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视父母为异己 华裔二代如何变成"典型的美国佬"

常视父母为异己 华裔二代如何变成"典型的美国佬"

常视父母为异己 华裔二代如何变成"典型的美国佬"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摘要]“美国出生的儿女受美国文化的同化,常常从美国人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父母,当他们是异己。他们看不惯父母的言行举止,与父母产生冲突时,常归咎于父母是中国移民,受中国文化影响。”任璧莲说。

  

常视父母为异己 华裔二代如何变成"典型的美国佬"

  任璧莲在新书签售会上演讲,金衡山任翻译

  腾讯文化 徐娉婷 发自上海

  什么是“典型的美国人”?

  华裔美国作家任璧莲认为,美国人的身份不是指他/她得生长在美国农场或者其他什么条件。当他/她因为天生的族裔血统和外在的文化发生冲突时,对自己身份产生困惑,这就是典型的美国人的标志。

  任璧莲和谭恩美、李古思构成第二代美国华裔文学的主将。8月21日晚,她现身上海书展,为《典型的美国佬》举行签售会,次日围绕“美国故事:活在其中,写在其中”进行了一场对谈。

  《典型的美国佬》是她的处女作,1991年在美国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获得“纽约时报年度图书奖”。小说于2000年翻译到中国,当时对外发行较少,所以反响寥寥。最近再度出版,在尚未做宣传推广的情况下,签售会现场已排起了长队,这种受欢迎程度让出版社人员“感到意外”。

  作为第二代华裔移民,任璧莲从未停止过对族裔及自身身份的探求。她的主要作品见证了这一探索的心路历程,身份寻求也构成了这些作品的主线。

  后来任璧莲又创作了姊妹篇《莫娜在希望之乡》(1996),短篇小说集《谁是爱尔兰人?》(1999),非虚构作品《老虎写作》(2013)。

  《典型的美国佬》讲述了三个中国知识分子20世纪四十年代来到美国追寻各自的美国梦的一段痛苦挣扎。拉尔夫?张、姐姐特雷萨、妻子海伦组成的张家人刚入驻美国时,由于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张家人对美国文化特别排斥,甚至有些鄙夷。然而,在追寻自己的“美国梦”的过程中,张家人面对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陷入一系列困境,逐渐被美国文化同化,成为了之前自己所鄙视的“典型美国佬”。

  研究美国文化的学者金衡山在中文版序言中写道:“主人公拉尔夫·张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很久以前了,但走过的路,留下的痕迹和现在很多在美国的中国人有着惊人的相似。”

  为融入美国父母不准孩子说中文

  任璧莲的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期因公务派往美国。母亲到美国留学,准备学成后归国,但是因为时局变化,两个人都不得不留在了美国。

  “我的父母有一种朝前看的想法,也就是说,接受已经发生的现实,既然他们留在了美国,就要做好在美国生活的打算。”任璧莲说。

  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非常美国化的,在家里不让孩子说中文,只能说英文。她母亲提出的标准是:如果隔壁有个人在听,不能让他听出来自中国家庭。

  任璧莲说:“这一点我做到了。事实上在纽约郊区长大的我讲的英语与纽约人完全相同,以至于我在上大学时,有一次有一个男同学提议别的同学都闭眼听我说英语,所有人齐声说,纽约犹太人英语……但是今天回过头来看,有点遗憾,他们没让我学中文。”

  当美国个人主义遭遇中国传统伦理

  小说中一个重要矛盾是第一代华裔移民所经历的价值冲突。小说中两位女性的情感经历尤其典型。拉尔夫?张的妻子海伦和另外一个男人产生婚外情,唤醒了内心中独立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在做拉尔夫妻子的很多年中从未有过。类似的感受也发生在拉尔夫的姐姐特雷萨身上,这个靠努力奋斗挤入美国医生阶层的女人一直独身,后来却鬼使神差地恋上了一个已经成家的男人。这让秉持传统伦理的拉尔夫很不顺眼,与其闹翻。但却无法改变这个女医生的自由意志,因为她要做自己。故事结尾,似乎她的梦想有可能成真。

