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北京时间11月4日,在东盟防长扩大会议无果而终之后,美国防部长卡特随即宣布,其将与马来西亚国防部长一起登上正在南海附近航行的“西奥多·罗斯福”号航空母舰,而该航母“正在通过南中国海执行例行任务”。有分析对此指出,虽然美国在南海动作频频,但却未必能实现其战略意图,很有可能只是打了一套“七伤拳”,伤人亦伤己。
本周三举行的东盟防长扩大会议未能达成任何联合声明,该会议的背景是美国“拉森”号导弹驱逐舰通过中国南海岛礁附近水域,同时“罗斯福”号航母亦在完成部署返回圣迭戈基地途中“高调”经过南海。
会后中国方面直指之所以没有达成任何声明,完全是个别域外国家的原因,其所指涉不言自明。
而此前卡特与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在会面中也称就该问题激烈交锋,常万全说:“我们敦促美方停止一切错误言行,不再采取任何威胁中方主权和安全利益的危险举动。”卡特对此则称:“美国将继续坚持美国长期奉行的原则,依照国际法享有航行和飞越自由,包括在北极等全球个地区都实用。”不单坚持了美国强硬立场,捎带还敲打了俄罗斯一番。
美航母再进南海
卡特甚至在东盟防长会议后毫不讳言地表示,罗斯福号航母的这次视察,“将是美国兑现‘再平衡’承诺的标志,也将凸显亚太地区对美国的重要性。”
自从九月份习近平访美至今,中美两国的行程均排的满满当当,两国之间的博弈从政治到经济,从域内到域外,交锋和较量一直在进行。
作为美国经略的重中之重,重返亚太不仅仅是美国稳定目前国际秩序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美国能否在未来继续保持世界上“一超”地位最为关键的所在。针对中国的合作也好,围堵也罢,都是美国于核心思路之外细节方面的一些加减法,美国的对华研判相当时期内不会改变,中国亦然,围堵与反围堵,突破与反突破,这是几乎中美之间所有行为的不变本质。
南海的具体形势如何变动,于美国而言并无直接的利害关系,之所以频频做出抵近侦察等行动,根本上是要在相关议题上保持一定频度的曝光率和话语权。东盟防长扩大会议的成员国添加又添加,已经远远超过东盟影响力可达的范畴,美国一意制华的意图延展开来,对周边诸国自然形成强大的约束,尤其是个别国家出于自身诉求,则更加一拍即合。
一个显著的转变是,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对外方式逐渐开始展露出一种并不带有压力的强势。早到包括亚投行与“一带一路”,中国并无任何居高临下的胁迫,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使得相关国家在类似问题上自发性的缩小了回环商榷的余地,要么享受共惠,为中国的战略意图添砖加瓦,要么便是退出合作,牺牲本国的发展和可能的未来优势。
于是可以看到,在习近平访问美国后,随即前往英国展开访问,而其后法、德不敢落于人后纷纷来华,再到即将在新加坡进行的“习马会”,中国正在有意识的挑战和挤压美国的既定利益结构。
美国出于维护亚太影响力的考虑,在南海不断生事,背后的手法十分明显。往后回看冷战历史,从中或可找到启发,美国的冷战策略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准确地把握住了苏联发展的软肋,苏联的国力构成相较美国而言十分畸形,军工行业的一枝独秀虽然带动延续了大工业的生命周期,但同样牵扯了苏联几乎所有的精力,于是美国发动“星球大战”将这种畸形再度催化,只是苏联经济走向崩溃,再无力维系冷战需求。
反观今日的对中策略,虽然手法与心态已经天差地远,但主导思维却是一致的,通过各领域各方位的同中国产生摩擦,进而使中国消耗过多注意和精力,一旦疲于应付出现可乘之机,美国自会趁虚而入。
值得注意的是,此法虽能击溃苏联,但放在中国身上却像是在打“七伤拳”。中国经过长期的韬光养晦,已经在内部形成一个供需完整的市场体系,随着体量的不断增长和结构的调整,经济的不良层面逐渐消解,单靠外生力量已经难以破坏。全球化的一个好处即在于,一个国家的任何对外活动,其产生的影响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反馈回来,美国在南海来来去去,恐怕除了消耗些燃油,并不会真正改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