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8-1789年华人移民来到温哥华岛,如今加拿大华裔博物馆安“家”于温哥华唐人街

多伦多时间2022-02-23 11:23

Image

加拿大第一家华裔博物馆(Chinese Canadian Museum):2017年,BC省授权筹备;2019年,承诺建立,向温哥华市提供启动资金100万元;同年,省市政府备忘录:为温哥华唐人街申遗;2020年3月,华裔博物馆协会成立,省府提供1000万元,资助展览和规划;同年夏,《一席之地》(A Seat at the Table)先后在唐人街和温哥华博物馆展出;2022年2月12日,省府宣布唐人街地标建筑“永生号大楼”(Wing Sang Building)将成为博物馆的永久馆址,预计2023年开馆。Image

自强的“永生”:华工曾经的“家”

RISE

年逾133岁的永生号大楼是唐人街最早的建筑,宛如一位沧桑的耆老,经历著唐人街华工的血泪史。根据 “我们的故事”记载(Our Stories website),大楼的第一位主人是叶春田(Yip Sang),一位出生在广东台山的老华侨(1845年),10岁时成为孤儿,饱受艰辛;19岁(1864)漂泊海外,先后在美国的三藩市、蒙大拿州打零工糊口;1881年随着淘金大军来到温哥华,得到“金山梦”命运的眷顾,他开始为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华工服务;1888年,建立永生公司(Wing Sang Company,《大汉公报》检索为:永生饶记滙兑公司),专门从事普通商品、干盐鲱鱼生意和进出口贸易。Image

第二年,在当时的Dupont (现在的Pender)街51号,建造了两层楼仓库,在楼顶打出“永生公司(Wing Sang)”标志。1901年,聘请著名建筑师Thomas Ennor Julian(1843-1921)扩建为三层楼建筑(East Pender街69号),这位设计师曾在1899年设计Vancouver Down的玫瑰圣母大教堂(Metropolitan Cathedral of Our Lady of the Holy Rosary)。叶春田把中国的叶氏家族接到温哥华,团聚在扩建后的永生号大楼。随着人丁兴旺,1912年在大楼后面建了6层楼,供他的3位太太和23位子女居住,各位太太和其子女住在不同的楼层。

——————————–

叶 春 田 的 3 位 太 太Image

1. Dong Shee  Image

2. Wong Shee Image

3. Chin SheeImage

1916 年叶春田(中间)和他 24个子孙中的一些人的合影

——————————–

叶春田发家后,没有忘记自己孤儿和贫穷的日子,他合伙建立了华人慈善协会(Chinese Benevolent Association),为来往中国和加国的华人提供服务。永生公司的重要业务包括经营太平洋铁路船运线路的票务代理(Canadian Pacific Railway Steamships Line),为往来中国和加拿大的华人提供方便;永生号大楼的前厅是叶春田经营的非官方华工汇兑业务,通过香港分号,给华工家乡亲友寄钱;大楼也成为华工往来家乡亲人信函的收发站(Chinatown Post Office),叶先生常常为不识字的华工写信、读信。永生号大楼是华工最常来常往的他乡之“家”,是唐人街地标式建筑,而叶春田也被华裔荣膺为非官方的唐人街市长(unofficial mayor of Chinatown)。
Image

溫哥華唐人街的永生大廈,葉春田先生與他的家人合影,

攝於約1900年。(圖源:Montecristo)

然而,当时的社会排华、歧视浪潮始终未止。上世纪早期,叶春田兴建了另外两座至今还在的建筑:3层的Chinese Times Building 和8层的 West Hotel,专门为新来的华工和移民居住。1907年一些白人暴徒对唐人街衝击焚烧,引发了全国的排华浪潮(Chinatown Riot, or Race Riot)。

1908年,叶春田向调查部门陈述:我们拥有唐人街一半的土地所有权,修建了广东街,8个商店,4幢房屋和3座仓库。1923年排华法案出台,禁止华人进入加拿大。三十年代的大萧条,重创了永生公司和唐人街的其他商号,唐人街80%的人失去工作,6000多居民流离失所、离开这里。

