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谈黄奇帆: 任期遇"薄王事件" 经受住了考验

媒体谈黄奇帆: 任期遇"薄王事件" 经受住了考验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媒体谈黄奇帆: 任期遇"薄王事件" 经受住了考验

  2010年3月,重庆市长黄奇帆在北京参加两会。

  2010年1月,黄奇帆58岁。

  在重庆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们把掌声送给了这位新晋重庆市长。

  “我热爱重庆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要像黄桷树一样扎根重庆。”黄奇帆在发言时说道。

  从2001年10月来到重庆,黄奇帆担任副市长已8年有余。此次获得扶正,成为黄仕途上重要的一环。

  黄奇帆的身上从来不缺关注。

  他乐于阐释思路和理念,无论是在大型论坛上,还是在接受媒体专访中。他的讲话经常被整理成文,在网络上被转载、被点赞。

  出于个性,他在公开场合经常直言不讳,让周围人担心,这样的“高调”和“直白”会影响他的仕途。这种担心,多出于爱惜。

  自然,关于黄奇帆的争议,同样不会在舆论场缺席。人们的关注点,也不会只停留于他的经济和改革理念上。2012年的“薄王案”,曾让他经历了人生和仕途的一场大考。

  如今,黄奇帆已在重庆工作14载,主政重庆市政府也近6年,现年63周岁的年龄,也已接近正部级官员担任实职岗位的65周岁界限。

  自信

  “包赔!”

  为了吸引惠普等企业落户重庆,打消对方担忧零部件要从其他地方运来,运输时间长、物流成本高的顾虑,黄奇帆曾经承诺,“如果3年内不能做到80%的零部件在重庆本地生产配套,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重庆包赔。”

  事后,黄奇帆曾向媒体承认,自己当时基于大胆的判断,“豪赌”了一把。

  黄奇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掩饰自信和自我认可的一面。“他不是去评功摆好,是技术官僚的诚朴。”曾多次采访过黄奇帆的资深媒体人纪硕鸣这样认为。

  2009年,黄奇帆赴台,来到鸿海集团的办公室。董事长郭台铭只带了一个办公室主任来见,时间也只有半小时。

  “我不是来招商,而是来讨论一下你的发展战略。鸿海5年只做零部件,没做一台电脑,为什么?”坐定后,黄奇帆说。

  郭台铭回答:“没有品牌商给我下单,就只能为拿到单子的整机厂做零部件。”

  “如果我有4000万台电脑,拿出1000多万台给你做,条件是把零部件一起带过去,你干不干?”黄奇帆问。

  郭台铭来兴趣了:“你慢慢说,我打个电话。”

  无论是在接受《亚洲周刊》专访时,还在重庆市委党校作讲演时,黄奇帆均曾描述过这次会面的场景。

  3分钟后,鸿海的4个副总裁、10个部长相继来到会议室,半小时的会变成了4个小时。3个月后重庆跟富士康签约。

  为了尽可能降低渝新欧班列的货物运价,黄奇帆还与中国铁路总公司有过“对赌”。

  2011年,渝新欧班列刚开通时,运价是1美元(1美元/标箱·公里),2012年,运价0.8美元,2013年又降到0.7美元。但对于黄奇帆来说,最理想的价格是0.6美元或者更低。

  因为只有这样,渝新欧班列的整体运输成本,才可以和海运打平。

  “这个‘对赌协议’不是我跟铁道部同志不高兴吵架。我希望他价格低一点,他说你规模数量太少,少的话他要赔本,他说你如果数量上去了,我价格可以低一点。我说那你价格低了,我数量就上去了,所以两个人就开始‘对赌’。”今年3月,黄奇帆在接受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专访时说道。

  最后,双方约定,渝新欧铁路班列如达到100个专列,运价即0.6美元,如果未能达到,则运价为0.8美元。

  “万一你价格下来,我(的班列数量)还上不去,那我赔你。”黄奇帆很自信。“最后的结果呢,果然事随人意。”

