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曝中国对习近平访美之行感到失望

美智库曝中国对习近平访美之行感到失望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日前在其网站刊文对比了习近平对美国和英国的国事访问,文章认为,习近平的美国之行没有英国之行受人瞩目,让人失望。

  文章称,从中国视角来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首次国事访问是让人失望的,至少在媒体看来是这样。尽管两国政府官员此前作了长期充分准备,但此次访问却被弗朗西斯教皇访美,俄罗斯对叙利亚危机突然进行军事干预,以及美国著名众议院发言人伯纳的突然辞职等一系列事件抢去了风头。其结果导致,美国媒体忽视了此次访问的许多积极成果,包括美中重启气候变化谈判,达成网络安全协议以及习主席在美国商会发表的有关中国经济改革的演讲。

  纵然有所失望,但世界正聚焦于中国对英国的国事访问:10月20日,习主席应伊丽莎白女王之邀抵达伦敦,其行程安排包括一贯的标志性礼遇:拜访白金汉宫,乘坐皇室马车以及在英国国会发表演讲。不过,习主席对英国的国事访问也因涉及重要的贸易与经济宣言,并且在曾互为敌人的两国间开启了崭新而意外的蜜月期而意义非凡。

  在过去两年中,英国一直对中国示好,其方式甚至令中国意外。毕竟,前英属殖民地香港回归中国仅十八载,此前中国经历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屈辱,包括两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北京圆明园,和英国在中国领土内设立租界,更不用说香港被割让、殖民,其某些公共区域还曾一度禁止华人居民涉足。

  

美智库曝中国对习近平访美之行感到失望

  习近平的美国之行不尽如人意

  英国正逐步成为中国最好的西方朋友

  中英关系的变化始于2013年1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六名英国部长的陪同下,率领一个由120名英国商人组成的商务代表团访问中国,令人印象深刻。该访问团代表包括劳斯莱斯,英国石油公司,皇家壳牌石油,巴克莱银行,汇丰银行,葛兰素史克和维珍的总裁,及其他重量级商业巨头。为了争取更多的中国投资者到英国投资,卡梅伦宣称:“我并不会因中国在英国投资核电,或者入股希思罗机场、泰晤士水务公司、曼彻斯特机场的股份而感到难堪。我认为开放并欢迎中国的投资正是经济实力的积极信号。”去年秋,卡梅伦在中国的访问最远去到中国西部的新疆,英国财政部长奥斯本甚至宣称中英关系的“黄金十年”已经到来。

  如今,称英国正逐步成为中国最好的西方朋友并不为过。数月前,英国成为加入由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首个欧洲国家,并成为该组织的创始成员国。英国为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和其他美国亲密盟友的后续加盟铺平了道路,此举也对西方主导的经济体系(例如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构成威胁。此外,英国还协助中国培训部分维和部队(九月,中国为维持联合国待命维和武装力量,已派遣了8000人部队),并持续向中国派遣大量顾问,涉及包括金融、基础设施管理、高等教育和土木工程等在内的多个领域。

  中国在伦敦寻找的或许不仅是一个欧洲朋友

  与此同时,仅不到五年时间,英国就成为了中国在欧洲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佳目的地(2014年为160亿美元)。中国的银行,例如中国工商银行以及中国建设银行,被允许在伦敦设立支行。在英格兰的西南部,预计中国将会最终确定一个价值250亿英镑(约390亿美元)的合约来建设英国25年来的第一个全新核电站。该合资项目中,中国广核集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将与法国电力集团联合,后者为一家法国能源集团并将负责项目的建设以及运营。华为,一家备受争议的中国电信设施公司(它被美国安全机构视为一个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以及一个中国进行间谍活动的渠道),现在是英国电信公司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一个相对轻松的话题是,英国零售商Marks& Spencer近期决定在中国开设一家旗舰店。当前,中国公司通过中国的主权基金中投公司持有希思罗机场9%的股份以及泰晤士水务9.5%的股份,并且也深度参与到英国铁路与港口设施中。中国的企业也兼并了一些较小的公司,并且在伦敦寻求价值数十亿英镑的房地产交易。

  中英之间存在政治分歧,而显然中国对英国在过去几年中重新调整重点感到赞赏。在其访华之旅中,英国的政治家们公开避免争议话题。至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其侯任行长金立群近期曾做客布鲁金斯),据传澳大利亚和韩国是在英国那出乎华盛顿意料的公告之后才决定加入的。自中国37年前实行开放政策以来,同样展示出了对欧陆政治的精准认知以及其在欧洲国家纵横捭阖的真实才能。例如,在90年代初期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中,中国通过不断增加对西门子和阿尔斯通等企业的技术转让要求以使德国和法国的利益相互竞争(最终一个中国的联合企业在西门子的帮助下建造了这条铁路)。

  英国或许可以帮助中国将美国推向谈判桌

  在当前形势下,由于欧洲遭受着长期的货币问题以及不稳定的移民危机,中国正在伦敦寻找的或许不仅是一个欧洲朋友,而更多地是一个能帮助其与美国连接的西方朋友。正如英国曾作为美国人与欧洲人之间的桥梁一样,伦敦现在正试图为中国扮演这样的角色。

  这对英国而言将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考虑到它的全球角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但是中国在欧盟之内还有其它选项:法国是第一个于1964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并且作为一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北京保持着良好关系。它正在就非洲议题与中国发展新的伙伴关系,并且同样试图吸引中国游客及投资者。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首要经济伙伴,两国在汽车、交通,以及能源等领域发展出了成熟的关系。中国同样愈发地将德国视作欧洲的领袖,并将在10月末迎接德国总理默克尔自2005年以来的第 8次正式访问。

  尽管德国拥有许多中国需要的技术和工业,而法国拥有中国在非洲需要的后殖民时期的关系,但是英国可以对其广受好评的服务业、房地产,以及金融部门感到自豪。虽然英国并非欧元区的成员国,伦敦仍被授予了成为首个人民币结算中心的特权。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很快将在伦敦发行,这将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扫平道路。

  考虑到这些联系,如果亚太地区的安全局势,尤其是南海问题,由于北京的愈发强势而恶化,那么英国或许可以帮助中国将美国推向谈判桌。这能否成功?所谓的英美特殊关系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已经开始有了磨损,当时华盛顿发现它已经不能再依靠伦敦向欧洲传递自己的声音。当时,德国和法国明确地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的决定——现在许多人会说它们是正确的。英国能够在劝说美国加强与中国战略对话的方面比在2003年劝说欧洲支持布什政府的军事介入上面做得更好吗?美国在军事方面对一个崛起中的中国感到担忧。在英国没有寻求美国建议而突然决定加入亚投行的6个月之后,华盛顿担心这一关键的欧洲以及北约盟友正在将其部分能源与电信资产给与中国企业。

  中国可以在从现在起一直到英国举行其欧盟成员国身份公投的这段时间里来找出答案。卡梅隆或许对中国媒体自豪地宣称英国“处于能够加深欧盟与中国的贸易与投资关系的绝佳位置”,但是这一声明的真实性有待观察。正如世界上其它国家一样,中国明白未来的12到15个月内英国可能会退出欧盟,而这将会使得英国大量丧失对欧洲竞争对手的优势。如果这种情况成为现实,那么被英国的亲华姿态所阻挡着的德国和法国将准备好进入。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