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尤其是今年六月中旬中国股市开始狂泻之后,西方舆论不断对中国经济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增长表示担忧,担心中国经济将拖垮全球的评论也甚嚣尘上。上个月底,中国公布9月份的制造业PMI指数继续低于枯荣线的消息再度引发新一轮的忧虑。
中国经济下滑、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导致美联储上个月决定推迟提高利率,上述议题曾经是上个月土耳其二十强财长会议讨论的焦点,而在下周即将在利马举行的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会上,中国经济将依然是会议的讨论焦点。
法新社今天发自华盛顿的前瞻性报道的标题就是:中国使全球经济面临考验。就在会议召开的前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拉加德就担心地表示:美联储的生息以及中国经济的下行必将导致市场动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周二将公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估。法新社评论说,除了中国经济难以达到预先制定的指标之外,俄罗斯经济也急剧下滑。很明显的是,如果说2008年金融危机时,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国家曾经是推动世界经济的龙头的话,那么,除了印度之外,其余的新兴国家正在拉全球经济发展的后腿。这也是上个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下调经济增长评估时所提供的依据。
此外,利马年会将继续聚焦美联储升息的议题。美联储此前已经多次表示将在年底之前提高银行利率,这就很可能引发巨额的资金流动,也就是说,大量的投资资金将涌入美国,这将严重影响新兴国家的资金来源。尤其是中国,中国最近一年多来,已经有超过五千亿美元的资金流往国外,美联储的生息必将使资金外流的现象进一步加重。虽然,中国当局已经出台了限制性的政策,但其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当然,除了有关中美的经济议题之外,利马会议还将讨论巴黎气候峰会绿色基金的融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打击跨国公司的逃税现象。
虽然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舆论普遍担心刚刚复苏的经济将遭受中国经济下行的负面影响,不过,除了政府官方外交色彩浓重的声明之外,也有不少经济学家似乎确实认为不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过分担忧。
比利时经济学家艾迪安?德卡拉泰(Etienne de Callata?)就认为不必对中国所发生的股市狂泻以及人民币贬值等现象过分惊讶,他说,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的问题已由来已久,金融市场的大起大落只是这些结构性的问题终于浮出了水面。在中国所发生的这一切并没有什么新的趋势。
他就人民币贬值问题评论说,要在美国与中国之间维持固定的货币兑换率本身就是一个荒谬的决定,他认为人民币与美元脱钩是一个积极的决策。至于中国的股市下跌,对他来说,也不是一大灾难。因为,股市不可能一味的上升,升到一定的程度必将会下降。对德卡拉泰先生来说,中国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国家。一方面,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的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而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中有不断出现积极的消息。他认为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筹码将经济增速维持在4%至6%之间,这一百分比对全球经济来说都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数字。
目前在中国的波士顿咨询集团总经理弗朗索瓦?康德龙(Francois Candelon)也在法国回声报观点栏目刊登文章,呼吁不要再就中国的所谓经济危机多发感叹。他认为,中国官方的决策或许不够透明,人们对中国以及他的悠久文化或许缺乏了解,但是,人们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事实上与国际社会此前呼吁中国经济从出口转向内需的要求自相矛盾。中国政府如何能够在大规模投资维持出口经济的同时又减低其高额的内债?人民币若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又如何能够无视市场规则?事实上,中国经济的最新状况显示经济转型的苗头已经初显,被预测了多年的经济着落正在进行中。(作者 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