  电子脑壳

  黄奇帆学历不高,基本上属于“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表面上看,黄奇帆为他的执政理念找到了很好的包装——“龙虾三吃”,“穿衣服、脱衣服”,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但去掉这些词藻,其实可以认为,他总是从问题出发,找到了实用的、有效的解决问题办法。

  谈到黄奇帆,重庆市政府参事王崇举的首个评价是:“他是一个勤于学习的领导。”

  “在他自2001年10月到重庆任职这14年间,不断与时俱进,他所关注的话题、所关注的工作重点,是随着时间、环境、空间、政策的变化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王崇举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他看的资料很多,我甚至不了解他都在哪些空闲时间里进行阅读的,但是我感觉他在每一次报告或者在谈论中说起某些话题的时候,总能解读最新的信息、国际国内产业的最新动态,而这一点光靠秘书是不可能的,只能靠自己。”

  两位与黄奇帆有过接触的相关人士告诉澎湃新闻,黄奇帆每天阅读大量报刊,以财经类为主,“一大叠报纸边看边撕”,把他认为有用的资料放在文件夹里,见缝插针地读。

  黄奇帆的博闻强识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他在脱稿讲话中对各类经济数据的准确运用,让他得到了一个“电子脑壳”的评价。

  这多少还是因为刻苦。一位熟悉黄奇帆的重庆资深媒体人向澎湃新闻介绍,黄每天在办公室看各个行业的数据,分析行业情况,“他把数据记在一个本子上,每天翻。”

  主持人崔永元曾经在采访黄奇帆时发问:“你每天脑子里好像除了这些数字就是规律、条框,生活有意思吗?”

  黄奇帆答道:“当然很有意思。因为我的生活就是一个模式的,得不断地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出办法去解决它,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就会很愉快。”

  黄奇帆口才好,精力旺盛。重庆市委党校教授苏伟几次在党校听过黄奇帆的讲演,他笑称,大家听得“很痛苦,也很幸福”。

  痛苦是因为,黄奇帆一上台就能持续讲几个小时,9点开始的讲演往往要到12点、甚至12点半才结束;幸福则在于,讲演的内容着实精彩。

  “黄大嘴”

  对于黄奇帆的性格,王崇举用“可爱”来形容。

  “他批评起人来非常厉害。他在感觉跟你说不明白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会很着急。”王崇举说,“但是当我们把这件事情做好了以后,他是不吝啬表扬的。但是他的表扬和肯定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而是落实在对干部的重用上。这种重用不是体现在职务上的重用,而是让干部承担一些更重要的工作。”

  一位黄奇帆的下属对澎湃新闻称,黄奇帆“对事不对人”,如果工作人员事情没有做好,他甚至会爆粗口。

  记者邓全伦曾写道,在重庆,黄奇帆是出了名的心直口快,人称“黄大嘴”。对于官场不良作风以及办事不力的部属,他更是敢于直言,甚至“怒斥”。

  2008年重庆“两会”期间,一次提案现场办理会上,某局官员发言尽说些对解决问题无实质帮助的套话、官话。黄奇帆当场断喝:“这种场合就不要说官话了!”

  2009年9月30日,一房产商在重庆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汇报:房屋车位采取统一配比、一刀切的方式,造成全市袖珍小户型、低档型楼盘大量车位闲置,价值几百亿元。闻此,黄奇帆拍案而起,指责规划建设官员:“这简直是不动脑筋!回去好好解决此事!”

  在《重庆追寻红色GDP》一文发表后,黄奇帆对作者纪硕鸣发了火。

  “他很直,有什么想法就会说。他认为文章的意思是重庆GDP是唱红唱出来的,写红色GDP是在给人家提供炮弹。”纪硕鸣只好向黄奇帆解释,文章其实是说重庆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老百姓服务。

  “他说,‘你这么讲就对了,你早点找我我还可以给你多点数据。纪硕鸣告诉澎湃新闻。

  这种“对事不对人”的批评不仅限于黄奇帆自己的工作班子。

  他认为其他省份、部门的做法有不合理之处时,便要说出来。

  2006年1月上旬,上海举办关于“长江黄金水道开发”的主题报告会。时任重庆副市长黄奇帆在演讲时,暗批南京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阻碍重庆的发展,称应该考虑将其拆除。

