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台湾(专题)《中国时报》记者:两个问题,第一,围绕中巴建交问题。台湾陆委会昨天召开了一个记者会,表达抗议,不排除对两岸的一些政策重新研议。外界普遍认为民进党当局的两岸政策可能转趋强硬,请问国台办这边有什么回应?第二,关于李明哲的事情,现在美国把李明哲列为首批“政治犯”的救援名单,对此有何回应?大陆对李明哲目前的状态是不是有提供相关的司法协助,比如聘请律师。谢谢。
马晓光: 第一个问题,我已经把我们的态度介绍得很清楚了,今天没有新的补充。关于第二个问题,实际上大家都注意到,5月26日我们通过发言人应询答问的方式介绍了李明哲案情最近的进展,大家可能都关注到了,我就不再重复了。我们当然会努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据我了解,国家安全机关对李明哲采取强制措施时,已经按照法律规定告知他有权聘请律师,并根据本人的意愿,通过法律援助,为他安排了律师。
马晓光:我们多次强调,李明哲的案件是一起涉嫌犯罪的事件,不是所谓的“人权事件”。打着“人权”的幌子,对大陆依法办案横加干涉,甚至去到外国告“洋状”,这都是无济于事的,也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中新社记者:第二次提问,请问发言人,暑期临近,这通常是两岸年轻人交流的热季,对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两岸青年暑期交流,近期有何规划?谢谢。
以下是本次记者会全文:
马晓光: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发布会现在开始。我先介绍一则有关海峡论坛的信息。第九届海峡论坛将于6月17日至23日在福建举办,论坛大会将于6月18日在厦门举行。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就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将出席海峡论坛。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亲民党、新党、无党团结联盟等政党代表和台湾有关县市代表、台湾主办单位代表,以及台湾各界人士等8000余人将应邀出席本届论坛。
马晓光:本届论坛坚持“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定位,围绕“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主题,精心筹划和设计30多项相关活动,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汇聚两岸民众智慧。首次设立网络平台,向台湾民众公开征选海峡论坛活动创意方案,举办海峡论坛金点子大赛活动,征选台湾优秀创意纳入活动安排。二是扩大交流界别和领域。坚持以民众需求为导向,围绕工、青、妇“三大品牌”,姓氏宗亲、同乡社团、民间信仰、大陆配偶等“四大纽带”,文化、教育、医疗、法律、工商等“五大领域”和农、渔、水利、乡镇村里、社区协会、公益慈善等“六大基层组织”设计活动,继续扩大交流界别和领域,提供两岸交流合作平台。三是继续服务青年“双创”。举办海峡青年论坛、新青年新世代第七期领袖特训营、两岸人才交流对接等活动,邀请台湾青年参加体验式交流,面向台湾青年推出就业、实习岗位和创业席位,服务两岸青年特别是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四是回顾两岸交流成果,展望融合发展未来。今年是两岸打破隔绝状态、开启民间交流30周年,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两岸深化交流合作的发展方向。论坛把握“30周年”和“融合发展”两个关键词,在活动安排中,通过亲历者的讲述,共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马晓光:在此,我代表论坛组委会再次欢迎各位记者朋友赴论坛采访。下面我接受大家提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吴敦义当选国民党主席后表示,坚决反对“台独”,主张“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不会表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对此发言人如何评论?谢谢。
马晓光: 我们注意到了有关报道。“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是认同两岸同属一中,它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性质,表明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多年来,国共两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推进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我们愿与国民党在此共同政治基础上,继续保持沟通,加强交流对话,共同致力于增进两岸民众福祉,维护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台海和平稳定。
广东深圳卫视记者:据报道,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表示,“台独党纲”已经成为两岸交流的最大障碍,修改“党纲”是务实可行的做法,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谢谢。
