞机维修、租赁等市场的“大蛋糕”。
“飞机寿命一般在25年左右,C919预计将达到2000架销售规模,未来维修、备件市场很大。”曾利表示,与美国克罗韦尔柯林斯公司合作,一个基于C919、ARJ21等机型的航电设备维修基地正在打造。据测算,该基地高峰期年收入规模将达1亿美元左右。
航空“小生意”
小小零件年销售额5000万英镑
热爱火锅,喜欢自驾游,休闲时间,最爱的运动时羽毛球。来成都十多年,无论从口味还是生活习惯上,郑马克已经很“四川”了。唯一一个让他遗憾的是,不会说中国话。但这并不影响他在成都工作生活,结交中国朋友。
2005年8月郑马克在成都成立了成都西格码精密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西格码”),隶属于英国知名上市公司安文垂斯集团,主要业务就为全球知名航空制造商,譬如罗·罗公司、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伍德沃德公司等提供航空零部件配套。
2016年,郑马克领导整个西格码集团通过管理层并购,从原母公司安文垂斯集团手中买下了整个西格码集团的全部股权,由此成为西格码集团最高级别管理者。
AG600水陆两栖飞机机头。(成飞民机提供图片)
从一个人单枪匹马来到成都至今,郑马克已经在四川呆了12年。在公司正式运营十年之后,今年4月6日,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B区7号标准厂房举行十周年庆典暨增资仪式。郑马克和来自全球的客户一起见证了自己从无到有,一手带大的公司。与此同时,作为航空产业的参与者之一,见证了成都乃至中国航空产业的起飞。
4月6日,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B区7号标准厂房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来自世界英国、美国等全球各地,有一个共同目的,参加成都西格码十周年庆典暨增资仪式。
2006年9月,成都西格码入驻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当年11月,西格码成都工厂正式投产。从成都西格码开业至今,累计投资突破5000万元。
新华社照片 刘坤摄
“10年前,我在成都西格码的开业典礼上做了名为 梦想 的演讲,同时许下了关于 我们能带来什么 的承诺,现在,我终于可以宣布我们兑现了承诺。”西格码集团董事长马克·约翰逊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郑马克,10年时间,他早已将成都视为第二故乡。
“对于客户,我们承诺提供高品质产品。在成都工厂的帮助下,整个集体年销售额从1000万英镑提升到了5000万英镑。”郑马克表示,从一开始的6台机床每个月2000件精密部件产量,到现在35台数控机床超过30000件月产量,西格码成都工厂的发展“跑步前进”。
新华社照片 刘坤摄
“与成都的合作是我们首次在中国 试水 ,事实证明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郑马克告诉记者,成都生产航空精密零部件具有很好的基础。西格码除了有国际知名的罗·罗公司、塔塔公司、伍德沃德公司等国际合作伙伴以外,与成都本地的多家厂商有合作,这些成都本地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与国际前沿技术接轨,这也使得产品的本地消化成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