叶氏家族为华裔社区奋斗。1927年7月20日,82高龄的叶春田离世,然而他的血脉,秉承服务华裔的使命。1945年,他的第17儿子(Dock Yip),成为加拿大第一位华裔加拿大律师;在1947年废除排华法案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的另一个儿子(Ghim Yip),是第一位华裔加拿大医生;他的第三个孩子(Quene Yip),成为当地冰球明星。而这些行业和领域都曾经是华裔不可染指的“独断”区域。Image

1981年,永生号大楼出售给地产商,2004年,Bob Rennie购进永生号,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保留了原始建筑的历史痕迹。Mr. Rennie在永生大厦其收藏的艺术品展览大厅,展示了1889年至2001年的手绘牆纸、报纸和油漆碎片,1912年增建的外牆完好无损,室内定期推出当代艺术展览。

择良木而栖:华裔博物馆有了永远的“家”!

RISE

2月12日上午,农历正月十二,距离传统元宵节三天、西历情人节两天,BC省省长贺谨(John Horgan)代表政府向全社会、特别是华裔社区正式宣布:温哥华唐人街最悠久历史(133年)的地标性建筑:永生号大楼(Wing Sang Building )将成为华裔博物馆(Chinese Canadian Museum)的永久馆址,省政府正在为卑诗省华裔博物馆协会(Chinese Canadian Museum Society of British Columbia)提供2,750万元,支持该协会的持续规划和运作,以及购买位于片打东街51号的永生号楼。华裔加拿大人对本省作出了非常宝贵的贡献,博物馆将会成为分享成就故事和揭露不公平现象地方,是所有卑诗省民把过去与现在和后代联繫起来的一个重要地点。Image

BC省省长贺谨(John Horgan)

马兰妮(Melanie Mark,旅游、艺术、文化及体育厅长)说:华裔“博物馆是照亮温哥华华埠的一盏明灯,也是回应我们历史上遭受过恶劣待遇的卑诗省同胞诉求的一个行动”。

始终推动并领导博物馆项目的老华侨周炯华(George Chow贸易省务厅长)强调:“加拿大首间华裔博物馆是许多满腔热情、知识渊博的社会人士,多年来共同努力把过去与现在联繫起来的成果。”

博物馆将于2023年正式启用,会设有永久和临时的展览场、多用途专案和活动空间,以及学生学习空间。从此,加拿大、乃至全球第一家专业华裔博物馆,承载着华裔对BC省和加拿大的贡献,保留族裔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揭露不公正现象、反对各种歧视,最终栖息在唐人街先侨一生践行的华裔之家,结束了漂泊不定的历史!

有意思的是,是一个西人把叶春田“华工之家”与博物馆永久的“家”联系在了一起。

Bob Rennie : 共性而生,差别而同

RISE

有“公寓王”(Condon King)之称的Bob Rennie,乃本地集地产经营、艺术品收藏、慈善活动家于一身的风云人物,Rennie Marketing Systems公司创始人兼总裁,Rennie Foundation创办人,但却是穷苦孩子家庭出身。他17岁高中毕业,19岁考取地产销售牌照,成功售出几万套公寓,从一个“售楼小子”华丽转身为“公寓大王”。温哥华众多摩天大楼的成功售出都与他有关。

他生活习惯简朴,烟酒不沾,素食主义,年轻时所有时间都在Open house,早上5点开门直到深夜,随叫随到。他常自夸若要评选这座城市的工作狂,如果他是第二名,则没有人敢拿冠军。也许天生就有禀赋销售技能,加上勤奋周到,客人记住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售楼小子。后来他转身主攻公寓楼行销,一干就是40多年,赢得温哥华公寓大王的绰号。Image

地产经营、艺术品收藏、慈善活动家–– Bob Rennie

在他永生号楼体的办公楼顶上,悬挂一个23米长的巨型霓虹灯装置作品,由英国著名艺术家Martin Creed创作,在古老与现代结合的温哥华、唐人街夜空中闪烁: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alright(一切都会好起来),似乎与Bob Rennie自己的一句话呼应:人都是复杂的个体,彼此因共性而生,因差别而获得认同。这隐约又与东方哲学的“东海西海同理同心”异曲同工。