马晓光: 我们注意到了有关报道。民进党抱持“台独”党纲,坚持“一边一国”的“台独”分裂立场,是这个党与我们交往的根本障碍。只有放弃“台独”党纲,改变“台独”立场,民进党才有可能与大陆改善关系。
新华社记者:据报道,由黄国昌等多名台立法机构民意代表组成的所谓“关注香港(专题)民主连线”日前成立,还有几名香港的议员赴台出席相关活动,引发了争议,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谢谢。
马晓光: 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和“港独”势力相勾结,干扰香港实施“一国两制”、插手香港内部事务、破坏香港繁荣稳定。这种图谋和行径不得人心,也不会得逞。
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记者:在上个月的发布会上,发言人已经介绍了一批新出台的便利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请问发言人近期是否还将出台新的措施?谢谢。
马晓光: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陆续公布了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便利的政策措施,在5月10日国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们已经做了相关介绍。据了解,有关部门仍在积极研究新的政策措施,部分措施有望近期出台。主要有:
马晓光:一、在大陆就业台湾居民将享有住房公积金缴存和使用权利。住房城乡建设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调研,将在总结福建、上海等地方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于近期出台全国范围适用政策,明确在大陆就业台湾同胞平等享有住房公积金待遇,支持他们通过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提高购房和租房能力,帮助他们在大陆安居(电视剧)。
马晓光:二、在大陆居住、就业和就学的台湾居民可在大陆参加社会保险。为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台湾居民在大陆参保有关规定,保障在大陆居住、就业和就学的台湾居民社会保险权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在研究制定有关台湾居民在大陆参加社会保险的政策文件,在大陆居住但未就学、未就业台胞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政策也将一并研究。据了解,相关政策文件正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的意见,将在进一步完善后适时发布实施。
马晓光:三、财政部、教育部将为在大陆高校就读台湾学生增设具有较高荣誉性质的奖学金项目。在目前已设立高校台湾学生奖学金基础上,财政部正会同教育部研究为在大陆就读的台湾学生增设具有较高荣誉性质的奖项,拟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正式实施。
马晓光:四、国家旅游局要求旅游住宿企业为台湾同胞提供更加便利的旅游住宿服务。近日,国家旅游局下发文件,要求各地旅游管理部门加强政策指导,要求旅游住宿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不得以任何非正常理由对台湾同胞办理入住设置障碍,并严格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意识,为台湾同胞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住宿服务。
马晓光:五、银行业将改进台胞小额信用卡服务。为解决台胞申办信用卡门槛较高问题,在中国银监会指导下,部分银行已调整或拟调整台胞申办信用卡业务政策。例如,工商银行总行已下发新版《个人客户信用授信管理办法》,对于申请办理信用卡的台胞,除年龄须在25周岁至65周岁之间外,其它准入条件与大陆公民相同,银行可根据内部评级模型对客户进行信用评分,并根据评分给予3000元至20000元的授信额度。同时,部分银行也已下发通知,要求一线人员进一步提升涉台金融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马晓光:此外,据了解,为做好在大陆高校就读的台湾应届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教育部正在研究相关政策,对于有意愿在大陆就业、符合条件的大陆高校应届毕业生,将为他们发放《就业协议书》,签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或《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进一步为在大陆就读的台湾学生毕业就业提供政策上的便利。
马晓光:我的介绍就这些。
台湾《联合报》记者:上次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与台湾“断交”的第五天之后,大陆才跟圣普复交,这次大陆是立刻宣布与巴拿马建交,毫无喘息的时间。请问发言人,两岸关系和大陆多一个邦交国,到底哪一个重要?大陆的主观意愿有没有想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第二个问题,台南市长赖清德说“亲中爱台”,高雄市长陈菊说“和中”,桃园市长郑文灿说“友中”。连台“府方”都发新闻稿说与赖清德的看法一致,请问发言人,有没有从民进党地方县市长表态中感受到一丝丝的温暖和善意呢?
