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收藏了40多年的画作突然被政府查收,称其为国家宝藏而非私人财产,西班牙的银行家Jaime Botín最近有点不高兴。
估价2600万欧元的私人收藏毕加索画作被查收
今年七月,法国海关在地中海上的一艘游艇中查封一幅毕加索的真迹——画中是一个长发深色眼睛的女人,此后西班牙政府就以国宝的名义用专机将这幅画运送回国。
这幅名为《年轻女人头像》的绘画是毕加索1906年的创作,估价2600万欧元,7月至今都存封于西班牙政府的保管下,位于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的仓库中,几乎无人能得见其真容,包括画作近40年的持有者,西班牙知名的银行家、亿万富翁Jaime Botín,对此他当然非常生气,并向法院提起诉讼力争其所有权,宣称画作是他的私有财产,并无任何国家意义。
“我在捍卫私人产权。”现年79岁的Botín在画作被查封后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次行动是非法的。“这是我的画,不是西班牙的画。这幅画不是什么国家珍宝,我有权利对其任意处置。”
事实上今年5月西班牙法院就曾宣判禁止Botín将这幅画运送出国,而后他将画作通过自己的游艇运往科西嘉海港,原计划接下来将其空运至瑞士的自由港存储中心,不过在那之前就遭到法国海关的查封。
“政府根本没有胜算,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权利。” Botín说,“那是我的财产。现在的情形就好像他们明天来到我在马德里的家说,‘嘿我们挺喜欢你的这幅画’。”
西班牙文化部的一位发言人则透露,在法庭结果出来前政府将不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画作的西班牙味儿到底多浓?
然而Botín的案子还有一个值得商榷之处,就是关于这幅毕加索作品同西班牙有无艺术关联一直存有疑问。
西班牙政府方面的态度是:这幅画必须留在西班牙因为这是一件“国宝”——毕加索1906年夏季曾在比利牛斯山脉的戈索尔(Gósol)村庄短暂停留,这幅作品约作于当时,十分少见。专家总结说,“西班牙境内没有类似的作品,而这幅肖像是画家在其‘戈索尔时期’的代表作。”
毕加索的家人和他的传记作者并不认同这个观点。权威的毕加索作品目录和传记中记录这幅肖像是画家作于蒙马特洗衣坊(Bateau-Lavoir)的工作室(1904-1909)中,画家的孙子也是他传记的合作者之一奥利维尔·毕加索证实了这一点。
奥利维尔认为这幅画作对西班牙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事实是,”他说,“这幅作品更大程度上受到非洲雕塑的影响,而非西班牙小镇上的什么屋顶瓦片。”
毕加索的一位长期传记作者约翰·理查德森也提及,“这幅画不可能是在戈索尔时期画的,因为那一阶段的画作风格都很相近,而这幅绝不是同类。”文化部在一封电子邮件中承认这幅画作是创作于巴黎,但仍坚称其风格属于戈索尔时期。
这幅作品是Botín在1977年于伦敦买下的,彼时的他痴迷收藏,同时段还买进了大量的柯罗、西斯莱还有透纳的作品。“但有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只是在机械地收藏,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不会去看自己的藏品。”
2012年西班牙经济危机之时,Botín称他曾一度想要卖掉这幅画将所得用于自己家族的投资公司,也替自己5个孩子着想。当时国际市场上艺术品的价格正一路飙升。
他与政府之间的梁子也在同年结下。当时,佳士得位于西班牙的公司希望为这幅画作申请一张出口许可,因为如果在伦敦拍卖的话价格上将有更好表现,然而西班牙政府拒绝了这一请求,今年5月Botín在西班牙法庭上再次遭到拒绝。
私人财富还是国宝?
这场官司现在西班牙和法国两地展开辩论,其内容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愤怒的藏家挑战政府限令,还关乎私人财产和国家文化遗产之间的平衡。案子的核心其实是让许多国家都颇为头疼的问题:国家财富究竟包含什么?如果涉及到珍贵艺术品的话私人产权的界限又在哪里?
包括爱尔兰和德国在内的几个国家都在试图修正原有法律条文,确保那些界定模糊但很有可能在大热的市场中流到海外的艺术品保留在本国境内。
“毕加索的这一案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国家能否不花任何代价就禁止出口。”律师Guiseppe Calabi说,“宣称一件艺术品是文化遗产会损害其市场价值。”他本人曾在意大利一桩涉及达利作品的相似案例中作为私人藏家的辩护律师。
这个案子也许仅仅是此类冲突的开端。在意大利,类似的案例也比比皆是,艺术品常常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原因被禁止出口,有名的一例就是达利为其姐姐所绘的肖像被禁止出售到其在西班牙家乡的博物馆中,官方给出的理由是这位西班牙艺术家受到的是20世纪“意大利造型价值”运动的影响。而在西班牙类似的保护性法案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而文化艺术作品出口时需要许可证已经是百余年的规定了。为此艺术经纪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松动严苛而刻板的法律体系。
现在Botín身上背着几起有关出口禁令和货物查收的诉讼案,两件在西班牙法庭审理,另一件9月在巴黎备案。据他的律师说,尽管未被起诉,Botín还面临一项走私调查。
Botín的一些家庭成员甚至敦促他尽快离开故国,这无疑对他说是火上浇油。“我一定会呆在西班牙的。为什么?为了亲眼看到,做出这些事的人们终会付出代价。”
1906年的帕布罗·毕加索(中)与费尔南德·奥利维耶(Fernande Olivier)及拉蒙·雷文托(Ramon Reventós),这一年他创作了《年轻女人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