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回应"是否得到接收叙利亚难民的要求"(图)

外交部回应"是否得到接收叙利亚难民的要求"(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外交部回应"是否得到接收叙利亚难民的要求"(图)

  三岁叙利亚难民艾兰·库尔迪在土耳其海滩遇难

  2015年9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

  应外交部长王毅邀请,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外交部长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将于9月15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我们希望通过此访,同伊方就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中伊关系及加强各领域合作交换意见,并就落实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探讨,共同推动中伊关系取得新的发展。

  问:你昨天提到,中方正在核实“伊斯兰国”组织绑架中国人质信息,你能否介绍有关进展情况?

  答:经初步核实,有关媒体公布的2名被绑架人员中,有1人与1名在国外失踪的中国公民特征相符。

  获悉相关情况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已启动应急机制开展相关工作。

  中方重申,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行为。

  问:据报道,孟加拉国警方称,曼谷爆炸案嫌犯于案发前就已离开曼谷。中方能否证实并介绍有关情况?

  答:我不掌握你所说的情况。目前案件仍在侦破过程中,中泰双方保持着沟通。

  问:是否有其他国家向中方提出接收来自叙利亚和伊拉克难民的要求?

  答:中方注意到近期发生的有关移民问题,也注意到有关欧盟国家正采取措施。解决人道主义危机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地区的发展和稳定问题。我们相信欧盟及相关国家能够团结应对这一重大挑战,妥善处理相关问题,维护地区的稳定。中方愿意通过国际和双边渠道同欧盟及成员国就移民问题保持沟通和协调。

  问:10日,美国国家情报局总监克拉珀称,中方的网络间谍活动针对美方广泛利益,美方要加强网络安全以应对来自中国的网络黑客攻击。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并依法打击一切形式的网络黑客行为。中国也是网络攻击的受害国。中美同为互联网大国,在网络安全领域拥有广泛共同利益,面临共同挑战。网络安全问题应该成为两国合作点而非摩擦源。美方一些人应停止对中方的无端指责,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对话与合作,共同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中国能不能接收难民?

  最近几天,三岁叙利亚难民艾兰·库尔迪在土耳其海滩遇难的照片震惊世界。面对国际国内的巨大舆论压力,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英国决定再接收数千名难民;奥地利和德国政府也同意难民经由匈牙利入境。

  面对欧洲难民潮,有中国网友认为,中国应该接收一些难民,为他们提供帮助;也有网友表示反对,认为这将导致未来中国和现在欧洲一样“难民围城”。其实,中国大规模接受难民的历史早已有之,直至今天中国依然在接收来自各国的难民。

  

外交部回应"是否得到接收叙利亚难民的要求"(图)

  谁算“难民”?

  国际法上对于“难民”地位的认定,主要依据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及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中国已经于1982年签署了这两个文件。

  据国际难民法权威、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梁淑英在其一篇名为《非法入境难民的处理原则》中的解释,根据现行国际法,认定一个人是“难民”,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栖身于本国或经常居住国之外,不能或不愿受本国保护和不能或不愿返回经常居住国,并且由于他的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持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有正当理由畏惧迫害。

  虽然,上述两项国际公约并没有规定因为战乱而逃离家园的人需被承认为“难民”。不过,国际社会目前通行的做法,已经将在战乱情况下逃离本国的民众认定为“难民”。

  

外交部回应"是否得到接收叙利亚难民的要求"(图)

  二战时,近三万犹太人曾避难上海滩

  中国最著名的难民接收,就是二战期间对犹太难民的庇护。

  在当时,面对德国法西斯大肆迫害犹太人,欧洲多国却拒收犹太难民。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给许多犹太难民发放了签证。

  何凤山1937年被派往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工作,1940年5月离开维也纳。据何凤山的回忆录里记载,一个犹太青年,跑了40多个领馆,没有一个领馆肯给他签证,最后他找到了何凤山。何凤山说我给你发签证,他说我要11张。发签证必须是要本人亲自来的,但是何凤山给他发了11张。

  何凤山全力救助犹太人的消息被迅速传开后,中国驻维也纳总领馆门前很快排起了长队。法西斯当局则以中国领事馆租用犹太人房子为由,硬将房子没收了。何凤山便自己出钱租用了一处小房子,继续给犹太人核发“救命签证”。

  何凤山到底向多少犹太人发放了签证,至今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从1938年6月到10月,仅以找到的签证号码推算,他就发放了1900多份,而1938年11月纳粹冲锋队制造“水晶之夜”后,何凤山为犹太人发放的签证就更多了。

  1937年到1939年8月,是犹太难民涌入上海的高峰期,他们被安排居住在上海虹口区提篮桥一带。但随着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军将犹太难民赶进虹口的难民隔离区,2万多犹太难民和原先就居住在虹口的10万中国人挤在一块不到1平方英里的狭小空间里。

  幸运的是,当希特勒把600万犹太人抓进集中营进行骇人听闻的屠杀时,近3万犹太难民却在上海存活下来,并开创了新的生活。

  

外交部回应"是否得到接收叙利亚难民的要求"(图)

  20世纪70年代,内地和香港各接收二十多万越南难民

  1949 年后,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接收国际难民,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越南船民潮、“排华”潮和中越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奉行的“为每一个来到中国的越南难民提供永久性难民庇护”的承诺,在联合国救助难民史上绝无仅有。据统计,到1978年底,中国共接收越南难民26.5万,其中不少为中国侨民。这些难民、归侨经甄别后被后送到广西、广东、云南、福建、江西5省263个国营农场。