马晓光: 第一个问题,关于中巴建交的问题。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中巴建交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大家都记得,2008年到去年5.20之间,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包括双方减少了在涉外领域的摩擦。去年,台湾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后,我们多次明确表示,我们的对台大政方针不会改变,我们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上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态度和立场也不会改变。但是,从去年5.20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遭到了破坏,造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往的成果受到严重的冲击。是谁在改变两岸关系的现状,是谁没有诚意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责任是非常清楚的。
马晓光: 我愿意再次强调,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只有承认“九二共识”、认同其两岸同属一中的核心意涵,两岸关系才能重回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台湾当局应该认清客观大势,做出明智抉择。
马晓光:第二个问题,关于你谈到的有关情况,我们注意到了台湾媒体的相关报道。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不管什么样的说法,都应该讲清楚两岸关系性质这个根本的问题。一方面坚持“台独”立场,另一方面又大讲“亲和友善”,这是自相矛盾的。民进党人士如果真有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诚意,就应该不仅从言论上,而且从行动上改弦更张,彻底放弃“台独”立场。
福建厦门卫视记者:近期,有大陆人员赴台交流行程受到了台湾当局的严格管控,台陆委会发言人称是会对大陆人员赴台交流的四类情形加以关注,而大陆拒绝台官方等人员赴陆才是阻碍两岸的交流。对此发言人会有什么样的评价?谢谢。
马晓光:我们一贯积极鼓励和支持两岸民间各领域的交流合作,这是众所周知的,也是有目共睹的。民进党当局上台以后,在干扰和阻挠两岸交流合作方面的做法不断升级,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反过来倒打一耙,我看不过是心虚的表现。
中新社记者:台湾知名纪录片导演齐柏林日前坠机遇难,请问国台办是否表达了哀悼?谢谢。
马晓光: 齐柏林先生是台湾著名的导演,多年来积极参与两岸影视交流合作,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给我们大家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对齐柏林先生不幸逝世表示哀悼。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还是延续巴拿马的问题,因为巴拿马和台湾“断交”之后,台湾有“名嘴”说,大陆有提供3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我想请问发言人,是不是有这个事情?发言人一直强调在“九二共识”基础下两岸才会和平发展,如果说台湾目前的民进党当局还是不承认“九二共识”是不是意味着还会有“断交”?谢谢。
马晓光:第一个问题,我想大家都看到了“中巴建交公报”,也都看到了王毅外长的发言谈话,这里面讲得很清楚,没有任何所谓的带引号的商业利益的交换。当然,有关进一步的情况,你可以向外交部去询问。
马晓光: 关于第二个问题,众所周知,我们以一个中国原则对待台湾的对外交往问题。我们也希望台湾当局应该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的问题上做出明智的抉择,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可长可久的条件。
台湾中天电视记者: 延续刚才台巴“断交”的问题,台湾地区领导人这边有重话“抨击”,表示要重新评估两岸的情势,并且不会在威胁下让步,对此发言人有何回应?另外,也有舆论报道认为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导致两岸的人心越走越远,对此国台办有何评论?另外再问一下关于“双城论坛”的进度,会不会因为受到这次台巴“断交”而有所影响?
马晓光: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已经讲过,只要对两岸关系性质和两岸城市交流的性质有正确认知,我们对两岸城市往来互动都持积极开放的态度。
马晓光:回到第一个问题,中巴建交是大势所趋,这一点我在刚才的发言里已经做了阐述。说到人心的问题,大家难道不觉得毁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才是导致两岸人心越来越远的主要原因。实际上两岸关系重回正确方向,对于台湾当局来说是一念之间的事,希望他们认清客观大势,做出明智抉择。
香港中评社记者:上周柯文哲接受专访,对两岸关系和“双城论坛”表达了一些看法,发言人也就此作了相关回应。请问发言人,柯文哲的相关表述在当前情况下是否值得民进党当局和民进党人士借鉴?此外,柯文哲在专访中还说,维持现状,不止是目标,应该改善现状,请问发言人对此又有何评论?
马晓光:关于柯文哲市长接受媒体专访表达的看法,此前我已经作了回答。至于说到对民进党的政策,我们对民进党的政策是明确的,也是一贯的。只要民进党不放弃“一边一国”的“台独”分裂主张,我们不会与其进行交流。
经济日报记者:据了解,两岸企业家峰会将举办2017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研讨会,能否请发言人介绍一下相关情况?谢谢。
马晓光:据我了解,为支持台湾青年来大陆实习、就业、创业。经过双方峰会的商定,两岸企业家峰会将于7月7日至8日在广东省东莞市举办2017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以“追踪梦想、开创未来”为主题,设置了就业创业的政策介绍、经验分享、就业岗位的推介、两岸青年互动等环节,旨在帮助台湾青年与大陆企业对接、寻找在大陆发展的机会。两岸企业家峰会曾培炎理事长、萧万长理事长,部分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的负责人,两岸青年企业家和台湾青年学生代表将出席本次研讨会。希望大家继续关注。
福建东南卫视记者:台湾方面陆委会近日公布民调显示,有45%的台湾民众认为,两岸交流速度太慢。而台陆委会认为有关结果与近期两岸整体情势、大陆对台采取人员往来限制及紧缩作用有关,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我想情况可能是事实,但原因完全是颠倒了黑白。不是大陆限制,而是刚才我讲的,“5.20”以来由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遭到了破坏,两岸同胞交流合作的局面受到了冲击,台湾当局明里暗里加大了对大陆人员赴台的限制和台湾同胞来大陆交流的管控。这些事实都是清楚的。
福建海峡卫视记者: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一直不断地去搞“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的小动作,但在今年端午节民进党却首次组队参加龙舟赛,请问您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这就说明“去中国化”是去不掉的。两岸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台湾同胞也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我们有一样的文化、一样的习俗,你总不能说龙舟、屈原不是中国的吧?
