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大连世界经济论坛说,中国有能力处理好眼前的经济问题,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但这个保证政治面多于经济面,难令人信服。反而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财政部长楼继伟日前在G20会议说法,更能显示中国经济真相。周小川承认,中国股市泡沫化,且泡沫已破;楼继伟则揭露,中国经济陷入转型困难,至少要再动荡五年、甚至十年。
从6月中起的第一次股灾至8月下旬第二次股灾,中国经济变化之大(股灾和人民币贬值)和速度之快(经济急速下滑),可说是1989年以来之最。从周、楼言词,加上两个半月以来的动荡,可看出更多真实情况。
第一,股市泡沫和破灭。6月12日股市大跌前一年,沪指大涨150%,原因是政府大力鼓励民众入市,造成泡沫。第一次股灾爆发后,政府注资入市,企图“救市”,但投入资金被专业投资者吞食,变“赔了夫人又折兵”;到8月中第二次股灾,政府知道注资不是办法,大幅减少入市,以减少注资造成的损失。
第二,债务改革失败。政府鼓励民众买股,目的是扩大股市,使股市资金增加,让负债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可从股市集资,逐步减少负债;政府的如意算盘是,股市维持数年兴旺,负债巨大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就有机会清理债务。但这个债务改革计画,已因股市泡沫破灭而宣告失败。
第三,经济转型不顺利,经济减速超预期。中国政府推行经济转型超过一年,目的是将原来的“投资和出口”经济增长模式,改为以“内需和消费”为主的增长动力。但投资减少,制造业和出口减速又超过预期,今年7月和8月制造业跌至六年来新低,7月出口大跌8.9%;另方面,原来以为会加速增长的消费和服务业,增长速度却比预期慢,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之一的房市,增长速度也不如预期。目前情况已形成双重压力:原来增长动力迅速消退,而新增长动力又提不上来,两者结合,使今年夏天中国经济加速下滑。
第四,7%的增长率已成大疑问。经济出现25年来最大变动下,中国政府仍说,全年可维持7%增长,但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目标不可能达成,譬如花旗银行年初以来的多份报告坚持,中国经济真实增长只有约4%。实际情况是,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已打破,但新增长模式又建立不起来,难怪经济学家不相信中国可保持7%的增长。
李克强说,中国政府有能力处理问题,政策工具箱中,还有很多可用的工具。但真实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一,货币宽松政策(QE):李克强说不会采用,因为QE对经济结构性改革无效,且有其他不良反应。二,降息:中国政府已四次降息,再降息也不会有大效用。三,人民币再贬值:8月11日贬值已证实,贬值会导致资金大幅撤出中国。四,注资救股市:也有困难,因为将资金投入股市,只会惠及专业投资者,政府注多少就损失多少。五,刺激经济措施:政府投资基建,以刺激经济,但这种措施也有难处,2009年投资4万亿(兆)人民币,造成产能过剩、以及企业和地方政府负债,至今未消除,如果现在被逼再大幅投资,可能重蹈覆辙。
日本1990年也曾爆发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随后出现“失落的十年”,中国的2015年会成为日本的1990年吗?
2015年中国经济,与1990年的日本经济,有很多相似之处。譬如股市泡沫化和泡沫破灭;又如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对经济保持乐观,没看到泡沫破灭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现在中国股市破灭后,政府也高度乐观,坚持可保7%。当然,目前中国经济与1990年的日本经济,也有不同之处。譬如庞大的中国,还有很大的经济发展空间,不像当年已高度发展的日本,扩张空间已不大。
楼继伟说,中国经济将陷入“十年动荡”。情况或不致成为“失落的十年”,但中国经济动荡情况至少有以下两个可能。一,因为原有经济增长模式已破,7%的增长难保,中国政府可能被逼接受现实,承认增长率降至6%,甚至4%、5%。李克强在大连演讲已透露,“增长多一点少一点,可以接受”;首富王健林日前也呼吁中国政府应面对现实,接受增长只有6%、甚至5%。二,由于刺激经济措施有难处,政府推出刺激措施,不可能像2009年那样全面提升经济,只能作选择性刺激,有些领域得到帮助,有些则会被牺牲,譬如政府不再大举注资救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