  香港处理越南“船民潮”的案例堪称遵循“不推回”和“各国互助分担”国际原则的样板。越南战争结束后,1975年5月,首批越南难民3743人全数获得香港收容,至此,弹丸之地的香港爆发了越南船民潮。香港遵循“不推回”原则,顶住巨大经济、社会压力,收容了超过20万名逃港越南人。最终经联合国难民署协调,根据“互助分摊”原则转移到第三国安置、定居的就多达14万余名,远超过事后遣返原籍的6.7万多名。

  直至今天,中国仍在接收难民

  中国难民接收工作还有很多是在国际社会的协调下,完成国际义务。

  1979年末,苏联侵略阿富汗,大批阿难民南逃巴阿边境被阻,滞留中阿边境,中国开放边境,暂时接收了6万多名阿富汗难民。

  1980 年至1988年,在联合国难民署争取下,在欧美国家财政支持下,中国作为南亚难民中转国,接收了2万多印度锡克族难民和斯里兰卡泰米尔族难民。这批难民后来绝大部分转往美国、加拿大和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一小部分换发无国籍护照,留在中国,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和昆明三地。

  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中国不但向约旦的难民营提供援助,也作为中转国接受了一些伊拉克移民。

  

外交部回应"是否得到接收叙利亚难民的要求"(图)

  2009年,缅甸北掸邦第一特区(俗称果敢特区)自治武装发生内战,近万名(一说数万名)果敢难民涌入中国南伞等口岸,进入中国国境避难,中方确保了难民基本生活保障。

  事后中国在得到“确保难民安全”的承诺后进行了遣返说服工作,短时间内将大部分难民遣返回国。

  据《看天下》杂志2014年报道,经由联合国难民署批准生活在中国的难民有138人,此外还有410人已提交寻求庇护申请,其中大部分是非洲人,成为难民的主要原因是战争和冲突。

  

外交部回应"是否得到接收叙利亚难民的要求"(图)

  “难民”来中国归谁管?

  联合国难民署网站上的信息显示,任何非中国国籍的人都可以寻求中国的难民资格,只要带上护照,到联合国难民署北京的办公室登记姓名、国籍、出生日期、成为难民的原因等,就可以得到一张《寻求庇护者证明》,并预约甄别面试的时间。在接受甄别面试前,他们可以合法在中国居留。寻求庇护者证明有效期一般为两个月,如果到期还没轮到他们面试,可以带原件去换一份新的。

  甄别面试一般由所在国政府负责。不过中国政府并未接管这项工作,所以还是由联合国难民署负责。《看天下》杂志报道,甄别面试的惯例是一对一,由难民署工作人员主持。面试内容主要围绕“你为什么离开你的国家”。问答都十分具体,一般持续两小时以上,有时需要四个小时甚至更久。难民署工作人员会根据各种情景、细节是否与当地情况相符来判断申请者回答的可信度,鉴定其是否真的符合难民标准。很多申请者会在这一环节“露馅”。

  如果第一次甄别面试没通过,申请人有一次申诉机会,可以接受第二次面试,补充回答很多细节问题,证明自己身份。第二次还是没通过的话,难民署将把申请人的资料提交给中国公安机关,中国公安机关会将此人按非法居留的外国人处理。

  如果通过面试,在中国的居住地由难民和寻求庇护者自行选择,但难民署的工作人员也会给他们一些建议。

  除此之外,中国并没有处置国际难民的专门法律。目前中国对难民的日常管理主要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2012年6月30日公布的这部法律第一次明确提到了难民:“申请难民地位的外国人,在难民地位甄别期间,可以凭公安机关签发的临时身份证明在中国境内停留;被认定为难民的外国人,可以凭公安机关签发的难民身份证件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除此之外,并无相关详细规定。

  目前,涉及国际难民的具体应对的指导性文件,主要是《国家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它属于2003年SARS事件之后制定的《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体系的一部分。

  

外交部回应"是否得到接收叙利亚难民的要求"(图)

  “难民”会不会在中国一直生活下去?

  答案是,很难。

  联合国难民署对于难民的永久解决方案,通常有三种——自愿遣返:一般是来源地局势好转,可申请由难民署帮助返乡;就地融合:即在申请难民身份的地方定居,成为该国公民;第三国安置:可申请去愿意接收难民、给他们国籍的国家。

  由于战乱等原因,对于很多难民来说,回家的时间遥遥无期,而目前中国又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解决难民的身份,最好的出路就是被第三国接收。

  联合国难民署并不能决定难民是否被接收,这完全由难民接收国来自行决定,且难民也不能挑选去哪个国家。得到难民资格后,需要多久才能有国家接收,没有人知道。

  而在等待的时间里,这些难民也要遵循中国法律对于外国人的管理。难民们都没有在中国工作的权利, 难民在中国期间一般都被视为外国人,没有工作权利,因此他们的食宿完全由联合国难民署帮助解决。他们的医疗保健费用也由联合国难民署支付。

  按照《公安派出所外国人住宿登记管理办法》,他们如果要搬家,需要向派出所申请变更住宿登记,民警会检查他们的相关材料,在《外国人住宿登记表》“备注”栏中注明,并上报出入境管理部门。

  近几年,难民们在中国享有的权利也有所增加。2012年底,难民署中国办事处得到消息,中国外交部与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共同签订了协议,难民儿童从此可在中国上公立学校。

  中国并不是难民热衷的目的地,但最近几年申请难民资格的人数不断增加。难民署中国代表处的工作人员在接受《看天下》杂志采访时说:“以前只要直接来登记,就可以拿到寻求庇护者证明,然后确定甄别面试时间。现在因为来申请的人太多,流程增加了一项,必须通过电子邮件或上门提前预约,由工作人员安排登记日期。”

  由此看来,中国的难民问题已开始浮现,如何解决难民的后续问题和应对未来可能存在的难民风险,中国应当尽快地以国际法为基础,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难民法。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