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融资不能亲“大”欺“小”

1月20日,中国平安宣布拟公开增发不超过12亿A股,并公开发行不超过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融资额粗略计算近1600亿元,将创下A股历史上最大再融资纪录。次日,此举引发市场的担忧与恐慌。抛盘从中国平安股票开始,迅速蔓延至整个金融板块,并进而带动保险、银行、钢铁、地产、有色金属等蓝筹密集的板块全线大跌。中

国平安最终以跌停报收,人寿与太保也受累重创8%以上,连中石油、中石化等指标股也都收出巨阴。在权重指标股的集体打压下,上证综指、深成指当日同时出现了超过5%的罕有跌幅。

    据悉,中国平安此次进行的约1600亿元巨额融资,创下A股史上最大再融资纪录,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将用于收购一家海外金融机构股权。招商证券分析员周勇指出,在次贷危机波及全球的金融环境下,海外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遭受了很大的损害。因此,平安收购海外金融机构的选择时机恰当与否值得质疑,收购面临的风险亦令人担忧。

    此举近日引起了市场各界对我国证券融资重大轻小以及资金配置失衡的反思。目前资金市场存在严重的失衡状况:一方面是金融体系中的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是农村、中小企业等经济领域仍难以获得金融支持,民间借贷利率高达30%。

    德邦证券总裁余云辉分析,目前整个国家的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大企业资金用不了,中小企业不仅在银行的间接融资中遭遇困境,而且在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中也受到歧视,更成为宏观调控中受挤压最大的群体。

    数据显示,去年证券市场融资额达7700多亿元,但给予中小企业的融资额不到5%。许多国有大公司融资额动辄几百亿、几千亿元,有的上市公司几百亿元资金闲置,用来打新股。

    余云辉说,近十多年市场经验表明,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机制活,效益好。同样是100亿元资金,给国有大企业很难显示效益,而这100亿元平均给中小企业,可能救活近百个企业。

    而且,他强调,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百分之九十多,正是中小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生力军、创造效益的主力军、稳定社会的协同军,“如果证券融资能向中小企业倾斜,让有效益、有成长潜力的众多中小企业能获得资金支持,整个社会的生产率还能大大提高,社会安定和抗风险能力也会加强。”

    “而像中国平安这样动辄融资1600亿元,既难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和保值增值,也容易引起投资市场的大幅波动。例如中石油从发行到上市引起两次市场大跌就是证明。”他说。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丛亚平)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