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扫尽中国央行7万亿与通胀前世今生(图)

一文扫尽中国央行7万亿与通胀前世今生(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10月的中国经济很不平静。人们尚未从七天长假当中回过味来,TPP协定达成以及被外界称之为中国版QE就接踵而至,一时让社会上下无所适从。下周一(10月19日),中国统计局将公布第三季度 GDP。根据彭博对25位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将滑落至6.7%,低于官方在年初制定的7%左右的目标。

  

一文扫尽中国央行7万亿与通胀前世今生(图)

  中国央行

  中国无时无刻的通胀

  多年来,中国经济是世界增速最快的经济体,这不仅吸引跨国企业和国际资本持续涌入,也让中国政府借助高速发展维稳了社会情绪。然而,任何事物发展均非一帆风顺,繁荣和萧条构成经济内在运行规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依靠出口、投资和房地产维系经济的庞大经济体,倘若外部环境突变,立时将暴露出一系列弊端。

  当前,受全球经济疲软,以及2008年错误刺激政策所产生的后遗症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显著放缓,虽然政府屡屡强调,在经济新常态上完全可以接受低于7%的GDP增速,并致力于经济结构纵深调整,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仍然针对疲软的经济进行刺激。其实,或许作为决策者也深知,所谓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创新谈何容易?在政府主导驾驭的经济运作模式中,经济深度调整等于让渡利益(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减税),这自然受到多方制约。

  在政治与经济经过复杂的博弈之后,地方债务置换、央行降准降息、以及随之而来的所谓7万亿信贷资产抵押再贷款等举措相继出笼。如果结合经济理论来看待,实在显得太草率,但结合现实环境(尤其整治环境)出发,这些的举措又显得很现实。当然,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以上这些足以引发恐惧的心理。毕竟,在人们看来,中国央行就是纯粹印钞机的代名词。

  很多人认为,中国央行此次通过信贷资产抵押再贷款所释放出的7万亿流动性,将会直接促发通胀,进而稀释人们手中的财富。很多专家也纷纷建议,人们应当展开多元化投资进行保值增值。其实,我们需要加以纠正的是,通胀并非中国经济的特殊现象。或者说,中国经济无时不刻处于通胀环境当中,只不过是程度上的区分而已。

  2008年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配合上10万亿银行信贷,庞大的货币投入量配合上货币流通速度,让中国M2迅速扩张。这与中国地方基建和房地产一道,促进中国经济的逆势繁荣。但众所周知的是,在内部不振、外部市场疲软背景下,这种单纯依靠政府投资驱动的举措无疑是饮鸩止渴,由于缺乏系统的经济核算和利润取向,此举势必导致庞大的无效投资,并且让地方政府和银行背负上庞大债务。并且,这种罕见的货币扩张也必然扭曲整个产业结构,让众多企业在错误的价格信号引导下展开不合理的投资,同时引发剧烈的国内通胀。

  从理论上来说,通胀永远是货币现象,是投币投放力度超出经济增长潜力所导致的结果。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企业家以真实利率为指标,经过仔细的经济核算之后,展开自己的投资计划和经济行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总有一些不合格的企业被淘汰掉,所释放出来的要素资源被重新配置。

  在这个过程中,众多企业家通过提升生产力和创新的方式源源不断为社会提供新的产品,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压低社会物价水平。因此,按照奥地利学派理论观点,适当性的通缩,是稳健经济运行的常态特征。然而,这并不符合政府和央行功利性思维,也违背当代凯恩斯主义者们的理念。因为接受这一点,等于是对当代正统经济学的颠覆。这一批人也将丢掉饭碗。

  中国M2与通胀的关联

  然而,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当政府的权力参与其中,并成为经济体的主要参与者时,就会产生挤出效应,并且形成一系列重大弊端。众所周知,与私人企业相比,政府部分难以细分市场、缺乏系统收集把握经济信息和数据的意愿,难以准确细腻的进行经济核算,另外,由于不存在竞争压力,让大多数政府部门决策者丧失提升生产力与创新的动力。尤其在不受制约的环境下,政府投资通常“一掷千金”,由于投资规模庞大,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政府部分与经济系统当中各个环节争抢经济资源,促使经济系统运转紊乱并诱发要素资源价格上涨。在中国,由于政府投资占据GDP大部分比例,由此所导致的投资驱动型通胀尤为明显。

  通常情况下,缺乏有效制约的政府投资既是无效的,也是贪婪的。由于缺乏系统的经济核算,庞大的投资必然需要源源不断的货币扩张才能得以维系(中国表现的尤其如此),但这无疑在和通胀赛跑。当社会物价达到临界点难以抑制时,政府和央行只能被动锁紧货币的闸门。否则必然引发经济系统的崩溃。

  资料显示,2008年底中国M2为47.52万亿,到 2010年72.58万亿。两年之间M2增长为50%。毫无疑问的是,几何级别增长的货币投放量支撑着这一时期庞大投资。然而,当全国上下基础建设的摊子已经铺开,对后续资本产生庞大需求时,从2010年开始,中国M2扩张幅度相比过去放缓,2011年为85.15万亿,2012年为97.42万亿。

  从表面上,M2依旧逐年递增,但远远无法满足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对于资金的饥渴。并且,需要指出的是,每一年当中M2递增的数量,是累月(12个月)累积的结果,庞大的社会资金需求对应的是M2增速相比过去的跌落,这直接促发2012年之后实体经济资金链断裂现象。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曾指出,由于中国GDP增速依赖投资增长,流动性需要无疑将大大超过GDP增速。假设名义GDP增长率为10%,投资占GDP一半,那么如果80%增长依赖投资,投资就得保持16%的增速。而要维持这一模式,流入的资金需要以24%的速度增长。

  所以说,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由于缺乏庞大规模货币支撑,地方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受挫所导致的结果。这被中国很多权威经济学家称之为通缩。果真如此吗?实际上,作为普通人往往比专家感受更真实,所谓后者通常大谈特谈通缩,但人们在现实生活当中通过购物并未感觉到物价下跌多少,相反,包括蔬菜、鸡蛋、猪肉等价格却不断攀升。这不得不让人们感到不解乃至困惑。

  实际上,由货币超发引发的社会物价一旦上涨,往往就会形成常态(民生必需品尤其明显),其价格很难下降。作为由人工成本组成的服务价格也同样如此。近几年来,虽然实体经济越发寒冷,但人工成本等各方面价格一直上涨,并且,随着房地产萎靡不振,地方政府为维系财政收入,屡屡提升税收和各种服务价格,这就导致具有特色的中国结构性通胀。对于很多实体企业,既要应对生产成本的上涨,又要控制产品价格。这无疑进一步压缩其利润空间。而表现不具有价格弹性的必需品上,就是价格的不断上涨。

  所以说,无时不刻的通胀是中国经济的常态特征。这个问题无须少见多怪。此次央行所释放的7万亿资金,既是填充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一种手段,也是通过信贷资产抵押再贷款方式,有选择性针扶持国有部门投资的一项举措而已。问题是,随着人口红利到达瓶颈,此举将加剧国内工资——价格螺旋上升,恶化通胀幅度。另外,除去通胀因素,我们关键要看此项举措所形成的社会(通胀)预期,一旦形成并强化,无疑会对人民币汇率和市场资本形成不利影响。这也是政府、各级权威专家所最为忌讳的。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