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8日的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决定设立为期10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支持联合国工作,促进多边合作事业。中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中国决定在未来5年内,向非盟提供总额为1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
其实,无论是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还是中国向非盟提供总额为1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都是极为关键的转折,因为这是继今年5月中国向南苏丹首都朱巴地区派出700人编制的维和步兵营之后,中国再次向非洲提供军事援助。
并且这次的军事援助是非常大手笔的,因为此前派往南苏丹的700人维和步兵营包括加强通信、医疗等专业力量,下辖3个步兵连、1个保障连,配备轻武装极其、装甲车、防弹衣等装备,执行巡逻警戒、保护防卫平明和联合国工作人员等任务。而现在中国将要建立的维和待命部队,令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建立常备蓝盔快速反应部队的国家,并且该部队将是一个师级别的编队,按照其任务应该是一支可在全球部署的快速反应部队。将由不同兵种组成,可以执行非战斗营救行动、反恐行动、禁运任务、人道主义援助和危机情况下的战斗行动。在今年5月以前,中国给非洲提供的只有经济援助,近60年后,中国终于放开了手脚。如此的大动作表明中国在改变,而这种改变极富中国特色,俨然不同于美国。
中国为以后的出兵全球迈出关键一步
长期以来,与国家的合法性和神圣性相联系的一个道义观念是:侵略他国的战争被认为是非正义的,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是正义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解放军打的几次仗都是以反对侵略、保卫祖国为目的,在名义上都是正义的。20世纪50年的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20世纪60年代的对印战争是自卫反击,20世纪70年代的对苏联、越南的战争也都属于自卫反击。这几场战争,中国都是实施了教训后,及时撤回到了本土,并未占领他国领土,因此,从道义上讲,中国无可指责。
在历史上,在缺乏道义支撑的情况下悍然发动战争,多是一个国家完全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开火,也就是强权就是真理,就是正义。对于中国来说,这样的方式是不适用的,或者可以说中国还没有能力这么霸道,因此,采取了“你不犯我我不犯你”的态度。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海外出兵尚且离不开正当名义的支撑,必须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如今,中国在南海、东海问题上,与菲律宾、越南和日本等国争议不断,这些国家借着美国的力挺,时不时挑衅一下,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中国与这些国家一决胜负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加之缅甸、印度等的蠢蠢欲动,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之中。另外,伊拉克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迅速崛起也开始让中国担忧, ISIS令中东动荡肯定会影响到中国推进的一带一路计划,这是中国不愿乐见的。
习近平联大会议上宣布重磅消息
从这些因素来看,中国有了海外出兵的需求,却严重缺乏在海外放手动武的名义,在道义上处于下风,因此,中国海外用兵也就面临困境。除了缺乏名正言顺的理由外,中国也面临与他国发展军事关系时缺乏盟友的尴尬境地,在冷战结束之前,中国起码还和朝鲜、古巴等站在一起,但是,冷战结束后,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也就是说,中国没有了美国般的铁杆盟友。
如今,这种困境得以突破,因为中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中国的维和部队将和联合国一道行动,也就是说,中国是和联合国站在一起的,不会违背联合国的意思或者越过联合国单独行动,这就让中国处于道德的上风,不会陷入国际的舆论指责当中,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可以以联合国的名义行事,而在这一点上,美国则利用自己的军事优势地位,集结盟友,全然不顾联合国反对私自干预,今天的伊拉克战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北京军事援助与美国迥异
据悉,一般维和部队的主要任务是,阻止局部冲突扩大化,防止冲突再发发生,帮助受害的人民群众,为最后的和平解决危机创造条件。从中国对非洲的军事援助来看,更多的是一种借维和力量等这样相对软的力量来应对非洲危机,并且,中国基本秉承的原则就是不干涉他国内政,自然也就少了站队的问题,中国也就不容易重回“冷战模式”的援助。另外,中国明确表明提供的是无偿军事援助,也就是说,中国不会将政治条件等附加在这些军事援助上面。