Many stories, One story:

四海一家,血脉相传

RISE

发布会结束后,高度特约记者采访了博物馆项目负责人周炯华部长。他告诉记者:2004年Bob Rennie计划购买永生号大楼,他代表唐人街与Mr. Rennie见面问:你为什么在唐人街购买这样的一个老建筑?Mr. Rennie说:我父亲曾经在维多利亚唐人街工作,我从小就出入唐人街,对那里很熟悉,有一定的情感。所以,要把这幢唐人街地标性的建筑物购买下来。Image

博物馆项目负责人周炯华部长

2020起,华裔博物馆协会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与Mr. Rennie反复协商协调,最后确定将永生号大楼纳入华谊博物馆协会,成为博物馆永久会址。在12日新闻发佈会上,精神矍铄的Bob Rennie,以“永生号大楼前业主”身份说:“我们家族对片打东街51号(永生号大楼)的责任一直是做一个好管家——我们家族最近聚首见面,真的希望能够确保华裔博物馆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下履行它的使命,因此,为了确保博物馆的成功,我们打算在不久将来透过Rennie基金会向卑诗省华裔博物馆协会捐赠750万元。”

博物馆协会主席黄丽珠女士(Grace Wong)就在永生号大楼珍存的当年叶春田先生讲课的黑板前,表达了对Mr. Rennie的感谢,留下了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和时空穿越的镜头记忆。Image

黄丽珠(背后的黑板是历史遗物)

周炯华部长对先侨移民历程身有感受。记者问到是什么动力推动他始终参与这个项目时?周厅长意味深长地说:我的祖父也是早期移民,走过了一条普通移民挣扎奋斗最后团圆的历程;我自己也一样踏著这条路一步一步走过来,这里浸透著浓浓的情感。周部长兴奋地告诉记者:退休以后,我会认真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祖辈们走过的路;还计划对温哥华唐人街与隔壁美国西雅图华人社区如何联系起来,做深入地研究。

在温哥华市区Pacific Palace最早的码头旧址边竖着一个牌子,上面写著Many stories, One story,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带着不同文化背景和人生经历,承载着成千上万的不同的故事,但都为了一个目标:更好的生活(For better life)。追求幸福生活,无论是当年的叶春田家族,现在的Bob Rennie家族,还是周炯华家族,以及不同族裔的万千新老移民,目的都一样,这人类最基本共同的诉求。

周部长最后说:我也希望生活在多元社区的所有族裔,无论是日本、南亚、原住民,还有其他族裔,都能够把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保留并传承下去,让下一代人了解并且自豪地生活在一个多元社会之中,这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华裔移民扎根卑诗之路

Chinese immigrants JourneyImage

1788-1789年

120名来自中国澳门的木匠、铁匠等来温哥华岛求生;

1855-1860年

成千上万华人来菲沙河谷淘金,Barkville Town和Victoria Chinatown建立;

1881-1885年

太平洋铁路最艰难的洛基山脉、菲莎大峡谷至温哥华部分建设,最多时达到17000华工参加,铁路通车后约4000华人死亡;

1886-1903年

加政府向华人征收人头税,从50-500加元;

1923-1947年

联邦政府实施排华法案,禁止华人入境;

1967年

新移民法实施,大量长期被割裂的华裔家庭得以团圆;

2006年6月22日

联邦政府总理哈珀(Stephen Harper)向华裔社区公开道歉、赔偿;

2014年5月15日

BC省省长简蕙芝(Christy Clark)第一个向华裔社区正式道歉;

2018年4月22日

温哥华市长罗品信(George Robertson)代表政府向历史上歧视华人公开道歉;

2019年至今

新冠疫情肆虐,对亚裔的种族歧视猖獗。

END*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本转载自公众号“高度见闻”作者:Chris 董编辑:头条君出品:多伦多时间微信ID:torontonews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