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日,“ 2015求是奖颁奖典礼”上作为基金会顾问的杨振宁携夫人回到了家乡出席典礼。作为首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学术界一直受到极高的尊崇,然而在民间,杨振宁反而因“老少配”婚姻遭受了不少非议。
杨振宁和翁帆
2004年,当年已经82岁的杨振宁迎娶了28岁的翁帆,一时间舆论大哗。赞颂者有之,漠然者有之,感动者有之,而为数最多的,显然是反对者。如今,93岁的杨振宁坦言“我一生在很多的关节点上,都不自觉地走了非常正确的道路,这包括11年前,我跟翁帆求婚”。
有人说翁帆长得像杨先生的前妻杜致礼,对比照片,两人确实极为相似,于是又多了一段佳话。
十年间,大众对两人的婚姻多有讨论,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十年后,走在在聚光灯下的两个人显得如此童真,纯洁,真情流露。
杨振宁先生,以他的聪敏才智,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青年到如今,他潇洒,机智,懂生活,有魅力,走到哪里,都像一颗新星放出光芒。
一位年轻女性,由敬仰而心生爱慕,再到愿结为夫妻,单纯从爱情角度考虑,并不令人惊讶,因为爱是盲的,非理性的,是冲动的,无法解释的,是只有两个人一切都好的。
但他所经历的求学,爱情,政权变迁,是翁帆不曾经历的,他的父亲是数学家,他的妻子是杜聿明的女儿,他因为种种原因,加入了美国国籍,他因为身份的特殊,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如果没有认识杨振宁,翁帆,只是翁帆,她不可能像如今一样生活在聚光灯下,向丈夫无心抛出的一个眼神都会成为媒体的爆料。她的生活也许平淡得和凡人一样。
然而命运不可捉摸。他和她终究走到了一起,十年,依然恩爱如初。他说她,是上帝赠给他的最后一份礼物。
我想,过多关注杨先生和翁女士的婚姻,像狗仔队一样窥探他们的生活,是一种不敬。我们应该祝福他们幸福快乐。有他们在,或许是爱情的另一种见证。
与杨振宁先生相似的,是默多克。
同样一位世界级的人物,只不过,这是一位报业大亨,他旗下的新闻国际集团地跨欧美亚澳几大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庞大的媒体帝国。
这样一位商业巨头,在1999年迎娶了比她年轻38岁的少妻,邓文迪。这个名字国人并不陌生。网上流传着她为默多克掌掴抗议者的视频。世界认识她,同样是因为默多克的名气。
翻看邓文迪的阅历,不难看出这是一个通过婚姻和投机,一步一步获得人生成功的女人。
她美丽,有能力,但她更有机心,她愿意用婚姻和名义上的爱情,来换取对她来说,更为重要的东西–人生的机会,广阔的舞台。她像古代中国宫廷的妃子,为了获得宠幸,获得所需,费尽心机。回顾八十年代,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子,能走出国门,着实不易。
会有人说,这样会不会很累,会不会丧失了伦理道德?
但在邓文迪开来,她是遵照游戏规则,一步一步获得成功的那个人,英文有句老话:结果合理化过程。就像干露露曾经说过:我不管你们怎么看我,反正我成功了。
成功者,如默多克,金钱,美女,权力,人之大欲对于他来说都不在话下,首相和总统见到他,也要敬畏三分。在西方的民主制度下,他旗下的媒体和报纸,可以影响舆论导向。
邓文迪,这位搞定了一个接一个成功男士的职场交际花,在31岁的年龄,嫁给了68岁的默多克。
如今社会,像邓文迪一样,老夫少妻的婚姻,不在少数。在大众看来,这边是贪图名利。有人说,女人千万不要为了钱而选择婚姻。但邓文迪不傻,商海沉浮数十年的默多克当然也明白,邓文迪要的什么–是钱,也是人生的蜕变。
对于默多克来讲,豪宅和基金只是孙悟空的毫毛,邓文迪当初嫁给默多克,也许带着一份继承遗产的期望。如今,离婚之后,除了少部分房产和资产,邓文迪从默多克那里得之甚少。两人分道扬镳,默多克留下邓文迪和他们两人共同的女儿一起生活,对于邓来说,也未必不是美满的结局。
邓文迪之于默多克,也许就像树叶之于大树,春生秋落,自然规律。默多克之于邓文迪,那一定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跳板,使她从默默无闻的高才生,一跃成为世界级的阔太。
杨振宁与默多克,多么不同,但相同的是,在他们人生路上,都有那么一位女性,因为他们的存在,做出过改变一生的选择。
翁帆选择了爱情,邓文迪选择了名利。
相由心生,人与人的面相,有时也能窥探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