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3日,在一架从喀什飞往上海虹桥的飞机上, 一位怀抱婴儿的少数民族妇女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面色惊慌地哭喊:“我要下飞机!”原来,这位妇女的孩子仅两个月大,在飞机起飞5分钟后,婴儿突然面色苍白,呼吸骤停,吓坏了孩子妈妈。在机舱乱作一片的时候,四位援疆医生立刻站出来,毫不犹豫进行施救,医生跪趴在地上不断对婴儿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40分钟后,返航的飞机落地,孩子被送进急救病房,但遗憾的是,孩子终因病情过重,没能救过来。
“我要下飞机!”
飞机才起飞,机舱传来哭喊声
原来有婴儿突发危急状况
9 月23日13时40分左右,从喀什飞往上海虹桥的CZ6997航班正式起飞,据了解,本次航班还会从乌鲁木齐中转。飞机腾空后约5分钟左右,飞机飞行稍渐平稳,乘客们也还未从飞机起飞的失重感觉中缓过神来。就在此时,一位怀抱婴儿的少数民族妇女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面色惊慌地哭喊:“我要下飞机!”
客舱内的气氛骤然紧张,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时,妇女的哭喊声更加声嘶力竭了。但是,因为该妇女在情急之下一直说着少数民族语言,一些乘客根本不知道其在表达什么。乘客相互沟通、乘务员也快速了解详情,约几秒钟后,大家才知道,这位妇女的孩子情况不太乐观,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我是医生!”
四位江苏援疆医生站了出来
但孩子的情况非常不乐观
苏州昆山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的主治医师方琴、昆山市中医院急诊科医生赵波、常州市儿童医院的主任史伟新、常州中医医院急诊科医生马海鹰,这四位今年江苏援疆医生正好在这班飞机上。方琴回忆说:“我的位置在孩子前面不远,孩子妈妈的哭喊声传到我耳朵里,我听得很揪心。”
四位医生松掉安全带,来到孩子身边。此时,飞机上乘务员的求救声音也从喇叭中传来:“有个婴儿需要急救,希望飞机上的医生可以帮忙。”方琴说:“我是医生,乘务员不喊,我们也义不容辞。”
快速诊断后,几位医生都表示,孩子状态不乐观。“面无血色,嘴唇发白,心跳、呼吸骤停,把握不大,但必须尽全力。”
“立即急救!”
临时急救团队跪地展开施救
40分钟下来,腿都没知觉了
“婴儿发生心跳呼吸骤停,需要立即心肺复苏!”由四位援藏医生临时组成的急救团队开始急救。一边,医生不断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另一边,乘务员也立即取来了飞机上的急救装备——氧气面罩,给孩子供氧。然而,时间在一秒秒地流逝,这个两个月大的女婴仍没有恢复自主心跳呼吸。但急救团队不放弃,同时告诉乘务员“请通知机长,立即返航!”
孩子妈妈近乎崩溃,其他乘客的情绪都异常激动。在方琴建议下,孩子被移动到飞机尾部更宽敞的休息区,再次进行心肺复苏。由于孩子位置较低,医生统统呈跪姿施救。从孩子发现病危到返回喀什机场,一共40分钟,医生们一直跪地,腿几乎失去知觉。
“我们返航!”
得知飞机返航,谁也没有异议
乘客们安慰妈妈并为婴儿祈祷
飞机返航的请求得到回应,乘务员广播了返航消息和原因,机舱非常安静,没人有抱怨之声。方琴说:“我们原本8点50分到达上海,因为返航,我们晚上10点半才到。但对于返航,飞机上旅客毫无怨言。我很感动,在生命面前,所有人都是虔诚的、尊敬的。”
方琴回忆:“我记得非常清楚,在我们施救的时候,孩子的妈妈一直坐在旁边无助地流泪,很多旅客都前来安慰这位伤心的妈妈。飞机到达机场后,机舱过道上没有人走动,我余光看到有乘客在默默祈祷。”
四位医生跟着孩子下了飞机,机场早已安排好一切,“我们顺利到达了机场急救室,一路上有人工指引,我们没浪费一分钟。”方琴说。在机场急救室,喀什的儿科医生已经准备好了气管插管,肾上腺素,一场和死神的赛跑仍在继续……
遗憾的结局>>
孩子的病太凶险 没能救过来
据了解,这个两个月大的婴儿是一位高热患者,被诊断为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病毒性心肌炎。由于喀什的医疗资源有限,婴儿家属想把婴儿带到乌鲁木齐进行治疗,但是乘坐汽车耗时太长,婴儿家属只能冒着巨大的风险,乘坐飞机准备将婴儿带到乌鲁木齐的医院进行治疗。没想到,飞机刚起飞,婴儿就病情急转。据悉,虽经全力抢救,孩子最终还是没有救活。
医生忠告>>
患儿能否坐飞机 一定要咨询医生
上飞机前也要告知乘务员,预备应对
常州儿童医院儿科医生史伟新说:“我是儿科医生,孩子两个月大,本来身体就不好,在飞机上失重状态下,孩子呼吸变得更加困难。”史伟新同时表示,身体素质不太好的婴儿乘坐飞机前,一定要听取医生的专业建议。
“飞机上的急救设备非常简陋,只有氧气罩、听诊器之类的。药品也都十分有限,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药品几乎没有。”对于这样的情况,方琴也给出建议:如果有患者坐飞机,家属一定要提前通知乘务员,让其有所准备,最好是自己带上相应的急救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