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一段时期以来,李嘉诚从大陆撤资引发广泛争议,日前,陆媒一篇名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更一石激起千层浪,将李嘉诚推向风口浪尖。对此,李嘉诚稍许沉默后最新做出回应,他称,言论自由是一把两刃刀,因此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发热烈讨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文章的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
李嘉诚强调,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并没有减少持股比例,也没有从中套现,所谓“撤资”指控,完全不成立。他还表示,对中国充满信心,减少内地房地产的投资比重,不等于不投资内地。
据综合媒体报道称,9月8日,李嘉诚旗下长江基建集团宣布,计划以116亿美元的换股形式合并旗下公用事业公司电能实业。合并后,电能实业将会退市。
长和系目前共有10家上市公司,长和、长实地产、长建等公司注册地均在海外,电能实业是现存唯一一家在中国境内注册的长和系公司。这就意味着,一旦电能实业成功并入长江基建并退市,李嘉诚将最终完成旗下公司注册地的全部外迁。
对此,舆论场中的各方分析认为,李嘉诚此番撤资可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李氏家族庞大产业的传承,李嘉诚与中国高层政治关系的淡化,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将陷入困境。后者可能是他撤资的最重要原因。毕竟,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增速下降,李嘉诚所长期依赖的房地产业不景气。
当然,从中国的视角来理解的话,中国目前的困难是因为正处在转型升级的不可避免的“阵痛期”,而这样的时间段总会过去。如果李嘉诚留下与其共度时艰的话,自然是一件好事。此次李嘉诚没有如其所愿,或许会让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受到一些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也不应被高估。
鉴于中国社会各界对李嘉诚撤离的广泛热议,9月21日,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发表文章称,“斯人已去,不必挽留”,并指出资本的本性就是逐利而动,市场的规则就是遵守法治,只要在法治框架内,资本享有来去自由的权利。这标志着中国政府通过官媒为此事盖棺定论,划上一个休止符。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型,未来的增长只能依靠创新。因此,中国政府力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有远见的。创业与创新,关键要靠马云、乔布斯这样的企业家而非商人。市场经济不排斥商人,只要合法谋利。但对中国而言,靠商人是不可能实现经济转型的。因此,李嘉诚的离去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未来赚钱,主要靠创新而非套利。
李嘉诚毕竟只是一介商人。商人和企业家是有区别的。商人从事的是套利,靠的是生意眼光。企业家从事的是创新,靠的是冒险与破坏式创造。李氏帝国虽然庞大,但成就李氏财富的“必杀技”依然是他的“高抛低吸”。李嘉诚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大量制度套利的机会,谁能眼光领先一步,就可能赚得盆满钵丰。观察内地富豪榜,前几年独领风骚的不正是房地产商吗?在这样的制度套利热潮中,李嘉诚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偶像也是自然的事情。
就此而言,李嘉诚离去,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他留在中国自然是好,不留也罢,何必强求?毕竟,中国真正需要大力挽留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而非一味套利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