  任璧莲对腾讯文化说:“对于第一代移民,最大的文化冲突可能就是个人主义和传统的家庭伦理的矛盾,是把自己的感受和追求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家庭的责任和伦理放在第一位。”

  就她个人而言,她觉得与父母之间的最大差异就在于,父母从小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把社会和家庭放在首位,而她成长的大环境是美国主流文化,把个人放在首位。正是基于对这两种文化的观察,才写出了《典型美国佬》。

  

常视父母为异己 华裔二代如何变成"典型的美国佬"

  什么是典型的美国人

  正如在小说里,拉尔夫们最先是用一种嘲讽的语气来表述其对典型美国人行为的鄙视,称他们为“美国佬”,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他们自己却慢慢地成为自己曾经鄙视的对象,或者,至少是对象的一部分,这可能让他们自己都感到意外。

  任璧莲曾对媒体说,这本书是对所谓的“典型美国人”定义的质疑,“我希望能引发读者去思考谁是‘典型的美国人’。把欧洲裔美国人看成典型美国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认为典型美国人的标志就是对身份的困惑。”试想想,全世界除了美国人,有谁会琢磨做华裔美国人、犹太裔美国人、爱尔兰裔美国人等等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关于认同的思想斗争,各个种族的移民及其后代都参与其中。在我看来,拉尔夫、海伦和特雷萨都是典型的美国人,因为他们遭遇了认同危机,他们对自己的身份感到疑惑,总是自问自己是谁、正在变成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是典型的美国人,一点不比其他种族的人逊色。”

  至于她自己,她认为是的的确确的美国人。在新书签售会上她说:“像我这样一个人出生在美国,但生就一副中国脸,并不是客居在美国,而是一个真真实实的美国人,就如同一个在农场长大,吃着苹果派长的美国人一样真。”

  有一个细节或许能体现她的美国化行事风格。22日讲座后她接受五家媒体群访,四位记者懂英语,只有一位记者不懂英语需要翻译。当时工作人员提议说“少数服从多数吧,不翻译了,免得浪费大家的时间”。任璧莲笑盈盈地说“这是中国方式,美国方式是尊重例外,照顾到每一个人,最好能翻译。”于是那位记者感激不尽。

  第二代移民之惑

  如果说第一代移民遭遇的是自身传统和美国文化打架,第二代移民的问题就变成和父母价值观冲突了。“美国出生的儿女受到美国文化的同化,常常从美国人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父母,当他们是异己。他们看不惯父母的言行举止或与父母产生冲突时,常常归咎于父母是中国移民,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任璧莲说。

  第二代移民从小在美国长大,接受美国的教育,行事风格、言谈举止早已美国化,他们被称为“香蕉人”,因为他们就像香蕉一样,里白外黄,拥有西人的思想,却披着黄种人的外衣。

  同时,他们也面临文化身份的困惑。在《莫娜在希望之乡》中,这对夫妇的一双儿女虽然没有了父母这辈早期生存的辛苦,却有更多文化身份的困惑:我们是谁?我们应该信仰什么?孔夫子的仁义礼智信?犹太教命定的上帝之选民?还是基督教天堂地狱之说?我们要对谁忠诚?远在大洋彼岸的炎黄热土?还是生我养我的美国?

  他们在美国主流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失落下,游离在两种文化之间。

  文化身份是流动的

  在姊妹篇《莫娜在希望之乡》中,任璧莲以幽默的方式表现了彻底抛弃传统或者彻底同化给人带来的危害。面对多元文化的美国社会,她更赞同文化的融合,甚至只要能给人提供精神依托,选择哪种文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面对不同文化时产生的精神危机以及为解决这种危机所做的选择。这种文化身份可以是自由流动的,所以她笔下的莫娜虽为华裔,却选择犹太教作为自己的精神皈依。

  

常视父母为异己 华裔二代如何变成"典型的美国佬"

  《典型的美国佬》(美)任璧莲 著,王光林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5年8月1日

  任璧莲认为,文化身份是很复杂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东西。在当今的美国社会,这种流动性越来越强。

  “但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有一部分文化是固定不变的,我其实是蛮个人主义的,这个一直没改变过。”她说。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