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David Fitch(费大伟)教授。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上午10点,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大会。上海纽约大学文理学部主任DavidFitch教授也坐在了电视机前观看这一盛况。
其实,作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人、拉贝战友GeorgeAshmoreFitch(费吴生)的孙子,此时的他本应该受邀出现在北京的纪念大会现场,但因为已经答应了给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做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讲座,时间与阅兵观礼有冲突,DavidFitch婉拒了阅兵观礼活动。
美国教授婉拒阅兵观礼
上海纽约大学文理学部主任DavidFitch教授有一个响亮的中文名字:费大伟,作为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他两周前收到了来自北京的邀请,希望他能够去参加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观礼活动,对于这个很多人求之不得的荣耀,DavidFitch 教授却拒绝了。
因为DavidFitch教授已经答应了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们,要给他们做一场关于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的讲座,时间和阅兵观礼有冲突,“既然对这么多的同学有承诺,牺牲我一个人,虽然遗憾,但也值得。”费大伟教授对澎湃新闻说。
一位生物学家为何会受邀去阅兵观礼?原来,DavidFitch教授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他的祖父就是著名的GeorgeAshmoreFitch(费吴生),是拉贝的战友,也是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人。
GeorgeAshmoreFitch(费吴生)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委员兼行政主任、总干事。他撰写了大量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日记。1938年 1月23日,他秘密将美国圣公会传教士约翰·马骥拍摄的大屠杀纪录片缝在自己的驼毛大衣里,偷运出南京,带往上海。这份长达8卷的胶片,放映时间达105 分钟,是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影像文献资料,成为主控南京大屠杀的有力证据。
DavidFitch教授的讲座原本安排在9月3日,后来为了照顾学生们的假期,讲座改到了9月2日的晚上。
在讲座上,Fitch教授以家人的视角,回顾自己的祖父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的经历,分享了一些首次露面的珍贵历史照片。他总结说,个人行为可以蕴育巨大的影响力,没有他祖父的勇敢举动,这段历史将缺少一份最强有力的证据;群体的力量能够克服困难,来自德国、丹麦和美国等国家的商人、医生和传教士联手拯救苦难中的南京人民;仁慈和同情必将战胜侵略与压迫,展望未来,国际合作是未来世界发展的核心。
抗战专家和少先队员获邀观礼感到“很震撼”
另据澎湃新闻了解,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抗战历史研究专家苏智良教授应邀登上了阅兵观礼台,他是上海唯一一位被邀请的抗战历史研究专家。苏智良长年致力于抗战历史研究,被誉为“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第一人”。
就读于上海文来初中六(3)班的马潇潇作为全国仅有的三名同时也是上海唯一的一名少先队员也登上阅兵观礼台。长相甜美、才艺出众的马潇潇,是位圈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小童星,参演过众多广告、电视和电影。通过校、区、市的层层上报,最终经过了团中央的严格审核,马潇潇才得以从全国广大的少先队员中脱颖而出。
看完阅兵典礼后,两人都表示很震撼,也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
高校新生观阅兵仪式落泪
全国的大中小学生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了9月3日的纪念。
9月3日,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了“和平使命,青年责任”主题分享会,整场分享会进行直播,5000余名军训学生在现场、转播教室第一时间进行收看。分享会上,上海师范大学离休干部、抗战老兵丛远宽讲述了曾与日寇殊死搏斗、潜入敌营刺探情报、与敢死队一起攻城的烽火岁月。
华东理工大学众多在校师生收看了阅兵仪式的实况。仪仗队铿锵有力的脚步声,赢得了该校2015级军训学生一次次的喝彩。来自华东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七营二十一连十排的邱祉钰同学说:“当教学楼内回荡起阵阵的军乐声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穿着军装,感觉自己就是这份骄傲中的一员,当中国国歌响起时,抗战老兵用沧桑的声音努力地唱着,我的眼眶也渗出了晶莹的热泪。中国不再是过去的中国,因为我们无比强大!”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校长张杰等学校领导与全校4千多名师生共同观看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上海交大综合体育馆内也响起了师生们的国歌声。观看阅兵式直播时,上海交大师生们的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