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原来还是老婆好”,是现实世界里比例很高的真相,当然也可以是电影剧作上的峰回路转,再兼全片的终极奥义。
《港囧》人物海报(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港囧电影)
徐来(徐峥)把杨伊(杜鹃)摁倒在了床上,但他马上就悬崖勒马鸣金收兵了。
这是《港囧》特别耐人寻味的一个情节。其实,按照《港囧》已经接近明火执仗的“性喜剧”设定,两位老同学老情人,就像王小波笔下的王二和陈清扬一样,久别重逢之后“敦敦伦”,完全在情在理。
然后,他们再谈人生谈理想谈事业,继而才发现真是谈不拢,似乎更合乎逻辑——这样的走向,大约会是发生在现实里的真事,写成小说也对意思;而如果是徐来断然甩掉了家庭和事业,跟杨伊没羞没臊地好上了,就应该是欧洲或日本电影了;而要是徐来跟杨伊好了一阵,后来不管是因为被这位“集邮女”甩掉了,还是自己慢慢就悔悟了,总之浪子回头回了家,那就成了美国独立电影了。
不过,《港囧》是今时今日的一部国产电影,所以它就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初看起来,这是因为我们这里的规矩是,电影里跑掉的犯罪分子,最后都要在画外音或字幕中被捕或自首,而范冰冰老师不论演武则天还是杨贵妃,都不得不牺牲掉不少美美的羞羞的戏份。所以,徐峥只能让自己在瞬间顿悟:啊,原来还是老婆好啊,我爱的就是我老婆啊。
“原来还是老婆好”,是现实世界里比例很高的真相,当然也可以是电影剧作上的峰回路转,再兼全片的终极奥义,只是,拜托,《港囧》对此的编排,说服力够吗?我们在之前的剧情里,只能看到老婆爱老公,而一点看不出老公爱老婆。特别是医院取精的那一段,徐来已经跟蔡波(赵薇)一家撕破了脸,几乎就是在走控诉、清算、离婚的一套程序了,所以,随后那“万万没想到”风格的神转折,来得实在彪悍任性。
而且,“原来还是老婆好”,很有可能是一种基于生活惯性的现实性选择,正如我们来自两岸三地的企业家们,最喜欢的还是享受齐人之福,正房和侧室一个都不能少。其实我们不妨猜想,按照《港囧》里蔡波的性情性格,就算徐来出了轨,她又会作何反应呢?可惜,电影早早就掐断了这条或许会很有戏的线头。又或者,徐来虽然负气出走,但最后还是不得不低头认错,大概更有真实的“男人命真苦”的艰涩况味,在八九十年代,这样的故事会变成一部国产讽刺喜剧的故事主线。然而,《港囧》却非常激昂地把它改装成了一个浪漫偶像剧:他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她,就算死也要死一起。
对此,《港囧》创作者的解释是“回到主流价值观”,听起来特别有道理,但其实耐不住琢磨:不管是勇敢找回真爱、还是男版的“娜拉出走”,实则又何尝会触怒“主流价值观”呢?八九十年代的陈佩斯喜剧、黄建新喜剧、新世纪前后的冯小刚喜剧(确切地说是在《天下无贼》之前),都不乏对现实的强烈影射及讽刺,但就跟我们的相声小品也越来越不辛辣而逐渐变得正能量了一样,中国的喜剧电影,也在消磨掉勇气和锋芒。
冯小刚的《非诚勿扰》系列,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在游艇上、在高尔夫球场上,自怜自哀地喟叹起了人生虚无年华不再。这样的疲惫中年人,也就是冯小刚们的自况,而本来在《甲方乙方》里,他们是被奚落、被挖苦的一方、是嚷着要体验忆苦思甜却把村里的鸡都偷吃了的主儿。“囧途”系列里的徐峥,也正是这个群落的一员,为了某种原因,他走了很多路,吃了很多苦,犯了很多错,但是,终归他是值得原谅甚至是表扬的。
这种变化,是因为确实“国富民强”了,尤其是作为建设者的主力军、亦即是最享受胜利果实的这群中年男性,他们喝着拉菲,开着宝马,时常自我批评、感时伤怀,但除了纪委,他们实际上并不允许任何人对自己指手画脚。简单地说,这个群体的价值观,如今渗透在了我们举目所及的各种媒介之中,电影更是首当其冲。电影人所选择的,其实就是他们相信和认同的故事。
所以,《港囧》最终的故事走向,外因或许是审查体制,但更复杂更内在的缘由,却是来自于创作者和这个时代一同脉动的潜意识。如果说《港囧》回到了“主流价值观”,那么这种价值观,绝不是我们一般认知的那种普世的伦理道德,而是一个极富时代特色及中国特色的产物。表达这套东西,新上海人郭敬明用的是非常彰显、非常自觉的方式,而老上海人徐峥的一套,则是裹藏的、微妙的、不自觉的,但他们都以非常计算、非常精准的办法,告诉坐在银幕下的我们:富足的当下,现在的你,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