  更被关注的是2014年1月14日,黄奇帆在重庆市经贸工作会议上发表的对股市的看法。

  当时,黄奇帆谈到了股市改革的顺序问题,认为应当先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然后再推多渠道股权融资让巨量现金进入股市,提振股市信心;接下来再启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一般类的改革,一定要接地气,懂行情,经济学的道理可能大家都知道,如果你知道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改革需求顺序出牌这个道理,遵循工作秩序。那就是一副好牌,次序打乱了,你就会输。”他强调。

  以省级行政首长的身份发表不属于其分管工作领域的言论,这在中国政坛实在少见。

  而这番颇有针对性的言论经媒体报道后,直至今时今日,仍被津津乐道。“黄大嘴”的形象也从此深入人心。

  风波

  2012年,对于黄奇帆来说,或许有些煎熬。

  当年11月20日上午,重庆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重庆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

  此次大会宣布,刚刚在中共十八大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张德江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孙政才接棒。

  在这次大会上,黄奇帆数度落泪。多位知情人士向澎湃新闻证实了这一信息。

  《大公报》记者韩毅在现场见到,黄奇帆发言回顾张德江为重庆做的很多具体工作时,当场落泪,饮泣良久难以继续,后在重庆官员们鼓励的掌声中恢复过来再逐字逐句发言。他表态将在孙政才为班长的市委坚强领导下,再接再厉推动重庆各项事业继续发展时,再度泪洒会场。

  这一年,重庆发生的大事众多。

  这一年年初,发生了国内外瞩目的“王立军事件”。

  薄熙来案一审判决书提到,2012年2月1日下午,薄熙来违反任免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须经上级公安机关批准的组织程序,主持召开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会议,免去王立军重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职务。

  在 2013年8月的薄案庭审中,公诉人向法庭出示了包括黄奇帆等多人的证言,证实在2012年1月29日、30日、31日,薄熙来曾让秘书车某分别通知黄奇帆、陈存根、张轩、徐敬业、刘光磊等时任重庆市领导谈话。并经薄熙来提议,在未取得公安部同意的情况下,免去王立军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职务。

  2012年2月6日,被免去重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职务数日后,时任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滞留1天后离开。

  2月28日,黄奇帆在接受香港凤凰卫视专访时描述称,事件发生后他曾带领自己的秘书长前往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进行交涉,与王立军本人具体地讨论两三个小时后成功说服其“自愿”离开。

  3月9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中外记者会时首次回应“王立军事件”,称“非常痛心”,并承认自己“用人失察”。

  3月15日,薄熙来被免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同日,王立军被证实已被免去重庆副市长职务。

  4月10日,薄熙来被停止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中央纪委对其立案调查。

  一时间,人们翻出黄奇帆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的那番表述——“我和薄熙来书记配合默契,如鱼得水,相处得愉快来劲。目前,重庆市委、市政府班子之间,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

  “很多人都为他捏一把汗。结果他就是不沾边,他经受住了考验。”

  一位熟悉重庆政情的知情人士对澎湃新闻说。

  但“薄王事件”后,各种各样的猜测还是如影随形。

  彼时,无论时政观察者,抑或关心重庆发展者,大多秉持着观望的心情,看待重庆官场。

  2012年4月,韩国三星电子总投资约为300亿的闪存芯片项目没有如外界所预期的那样落户重庆两江新区,而是选址西安高新区。这被解读为部分受到“薄王事件”及其后续的影响。

  冷暖自知。再复杂的局面,黄奇帆还是要面对。尤其在其擅长的经济领域,重庆最终抵住了“薄王事件”带来的影响。

  张德江在离任重庆市委书记时表示,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重庆实现了社会大局稳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民生进一步改善,党建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成功地召开了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的成绩,经验和教训,对重庆未来的发展作出了科学的规划。

  两个多月后,2013年1月31日下午,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在同样的掌声中,黄奇帆获得连任。

  黄奇帆迎来了他的第二个重庆市长任期。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