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4日,一则中国老人日本碰瓷索赔10万日元的消息在网络疯传,报道称疑似一名中国老人日本碰瓷。事情经过始末究竟如何还不得而知,但是网友们都忍不住站出来先批判一番,称“丢人都丢到国外去了”。中国人碰瓷儿真的已走出国门了?凤凰卫视记者李淼在采访到日本方面相关负责人的单方面说法之后,独家确认“中国老人日本碰瓷”一事是真的。
然而,在互联网上混久了的网友们,还是纷纷猜测此事究竟会不会发生反转。在日本留学的东洋大学博士生陈洋曾发表评论称,就眼下看,这起异域“碰瓷”事件仍难以证实。在事件还存有诸多疑点的背景下,尤其不应过早下结论,万一又来个“新闻反转剧”呢?
今天,一位自称中国老人日本“碰瓷”事件目击者、旅行团领队的微博网友@青草八六 就发布微博称,老人确实被撞,还被冤枉碰瓷,并表示“我们没有给国人抹黑”。
果不其然,今天下午,凤凰卫视记者李淼又证实老人确实不是碰瓷,是日方搞错了。李淼表示这次又采访了日方车主和中方当事人女儿杨女士。日方车主表示,“中方当事人受了轻伤,通告说没有受伤不是事实,而且也并非自己撞到车上。”中方当事人女儿杨女士表示母亲确实是被车撞的,并非碰瓷,而且脚现在还肿着,没有痊愈。以下为@凤凰李淼 的反转报道:
各方证词如下:
A、日方车主
“中方当事人受了轻伤,通告说没有受伤不是事实”;
“中方当事人并非自己撞到车上,但车速非常慢,也可能有中方当事人不小心的因素”;
“本希望通过日本保险公司付钱,但中方当事人希望付钱私了,因此在现场付了10万日元。今后会通过日本保险公司继续诚恳应对”。
B、中方当事人女儿杨女士
“母亲是被车撞的,绝不是故意碰瓷”
“医院说80%骨头没事,考虑到跟团等客观因素,当时我们向日方当事人要了10万日元”
“现在脚还肿着,没有痊愈”。
C、京都袛园南侧地区协议会
“通告文中说没有受伤,但之后了解到,中方当事人受了轻伤。原来的文告有失实之处。今天会发文,进行更正”。
“在日本,发生交通事故时候,要通过警察和保险公司处理。要求对方现场付钱,会令人质疑是恐吓碰瓷。发文是为呼吁袛园居民留意这一点。”
以下为陈洋早前发表的评论全文:
今年十一黄金周前夕,有国内新闻网站做了一篇稿子——《打个赌,国庆期间你一定会看到这十条新闻》,其中有一条是“×国媒体吐槽中国游客素质,网友痛斥 ‘丢脸’”。但这预测只对了一半,确实有一则消息引发网民“丢脸”痛斥,但它不是发生在黄金周期间,而是发生在今年8月的一条旧闻。
据报道,日前一张日文告示微博引发热议。在京都大学读书的孙某在打工店看到一则告示,称今年8月一名中国老人在日本京都祇园旅游时“碰瓷”,让一名日本餐厅老板赔偿10万日元,祇园附近店铺现在家家张贴此文,以提醒民众,如遇中国人碰瓷“别软弱、先报警”。
因是“旧闻”,且告示中有错误的日文表达,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的消息在引发网络大讨论的同时,也引来舆论对其真伪的质疑。而据凤凰卫视5日报道,祇园町南侧地区协议会会长高安美三子、防灾委员长村上茂受访时均表示“这件事的确是真的”。但因未采访到核心当事人,只有单方信源,质疑并没完全褪去。
事件被指发生在日本,可我在查阅日本媒体报道后发现,不论是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日本全国发行的报纸,还是事发地的京都新闻,均没有对此进行相关报道,而时至如今,日本社交网络中连相关只言片语都没看到。因此,相较真伪剖析,我更想分析一番:为什么这样一条旧闻会引来国内媒体和网络的广泛关注。
就此事看,之所以造成中日两国舆情一热一冷的局面,我认为跟特殊的网络舆论背景有关:在黄金周前,两名中国游客在北海道便利店殴打店员被拘等,动辄引来了热议。而国庆节期间,经微博传来的中国游客在日本“爆买”的图片和新闻,更是刺激了网络舆论。尽管黄金周已近尾声,但相关议题热度并未消失,这则“姗姗来迟”的旧闻难免被搭车热炒,话题性十足。
更重要的,是该事件包含了很多刺激舆论的符号。如中国老人、碰瓷儿、日本、10万日元、报警。国内舆论对“老人碰瓷”不陌生,甚至衍生出“老人变坏了”之类的群体污名化。而类似事件发生在日本,难免被引发“丢人丢到国外”的解读,抑或是“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调侃。而最后那句“先报警”,在日本社会语境下是寻求第三方协助处理,但传到国内舆论中,意思可能就不一样了。
就眼下看,这起异域“碰瓷”事件仍难以证实。就算确有此事,到底是碰瓷还是交通事故私了,也很难判断。再进一步,即便有碰瓷类行为,也无需将个体行径上升到中国游客素质的层面。要而言之,目前在事件还存有诸多疑点的背景下,尤其不应过早下结论,而应以真相为基点,万一又来个“新闻反转剧”呢?
