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十年磨一剑,只为这一天",每年夏天,中国大陆都会有一场热火朝天,不分地域,规模仅次于"春运"的大动作:中国高考(专题)。
1977年,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据统计仅当年就有570万考生走进了高考考场,中国大陆的很多文艺作品中都记载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画面大多是年轻人们欢呼雀跃地传递着一个消息:恢复高考了!正如有人评价的那般:这一决策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走向和中国的命运,从此恢复了知识的价值和尊严,奠定了重建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从此,中国开始了全民大赶考的节奏,伴随着这种节奏,中国顺带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与此同时,许许多多诸如俞敏洪,刘强东这样的寒门子弟通过跨越高考这扇"龙门",从小乡村走进了大城市,成功实现了阶层的流动。
而每一年的高考也同样记载了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送考大军从当年的自行车公交车,变成了私家车,到今天则直接租住在考场对面的酒店。高考四十年正是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
中国孩子正在紧张迎战中国高考(图源:VCG)
高考后遗症
与此同时,中国教育在追求升学率的应试道路上越走越远。微信朋友圈中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图片是这样的:在一个熟睡的婴儿旁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多少天。高考,成为了中国人从一出生起就需要面对的一场残酷竞争。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中国教育的口号,中国家长们从孩子还没上上幼儿园起,就开始为十几年后的高考摩拳擦掌,唯恐落于人后。各种早培班、右脑开发、智力训练、等到如雨后春笋班在中国大陆生根发芽。全民对于教育培训的支出,甚至成了"没有最贵,只有更贵"的一个填不饱的无底洞。
而这一方面导致中国孩子从小课业负担过重,缺乏闲暇时间。另一方面,很多中国家长对孩子说:"只管读书,别的不用你操心。" 在这种急功近利的逻辑下,父母成了保姆,包揽了全部家务,很多中国孩子甚至被不知不觉培养成"考试机器",缺乏起码的生活常识,中国大陆出现的"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开始令人们重新反思一切以应对高考为目的中国教育,也出现了"钱学森之问"。
此外,还出现了诸如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这样军事化管理的极端"高考加工工厂"、天价的学区房、以及公办学校通过"改制"实行高收费、改变义务教育和公办学校的公益性的营利行为,损害了教育的内在品质。
高考的灵魂在于公平竞争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正如《琵琶记》中所描述的那样,高考一如中国几千年的科举制度,为社会底层的人们提供了一条"天梯",因此有了"寒门出贵子"这句古语。也正由于此,千百年来,"读书改变命运"的思想激励着无数中国家庭,将教育当成是头等大事。
但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的教授调查就已经发现:中国重点大学里农村学生的比例自1990年起不断滑落。北大中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而清华大学2010级学生中,农村生源仅占17%。针对这种现状曾有人断言:如果照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教育资源严重分配不均匀,以及高考制度的地区化倾斜政策,会导致寒门很难再出"贵子"。
在今天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阶级逐渐拉开距离,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和谐稳定就越发重要,特别是中下层的阶级,渴望在自己和自己下一代完成阶层的跨越。
相比之下,所谓的"素质教育"则一直是西方国家实现阶层固化和阶层世袭的隐蔽工具。对于诸多普通中国家庭而言,一旦优质教育资源成为金钱和家庭社会背景的较量,形成一种凝固和扩大社会阶层差距的机制,导致如西方国家那般"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前途也越渺茫",必将出现走投无路的群体,由此为中国社会埋下深深的安全隐患。
亦正由于此,在很多人眼中,高考制度的灵魂就在于公平竞争。
四十年来,中国高考,早已不仅仅意味着单纯的大学入学考试,它牵扯到社会稳定、公平、以及发展,承载了太多关注、期待和背负。
如何在保留相对公正公平的阶级流动通道的基础上,避免被众人广为诟病的应试教育?这对于当下的中国高考改革而言,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