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最近的经济数据令人担心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减速,会拖累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但是,国际货币基金首席亚洲经济学家李昌镛(Changyong Rhee,音译)表示,不必太过悲观。他认为,航运及零售等服务业兴旺,弥补了制造业的衰颓。
金融时报报导,李昌镛接受访问时表示:“我们不认为有足够证据依据制造业指标就说会硬着陆。他们的制造业肯定是走缓、产能过剩。但中国其他部门其实增长加快。”
李昌镛提醒说,如果北京太依赖货币政策去刺激增长,可能适得其反,没能解决问题、反而促增经济问题。他的警告是因为中国人民银行23日宣布再度降息以提振增长。
李昌镛说,衡量中国经济的旧指标,如用电量,已经过时,它们不能确实反映增长性质已变。服务业对中国经济贡献率超过五成,而且很可能还被低估。
乍看之下,中国的贸易数据似乎支持悲观论。但若再深入探究数值,或许会真正显示中国向多依赖消费者需求移动的增长模式,已经出现成果。
虽然进口数值下降,量却上升。将货品价格下降及人民币升值做调整后,国际货币基金估算,7月份进口其实增加2%。货品进口量虽降,服务业进口增长却是两位数。
中国的房地产业引人担忧。但李昌镛说,迹象显示不动产价格趋向稳定。但这不是说,国际货币基金认为不需担忧。
北京过去20年藉廉价融资刺激快速成长。全球增长前景看衰后,暴露出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度投资,国有企业尤其是。国际货币基金估计,过度投资总额占了全国国内生产毛额近25%。这表示国企要支付巨额贷款,压力十分沉重。
李昌镛说:“他们若对金融市场管理不当,那就会发生硬着陆。”他又说:“有个问题就是,中国能否以现有的治理系统管好过渡。这是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