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的六四运动是世界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巨浪之一,是时全球聚焦,海内外华人均有参与。然而,天安门广场上理想主义的学生散去不久,中国社会旋即进入"闷声发大财"的拜金时代,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六四的血与泪,广场上的仇与怨,很快变得遥远而模糊。但因百万人大游行、民主歌声献中华产生的六四情结,已深深嵌入港人的历史记忆。年年维园烛火,岁岁支联游行,斗转星移,已历二十八载。但在香港(专题)回归20年后的今天,港人在国族认同和本土意识建构上空前彷徨和纠结,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思考,28年前发生在北京的那一历史事件究竟"关我咩事"。
香港六四纪念馆由支联会(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运营,现址位于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内。据志愿者透露,纪念馆因公契纠纷被迫从原址搬迁于此,条件相比之前简陋许多。纪念馆一入门,便是黑底白字配资料图的“八九民运时间廊”,帮助参观者了解六四学运的来龙去脉。
这是香港六四纪念馆保存的珍贵历史照片之一。中间手持扩音器喊话者,是六四学运领袖吾尔开希。他的周围,是维持广场秩序的中国军人。吾尔开希深知,在广场上扩音器等同于话语权,话语权意味着政治权力。而他身旁的军人,只是作为国家暴力机器而存在,他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
这是香港六四纪念馆保存的珍贵历史照片之一。由此看来,“李鹏是周恩来养子”的说法,当时已在中国社会流传甚广。西方现代哲学家认为,嘲讽和戏谑是消解政治权威的有效工具。这张图片里游行的学生,通过“恶搞”周恩来教训李鹏,在消解周恩来代表的官僚权威的同时,讽刺了李鹏“走后门”做总理,并从中获得些许自由的快感。
这是香港六四纪念馆保存的珍贵历史照片之一。北京的医护人员组队到天安门广场,守护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当时的中国政府出于基本的人道主义,并没有禁止他们。
这是香港六四纪念馆保存的珍贵历史照片之一。天安门广场上一片狼藉,学生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休息,毛泽东的相片矗立在一旁,威严地凝视着这一切。六四学运“反官倒、反贪污”的口号,让它看起来有点像“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梁山造反,当然这可能是在专制体系下不得已采取的斗争策略。
这是香港六四纪念馆保存的珍贵历史照片之一。中外记者肩抗笨重的摄影机,正在采访六四学运领袖。六四学运在当时成为一场全球性的新闻狂欢,在一段时间内霸占着各大国际大报的头条。 试想一下,如果那时像今天一样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人人可以采集发布新闻,历史的进程将会如何发展。
这是香港六四纪念馆保存的珍贵历史照片之一。风雨之中, 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撑着雨伞,簇拥在民主女神的周围。这场民主运动中雨伞的意象,让人不免联想到二十多年后香港的“雨伞革命”。
这是香港六四纪念馆保存的“雨伞革命”中的雨伞,散落在纪念馆副馆的一角。某种意义上,它们是对天安门广场那些黑色帆布伞的一种继承。
这是六四时期天安门广场上那尊民主女神的复刻版,但胳膊、胸前被贴上了“雨伞革命”标语。馆方一直在努力建构六四运动和“雨伞革命”的关联,试图以此来对抗香港本土派停止纪念六四的诉求。
纪念馆的新址较为偏僻,空间亦不充足。馆方有意另募一场所,却遭遇资金困难,只好在六四历史档案资料旁边放置募款箱筹款。
香港的作息与中国内地不同,人们习惯晚起晚睡。下午3点以后,纪念馆中的参观者多了起来。有意思的是,当天的参观者以女孩子居多。
正在翻阅纪念馆档案资料的参观者,参观者中的一位当地青年告诉记者,六四纪念活动是很多香港青年的政治启蒙。
28年已经过去了,“六四与我何干”不仅是港人需要扣心自问的问题,更是每一个中国人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请记住,历史从未过去,未来早已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