反观美国的军事援助,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性要高过受援国家的利益。从全球版图上来看,美国军援面积非常之大。2003年,由于有35个国家没有给予美国公民免受国际刑事法院起诉的“豁免权”,美国终止向它们提供总额4,76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据美国官员称,这些国家包括巴西、哥伦比亚、南非、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等。单从这些被免于美国军事援助的国家数量可以看出,美国对全球很多国家都有援助。
从地缘政治来说,美国一直试图连接“北约东扩”、“中亚反恐圈”和“东亚盟国”这从西向东的三条阵线,在军援上“受惠”于美国最深的还是埃及和以色列这两个中东国家。自1978年签署推进中东和平进程的戴维营协议以来,美国每年都向埃及提供1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且埃军大部分武器装备由美国供应。自以色列建国以来,美国就给予其生存和安全的承诺,并为此向其提供着持续不断、数额巨大的军事援助。以色列现为接受美国军援最多的国家。
根据2007年美国公布的针对中东地区一揽子武器销售和援助计划,将在此后10年内分别向以色列和埃及提供300亿美元和130亿美元的军援。此外,美国计划在未来10年中向沙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卡塔尔、巴林和阿曼出售至少200亿美元的先进武器。
美国的军事援助项目包括提供防卫武器、服务和训练,受援国家也是无需付款。但是,看似“免费的午餐”的背后,还会伴随着附加刑的政治条件。2011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设定军援埃及的条件,要求埃及军方“支持向文官政府过渡,包括举行自由和公正选举”。对巴基斯坦的军援附加条件更为苛刻,以致侵犯后者主权,巴方难以接受。
美国还会考虑受援一方的人权状况、是否是民主国家等因素。如果对方“情况”太不好,援助就很没面子,也要顶住很多压力。另外,美国还把军援对象分成几级梯队,盟国和友好非盟国的待遇肯定是不同的。什么样的武器能给,什么样的不能给,也有严格区分标准。至于无偿还是有偿援助,视军援对象国经济状况而定。对沙特就主要表现在军售上,它是美国最大的军火客户。在东亚地区,日韩这些较富裕国家也不太需要无偿援助。
缘何非洲成为中国首个对外军援对象?
中国与非洲交往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刚刚建政不久的中共为了赢得非洲国家在国际事务上的支持,在自身财力、物力相当匮乏的情况下,开始向非洲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并帮助非洲国家脱离西方的殖民统治。著名的坦赞铁路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建成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非交往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从单纯地援助非洲发展,变成由贸易和投资为主导。1995年中国向苏丹提供优惠的石油开发合作便是此中的标志性事件。中国在非洲最著名援助的方式,就是帮助非洲国家建造大坝、公路和其他基础设置,然后换取石油、矿产和其他原材料。现在,非洲每个国家的首都和主要城市几乎都有中国人修建的政府大楼。坐落在埃塞俄比亚首都的非盟总部就是由中国援建。
2000年,中非建立了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为中非关系的发展打下框架。现在,这个对话机制已经举行了五届。据悉,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于2015年12月上旬在南非举行。而这将是在非洲大陆举行的首届中非峰会。
直到2009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非贸易额从2000年的100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超过2,000亿美元。而据世界银行统计,2014年中非贸易已达2,220亿美元,为美非贸易的3倍。同时,非洲还成为中国第二大海外劳务工程承包市场,在非洲的中国人已经将近百万,在非洲开展经贸活动的中国公司已达2,000多家。
从经济上的合作来看,中国和非洲国家关系愈发热络,美国已经不能企及。经济基础决定政治,这条规则同样适用于中国和非洲的关系。如果中国突然从非洲撤离或者突然断绝与非洲的经贸外来,对于非洲来说是非常大的损失,也就是说,非洲经济已经离不开中国。通观中国现在与他国的外交策略,更多的是谈经贸而不是政治,习近平和李克强出访无一不会签下经贸大单。中国和非洲的经济关系现在已然达到一定的高度,有了一定的基础,非洲也就有了成为中国海外出兵试验田的可能。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美国在全球的海外军事基地有374 个,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在西欧、东亚、美洲等地区,在非洲的军事基地也只分布在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曼、埃及、肯尼亚等国家之中,从这一点上来看,美国并不重视非洲大陆的战略位置,中国能将部队安排在这里,一方面有补美国短板的意味,毕竟美国在亚欧拉美的基地已经非常成熟, 中国要在这些地方与美国竞争是没有优势的,另一方面中国可以避开美国,自己单干,所发挥的影响力更容易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