福建海峡导报记者:岛内偏绿媒体美丽岛电子报最近有一份最新的民调显示,蔡英文(专题)在两岸关系中主张所谓的“维持现状”,但高达54.4%的台湾民众认为,蔡英文所谓的“维持现状”实际是倾向于追求“台独”,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看法?谢谢。
马晓光: 对台湾具体民调我们不做评论,但是这种民调的结果,我觉得应该引发两岸同胞思考。是像他们所说的“维持现状”,维持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还是背离了这样的目标,去明里暗里地推动和操纵一些“去中国化”的间接“台独”活动。我想两岸同胞都看得很清楚。
中国台湾网记者:第九届海峡论坛即将在福建举办,有台媒指出,今年的这次海峡论坛应成为两岸经贸稳定发展的纽带,当前最值得海峡论坛重视及讨论的两岸经贸课题无疑是台商如何参加“一带一路(专题)”,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价?谢谢。
马晓光: 媒体有各种各样的言论,都让我评价,可能也超出我的能力。我想,通过我刚才介绍的海峡论坛的有关情况,你应该了解到,海峡论坛是一个两岸民间基层广泛交流的平台。论坛举行八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两岸人员往来、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更重要也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为两岸民间基层的民众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沟通了解的大舞台。经贸交流很重要,那是两岸同胞手拉手;心灵的沟通更重要,那是两岸同胞心连心。所以,我建议记者朋友在这次对海峡论坛采访报道中,更加聚焦于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往来的故事,促进两岸民众心灵契合。
新华社记者: 第二次提问,我们知道今年是“七七事变”80周年,有消息说国民党方面正在规划相关的纪念活动。想问一下大陆方面有没有这方面的计划?会不会采取两岸联合纪念的形式?
马晓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由此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历史序幕。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对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都有着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可以说,没有全民族的抗战,就没有台湾的回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岸同胞纪念抗战,不仅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还应该共同致力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民政协报两岸经合周刊记者: 近日,我们看到台湾行政机构秘书长陈美伶表示,台湾是毒品的受害方,而台湾的毒品大多数是由大陆进入台湾的。请问发言人对他的言论有什么评论?谢谢。
马晓光:关于台湾的毒品来自何方我不了解,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大陆方面坚决打击毒品犯罪,包括涉及两岸的毒品犯罪,严惩毒品犯罪分子,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将采取有效措施,决不姑息,这是毫不含糊的。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两个问题,第一,围绕中巴建交问题。台湾陆委会昨天召开了一个记者会,表达抗议,不排除对两岸的一些政策重新研议。外界普遍认为民进党当局的两岸政策可能转趋强硬,请问国台办这边有什么回应?第二,关于李明哲的事情,现在美国把李明哲列为首批“政治犯”的救援名单,对此有何回应?大陆对李明哲目前的状态是不是有提供相关的司法协助,比如聘请律师。谢谢。
马晓光: 第一个问题,我已经把我们的态度介绍得很清楚了,今天没有新的补充。关于第二个问题,实际上大家都注意到,5月26日我们通过发言人应询答问的方式介绍了李明哲案情最近的进展,大家可能都关注到了,我就不再重复了。我们当然会努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据我了解,国家安全机关对李明哲采取强制措施时,已经按照法律规定告知他有权聘请律师,并根据本人的意愿,通过法律援助,为他安排了律师。
马晓光:我们多次强调,李明哲的案件是一起涉嫌犯罪的事件,不是所谓的“人权事件”。打着“人权”的幌子,对大陆依法办案横加干涉,甚至去到外国告“洋状”,这都是无济于事的,也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中新社记者:第二次提问,请问发言人,暑期临近,这通常是两岸年轻人交流的热季,对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两岸青年暑期交流,近期有何规划?谢谢。
马晓光:的确,暑假期间是两岸青年,特别是大学生交流往来的热季。今年暑期期间,两岸青年的交流将会异彩纷呈,除了相互的参访、研讨会、夏令营,今年暑期的一大热点和看点是台湾青年学生到大陆来实习,进行体验式交流,规模和人数将有大幅增长。希望你届时关注相关活动。
马晓光: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