(新京报 东洋大学博士生陈洋)
“中国老人日本碰瓷索赔10万日元”始末
最近“中国老人日本碰瓷索赔10万日元”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尽管在国庆期间引发关注,但这事儿不是发生在黄金周期间的新闻,而是发生在今年8月的一条旧闻。
这则消息出自一名中国留学生@小小小力SAMA10月4日的微博,他表示,在京都大学读书的孙同学在打工的店里看到了一则告示,称今年8月,一名中国老人在日本京都祇园旅游时”碰瓷“,一名日本餐厅老板赔偿了10万日元,约合5300元人民币,目前祇园附近店铺现在家家张贴此文,以提醒民众,如遇中国人碰瓷儿,“别软弱、先报警”。
这则告示表示,“8月21日下午5点前,某餐厅女主人开车路过祇園歌舞练场前,车速很慢,1名中国游客(老人)倒向汽车的后视镜,之后大声喊‘疼!疼!腿很疼!’ 叫了救护车,在医院诊治,诊断结果是‘根本没受伤’。餐厅女主人在医院和中文翻译、老人家属谈了2小时,最后对方要求赔偿,女主人付了10万日元。此事咨询东山警察署,警察说,‘这是威胁恐吓。是犯罪。’以后遇到类似事情,无论在医院,还是在马路上,都请立即拨打110。”
微博一经发出便引发争论,但更有不少网友质疑告示的真实性,而且告示中的日语语法有误,有网友称“这是先写好中文再用谷歌翻译的吧?”更有网友质疑这是一条为抹黑中国人的假消息。
5日,微博作者@小小小力SAMA表示已向衹园南侧地区协议会电话求证,据一名协议会的工作人员称,确实有这样一份通知,有发放到店里以及回览板上。(注:回览板是日本街道协会为方便各家店铺设立的巡回告知板)
凤凰卫视也单方面采访了祇园町南侧地区协议会会长高安美三子、防灾委员长村上茂,两人都说,“这件事的确是真的”。村上对凤凰卫视表示,“实际上,中国游客引发的问题不仅如此”,并列举了中国游客引发的碰瓷以及其他问题。
但此事仍然疑点重重,因未采访到核心当事人,只有单方信源,大家对此事质疑并没完全褪去。陈洋表示自己在查阅日本媒体报道后发现,不论是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日本全国发行的报纸,还是事发地的京都新闻,均没有对此进行相关报道,而时至如今,日本社交网络中连相关只言片语都没看到。
知乎网友@陈陈陈看到消息后也在日本雅虎搜索该新闻,但是把通知中的关键字各种排列组合都没有找到相关的话题或者新闻,他还搜索了通知中的“衹园南侧地区协议会”,可是并没有找到相关主页,只找到了这个。
文字显示从事的活动种类是学术,文化,艺术,体育等。
今日(10月6日)上午,凤凰卫视《华文大直播》节目再次播出“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事件,凤凰记者李淼公开采访录音。
对于日语语法有误的质疑,凤凰卫视表示,在采访中,祇园町南侧地区协议会方面表示,协议会并不是官方机构,只是一个非盈利组织,这篇告示出自一位名叫村上茂的70岁老人之手,只针对祇园町内的居民和商家,并非官方文件。
对于现场的中国游客是否是故意装作受伤勒索钱财,凤凰卫视采访了祗园地区的东山警察署。他们说的确有这样的类似案件发生,不过因为它的情节不是极为严重的交通事故,所以不会对媒体公开细节,在日本医院和警察的记录是也不会提供给媒体记者,所以得到的消息就是极为类似的案件立案,其中一方是中国游客,警察署透露,这名游客是一名中国女游客年龄超过60岁,涉案的日本人是寿司店的女老板,但是因涉案人的店铺现在不营业所以没有能够联系到本人。
采访中日本警察署也仅仅表示是类似案件,仍未有当事人证词,但大概还是会有不少人对“中国老人碰瓷”一事深信不疑。就在网友们纷纷猜测事情会不会有所反转之际,5日晚,一位自称中国老人日本“碰瓷”事件目击者的微博网友“@青草八六”发布微博称老人确实被撞,还被冤枉碰瓷。该网友向澎湃新闻表示,她是这个中国旅行团的领队。这位网友还出示了当时老人就医的诊断书,和其赴日的机票证明,并晒出疑似事发现场照片。
该网友称:“8月21日客人在日本被车撞,现在演变成碰瓷,我真心没打算关注过这个事,大日本帝国也太贱了吧,睁眼说瞎话,事情一发生就报警了,现在居然那样说! ”“当时的诊断书,一份是在京都的一份在东京。更详细的事宜那位阿姨的女儿会发出。也已经联系到那位报道的记者,请相信我,相信国人,我们没有给国人抹黑!”
随后,凤凰卫视记者证实老人确实不是碰瓷,是日方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