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证据一:舰体结构
证据二:武器装备
证据三:“致远”文字款识瓷盘
121年前甲午战争烟消云散,几万人的生命消失。曾经辉煌一时的北洋铁甲海军化为碎片,散落四方。
甲午中日海战,国人记住了邓世昌和他的致远舰。在最后关头,邓世昌率领致远号冲向敌舰,遭鱼雷击中沉海,最终战沉,舰上252名官兵,除7人幸存外,其他全部殉难。
近日,国家文物局及相关机构经过3年水下考古,确认发现于辽宁丹东港海域的沉舰“丹东一号”,应为当年沉没的致远号,有专家建议未来对其整体打捞,并建设博物馆,体现舰船历史价值。
挖掘作业“唤醒”致远舰
日前,国家文物局发布消息称,已基本确认在辽宁丹东港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为121年前沉没的致远号。
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域激战,其主力战舰致远号弹药将尽时,冲向日本舰队主力欲同归于尽,却遭鱼雷击中,全舰官兵245人殉国,其管带(舰长)邓世昌被挽为,“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2013年下半年,当丹东港的一条船在海洋红港进行挖掘作业,触碰到水底金属物时,几乎没有人想过,它会是北洋水师沉船——致远舰。出于谨慎,丹东港还 是找来了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客座研究员陈悦,根据无意中捞上来的一些金属物,他们还是将“水下有金属物体”上报给了国家文物局。
2014年,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沉船为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该战舰被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三年来,考古专家主要进行了物探调查、水下试掘等工作,运用了多波束、磁力仪等海洋物探设备,并全面梳理了甲午海战档案史料,进行对比研究。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项目为首次大规模系统开展的近现代水下考古工作。
2015年11月4日,经过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船重工701所等多单位各个领域的专家听取汇报、考察出水文物、质询讨论后,方才确认辽宁丹东港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1894年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沉船大部分深埋沙下
据介绍,“丹东一号”沉船遗址地处丹东市西南方向的海上,距大鹿20多公里、丹东东港市50多公里,曾为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时的交战海区。
2014年10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对“丹东一号”沉船考古调查成果中称,“据考古调查,沉船绝大部分深埋于沙下,基本上保持正沉状 态。目前探明长度从桅杆至艉部约50米,宽9~10米。船体残存外壳为铁板构建,铁板以铆钉相互连接,两侧舷边多因崩塌而平摊于沙层中。整个船体外轮廓形 态保存尚可,但舱中损伤较大,受战火及其他因素影响,杂乱分布较多碎木板、铁板、机器零件等物品,并发现多处火烧迹象,与史料吻合。可确认为甲午海战时北 洋水师的一艘沉舰”。
今年9月17日,意外出水的一组白色的瓷片,将“致远”的名字,清清楚楚地显示在考古队员的眼前。
据媒体近期报道,在探摸的过程中,抽沙是最大的困难,由于抽沙量非常巨大,抽沙的范围有限,因此,不可能了解沉舰的全貌,只能通过抽一点、看一点的方法,逐步地了解沉舰,以此来评估整条沉舰的保存情况,而通过这些评估再确定是否打捞等。
专家建议整体打捞
在“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专家论证会上,有专家建议确认“丹东一号”身份为致远舰后,未来工作应以致远舰整体打捞展示为目标,进一步开展相关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
“现在远不是说致远舰考古完结的时候”,昨日,参与上述论证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王巍表示,目前正在对周围散落的遗骸开展水下考古工作,对于战舰本身的清理较少,应结合沉舰情况决定打捞方案。
同时也应考虑海水出水文物的保护情况,“目前在国家文物局的机构内保存”,他介绍,其中涉及金属文物脱盐、恢复原貌等具体工作,任务非常艰巨,不过目前出水文物保存较好。“有一件刚出水时就是个铁疙瘩”,王巍说,经过近年来的保护处理,文物已经基本恢复原貌。
同时,他还表示在论证会上,有不少专家建议致远舰出水后,建立专门的博物馆,“也是考虑到致远舰本身具有的民族精神等重要意义”。
[揭秘]
多重证据确认致远舰身份
通过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结合磁力物探成果、海图资料等综合分析,多方证据确认“丹东一号”应为致远舰。
证据一:舰体结构
发现致远舰独有的穹甲钢板和方形舷窗。
证据二:武器装备
“丹东一号”目前发现的武器装备包括:210毫米主炮炮管、152毫米副炮炮弹、57毫米炮弹、37毫米炮弹、11毫米10管格林机关炮以及大量的弹 药,尤其是发现保存完整的鱼雷引信,与致远舰的装备一致。而超勇舰上没有配备57毫米炮弹、11毫米10管格林机关炮和鱼雷。
证据三:“致远”文字款识瓷盘
水下考古发现了3件带有清晰致远舰舰徽的定制瓷盘,中间为篆书“致远”;一把配套使用的银勺,勺柄也印有致远舰的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