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屠呦呦是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的重要发现者,而此次她获诺贝尔医学奖,让人们再次审视青蒿素的发明历程。早在1969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简称中药所)的屠呦呦被任命为该研究所参与研发抗疟疾新药“523项目”小组组长,发现青蒿素对鼠疟的抑制率达90%以上。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文革”思维的洗礼,“领导主义”和”集体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使一些科研成果的归属饱受争议,不能公开于世,正是由于这种体制限制,中国的许多科研成果一直不能登上诺贝尔奖舞台,成为一种疮疤。
由于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作战,因此谁是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存在一些争议。对此,著名学术期刊《细胞》曾发表过一篇名为《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的调查文章,详细梳理了“523项目”的过程和细节。该文认为,该项目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但由于“523项目”具有军事机密的性质,项目的研究结果是不允许向外公布的。但事实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费问题,许多研究项目都被国家控制,且基本都有军事性质,这使得中国科学在起步初期带有很强烈的保密色彩,科学家们也十分神秘,其研究成果更是受“文革思维”牵制不能公之于世。
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
在文革时期,发表科学论文是不可能的。种种原因导致这项工作当时并不被“523项目”以外的人所知,但课题的研究信息与进展还是以报告的形式在研究人员的内部会议上进行了自由的交流。而在文革后期发表的一些科技论文,署名制也没有得到落实,使得后续在对屠呦呦等一些科学家奖励追认时产生了巨大的困难。
资料显示,1971年屠呦呦领导了对传统中医药文献和配方的搜寻与整理,提出用乙醚对青蒿提纯提取出青蒿素。1981年10月,屠呦呦在北京代表“523项目”首次向到访的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员汇报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成果。资料表明,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方法发挥了重要和不可代替的作用。
虽然青蒿素的发现是许多人分工合作、相互竞争的结果,不过屠呦呦起到的关键作用就是发现青蒿素受热会失去活性,她想到了用乙醚提取。屠呦呦是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中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说法,才恍然大悟不能加热青蒿。
事实证明,屠呦呦是青蒿素的发现人,尤其在青蒿素的提取上提出了用乙醚提取,这应该属于个人原创,但后来一直因为科学界文革思维的限制没有公之于众。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日本的科学界对于个人作用的强调,十多年来,日本出现了十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与日本对研究者的成果保护密不可分。近年来,日本科学界异常活跃,诺奖得主更是层出不穷。
但中国科学界长期被文革思维禁锢,一直注重“领导主义”和“集体主义”,强调科研成果中领导的作用,以及集体在科研中的劳动,这使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在提出理论后,其成果被单位挪用。因而在当代,中国科学界许多科学家除在军工和国防领域外,研究积极性并不大。
这种局面到了现今依然没有很大改观,一些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三无”(无留洋背景、无博士学位、无两院院士头衔)科学家在提出新型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后,被拒在中国科研体制外,成为“野草科学家”。其研究成果在体制内失去权威性,并不被看好,这种科学界的用人体制问题,限制着中国科学家和诺贝尔奖的诸多交集。
继屠呦呦之后,中国还能有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吗?这成为一个长期的疑问,传统的科研、教育体制和今天已经非常不合拍。中共官媒“侠客岛”也称,在今天看来已经截然分野的医学和生理学,在诺贝尔奖设置之初也合在一起,被称为“生理学或医学奖”。西方的评奖机制也和中国有很大不同。在强调个人优先发现的西方评奖和强调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历史研究面前,价值分野也是明显的。
毕竟青蒿素还是几十年前的研究果实。在新近的技术研发、基础理论方面,中国还有太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更值得人们焦虑的是现实问题:当下的中国,还有没有那么多学者像当年青蒿素的研究组一样,无论功名、不计报酬,只是为了纯粹的科研目的、而非项目或考核、经济或回报地进行工作?而在现代,许多科学家由于受到旧有思维禁锢并没有屠呦呦的科学精神。
古有“神农尝百草,著书遗留后世”,而屠呦呦也曾为验证青蒿素在人体中的效用,自己亲自服药试验,导致肝中毒。这不禁让人想起玛丽·居里(Maria Sklodowska-Curie)用其一生研究放射性元素“镭”,同样舍弃自身健康投身研究事业,居里夫人曾获两次诺贝尔奖,后因白血病去世。这也再次证明了诺贝尔奖的定义,即科学精神,一种能舍弃自身健康或利益,投身于人类进步事业的科学精神。
如2011年拉斯克奖颁奖礼上的评价一样,“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屠呦呦被肯定的背后,是科学从争论被带进真理的开始。而现在中国科学界需要的,不是讨论谁的功劳大,或者强调科研的经济利益,而是应该关注屠呦呦这一代科学家的献身和探索精神,将人类事业兴衰锁定在光荣柱上。若如此,相信中国出现下一个“屠呦呦”将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