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纸币
从8月11日中国贬值人民币到现在,每一个人都想谈论的话题莫过于外汇。
大多数人没有立即意识到的是——中国的新外汇机制将在短期内造成“市场在决定人民币的汇率上发挥的作用更小而不是更多”的结果。用法国巴黎银行经济学家摩尔-侯的话说,“尽管此前每日固定汇率被用于固定即期汇率,但是中国人民银行现在看起来通过固定即期汇率来确定每日固定汇率”。
由于市场最终预期中国人民银行将实行更大幅度的贬值,人民币持续承压,这迫使中国人民银行干预大陆外汇市场,甚至离岸现汇市场。这意味着会消耗外汇储备。中国的外汇储备消耗速度之快令世界为之一惊,这时人们方才对社会各界于去年11月开始讨论的事情有所醒悟——当时沙特扼杀石油美元举措将直接引起新兴市场消耗储备,因为大宗商品货币和出口商们将因原油价格暴跌而遭受痛苦。
当然,人民币贬值对于刚刚崛起的亚洲而言尤其是个坏消息,那里正饱受“中国需求减速”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双重折磨的国家们突然被迫应对出口竞争力减弱问题。
在人们意识到这点前,这只是一场全面的东方美元储备消耗盛会。鉴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出售外汇储备只不过是逆向的量化宽松政策,一些人不免疑惑——储备消耗最终将对美国国债债息率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而之前有不少分析师提到过,这可能产生放大“象征性地将利率上调25个基点效果” 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美联储上调利率并且引起更多资金流出新兴市场,那么随着外汇经理转而支持本国货币更多的美元将遭到抛售。
高盛银行曾努力估量在“中国恐慌期”内货币干预措施对亚洲储备货币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的数据令人害怕。该国不仅处于可能使其陷入危机的金融和经济环境,而且面临由一起政治丑闻招来的一系列调查。
以下为高盛银行报告的部分内容:
“当8月初人民币的小幅贬值令我们和市场大吃一惊的时候,我们曾坚称,这只是一次性的调整,并非贬值周期的开端。市场对此并不认同,之后的几周风险资产纷纷遭到抛售。在此期间,亚洲外汇并没有幸免于难,其中马来西亚令吉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考虑到许多亚洲国家央行动用其外汇储备稳定汇率,这个时候要弄明白价格走势就变成一大挑战。这些走势往往要数个月后即期和远期储备数据发布之时才会被大家所知。在这份《Global Markets Daily》中,我们编制了中国任性期内(从6月至8月)亚洲央行干预措施的全景图。我们将储备消耗规模与2013年6月至8月‘削减恐慌期’进行了比对。
许多亚洲国家央行不仅干预即期外汇市场,而且还干预远期外汇市场。一般而言,这些交易包含了能使央行拥有远期美元资产的即期/远期外汇掉期。这种干预能使央行资产负债表免受影响,相当于冲销式干预。许多亚洲央行非常依赖于这类干预,因此将此纳入干预全景图非常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在5月底至8月底期间经外汇价值调整后即期外汇储备出现下滑,而且在这期间远期外汇储备也出现了变化。
就外汇储备而言,外汇干预对马来西亚(损失43%)的影响最为明显,之后分别是泰国(17%)、新加坡(16%)、韩国(15%)和印度尼西亚(10%)。尽管看起来中国外汇储备也减少了很多,但是其消耗的外汇储备占比仅为4%,这突显了中国发展状况要比我们看到的更为良好。再加上汇率波动,这些数字汇成了一幅图,在这幅图中,贬值压力对马来西亚的影响最为显著。除了马来西亚外,其他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消耗情况都与其在2013年对亚洲货币施加贬值压力时消耗的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