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怎么看:历史长河中的中美关系(图)

全世界怎么看:历史长河中的中美关系(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全世界怎么看:历史长河中的中美关系(图)

  中美关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在习近平正在赴美进行任内首次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之际,过去多年以来全球舆论围绕中美关系的讨论将达到一个新的高潮,越来越多的声音在议论中美关系将往何处去。舆论上之所以会有如此热烈的讨论,主要有两种原因:美国相对衰落与中国相对崛起的客观结果;中美两国之间出于各自的利益、意识形态等因素所形成的矛盾。

  正是因为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所奠定的国力,今天的人们才会把中国与美国放在一起审视,中美两国的许多官员和专家才会认为中美关系是当今国际事务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三十多年前,中美建交之际,世人绝对不会认为中美关系会如此重要,因此自然不会像今天这般频繁地讨论,毕竟对于当时的世界来说,美苏关系才是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今天的世界却不一样,强大的苏联已经解体,受益于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在经济总量上跃居世界第二,与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差距不断拉大,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这样会产生两个结果,一方面作为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的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愈来愈重要,另一方面正在崛起的中国与相对衰落的美国之间具备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客观可能。

  同时,中美之间确实存在许多矛盾,涵盖包括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在内的诸多范畴。在美国国内,存在对于中国的焦虑、警惕情绪,这既是因为中国愈来愈成为唯一可以挑战美国头号世界大国地位的国家,还是因为中国是一种与西方不一样的文明所预示的文明冲突的风险以及脱胎于苏俄式社会主义制度所遗留下来的专制弊病。而在中国国内,同样存在对于美国的不信任乃至对抗情绪,经常谴责美国的霸权主义,认为美国存有颠覆中国政权之心,动辄把两国之间的一些竞争上纲上线和不恰当的夸大。正因这样,中美两国尽管在高层之间给人感觉较为和睦,但很有可能会恶性循环的相互猜疑、排斥、对抗的情绪却在两国依然有一定的市场。

  基于以上分析,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两国的关系会一直成为世人热议最多的国际关系话题之一。当然,有矛盾并不代表两国不能进行正常的友善往来,更不代表中美之间真的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历史上“修昔底德陷阱”之所以会发生,根本原因在于新兴大国与既有大国之间的对抗情绪成为主导声音。今天的世界则不一样,经历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所提升的文明认知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世界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诉求和平的力量,这也是近几十年世界保持比较和平状态的重要原因所在。而且中美两国的经贸、人员往来的数量和频率都在不断攀升,两国在非常多的领域的联系十分深入、难以切割,这与几千年前的雅典和斯巴达的状况完全不同。借用几何图形来比喻,当年雅典与斯巴达的关系如同普通的长方形,联系不多,很容易被一些矛盾所扭曲,乃至酿成战争,而今天中美之间所形成的长方形里面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形成不计其数的小三角形,这让两国的关系会有一个相当稳固的结构。

  具体到中美两国各自情况,更是不可能会爆发严重冲突。对于中国而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不可能去与美国争霸,这不单单是因为“和为贵”、“仁”、“怀柔”等传统观念仍在影响中国人的国际关系观念,还是因为仅仅在经济总量上位居世界第二的中国在很多重要领域都与美国有着较大差距,更是因为在国内存在深刻社会矛盾、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执政党面临合法性危机的背景下和周边国家关系紧张、纷争不断的现实下,历来将内政议题排在第一位的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去争夺不现实的世界第一大国的虚荣。至于美国,同样基本上不可能与中国爆发严重冲突。美国虽然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包括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在内的对外作战给美国造成的负担和负面冲击至今未完全消退,国内有相当强大的反战诉求,这让政治人物推行造成中美两国冲突的政策的难度明显增加,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不同于伊拉克、阿富汗,不单单是国力上的巨大差距,还有与美国的互相联系的深度的不同。可以说,中美两国,都根本难以承受与对方发生严重冲突的代价。

  当然,中美之间不会发生严重冲突但不代表中美之间不会偶尔擦枪走火,更不代表中美关系会一帆风顺,毕竟中美之间确实存在结构性矛盾,任何很小的摩擦都很有可能被无限放大,乃至绑架主流民意,而这无疑考验着两国人民与政治人物的智慧。

  美国应该正视中国的崛起趋势,尊重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文明历史悠久、经历多灾多难的大国渴望民族复兴和过上美好生活的理想,而不是对此有太多不必要的焦虑。中国经济总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很低,生活质量远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个国家依然有相当数量的人在忍受贫穷。根据邓小平当年的预期,21世纪中叶(根据目前的趋势,届时中国应该会在经济总量上明显超过美国)中国人的生活水准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程度。几十年之后的中国人生活水准尚且只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程度,足以说明现阶段的中国尽管看似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繁荣,但实现每一个中国人崛起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对于大多数性格偏于温和的中国人而言,他们最渴望的是在一个和平共处的环境里实现国家发展,轻易不会与别的国家形成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但如果他们这种愿望被现实撕裂,由此生发的反抗意志无法估量。所以说,对于美国来说,与其任由国内的焦虑、对抗情绪影响两国关系,不如更大胆更包容地与中国进行更深层次的联系,这样不仅有助于消除中国国内一些误会和偏见,还能促进两国形成更稳固的和平竞争关系。

  中国同样应该通过内政外交的努力来缓解美国的焦虑,正视一个传统西方大国对于东方文明和中国政治制度的警惕。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制度安排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一套共识,深信人类有着颠扑不破的普世价值,所以当看到一个有可能挑战美国地位的国家出现,且这个国家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文明和不一样的制度(历史上因为制度的专制因素酿成大饥荒和文革等灾难以及现实中这种制度所助长的贪腐、专横),难免会有所警惕,尤其再考虑到中国国内还存在不容忽视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潮,所以美国对于中国崛起所夹杂的许多负面态度并不是不可理解。而对于中国来说,虽然不必刻意迎合西方国家的看法,但兼顾对方的感受和化解对方的担忧则是必要之举,毕竟中国已经不是一个躲在套子里、杜绝与外界联系的国家,而是一个已经深刻介于世界体系的国家,自然应该要学会理解别的国家的担忧,并将这种担忧中的合理成份转化为国内改革的一大动力。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国家,中美之间的任何摩擦都有可能被外界故意夸大乃至演变为“茶壶里的风暴”,其后果不单是对于双方国家有较大损害,而且对于整个世界局势都有不小冲击。被誉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经历过无数古今历史教训的今天,不应该也没道理再陷入无尽的斗争之中,而是要学会展现与之相匹配的智慧。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