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家庭入不敷出  移民们养孩子也不易

中产家庭入不敷出 移民们养孩子也不易

2015年11月7日 12:41 来源:加西周末 作者:潘达

虽然现代人不再像老一辈人那样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是对于大多数华人来说,生养孩子仍然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有些人移民到加拿大,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发达国家的良好教育。但是,人人都知道生养宝宝要花钱,可是,到底在哪些项目上会花钱,到底要花多少钱?对家庭有什么影响?这笔账,可能很少人会有仔仔细细地算一算。 51.CA

中产家庭入不敷出  移民们养孩子也不易

养孩子不容易 家庭支出大增

生孩子在中国是个影响重大的决定,中国社科院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父母养大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平均为25万元,如果加上高等教育支出,总共需要49万元人民币。

那么加拿大人需要在育儿上付出多少呢?几年前加拿大知名财经杂志《Money Sense》进行的一个调查显示,加拿大家庭每年需要花在孩子身上的钱超过12,000元,菲沙研究所的一篇论文则认为,养大一个孩子每年的最低花费是3000-4500元。两个数字是基于不同的选择和环境得出的,有各自的合理性,但是,有孩子和没有孩子到底会对家庭造成多大的经济负担呢?

许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惑,即使是相对来说收入较高的人也发现自己付完水电费和抵押贷款之后,只能留下很少的存款。这个问题在30-40岁有孩子的家庭中更为明显。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刚买了房子,有两辆车,他们关心孩子成长和安全,会努力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同时,他们也面对着最大的经济压力。 51.CA

中产家庭入不敷出  移民们养孩子也不易

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加拿大人在养育孩子上,付出的不只是担心。在加国家庭支出的列表上,有孩子的家庭要比没有孩子的家庭每年多出数千元的支出。几乎每个家庭支出的指标均有大幅度的增长,仅在个人健康和享乐,如烟草和酒精,或是礼物支出上有所减少。其他方面的支出,有着极其明显的增幅。

经济压力对于中产家庭来说更是如此,典型的家庭支出就像一座小山,而30岁到40岁的人处于支出最高的峰顶。CD豪威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和退休精算师马尔科姆・汉密尔顿表示,“年轻的家庭通常会有一个无忧无虑的10年,然后在孩子出生后迅速陷入经济困境。如果你有两个孩子,最糟糕的情况往往出现在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后。”

加拿大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2015年发表的调查显示,加拿大的家庭平均花费超过79000元,其中59000元是花在商品和服务上。剩下的则花在所得税、养老金、保险和礼物上。其中花费最高的是有孩子的家庭,年支出在82000元左右,而对于没有孩子负担的65岁独居老人来说,家庭支出只有29000元。 无 忧 网 – 51

换句话说,年轻家庭比起年长者更容易陷入经济紧张。

中产家庭入不敷出  移民们养孩子也不易 51.CA

税务、住房、交通压力大 加拿大年轻家庭承受不起

对于加拿大人,更高的所得税和从工资扣除的各种费用使他们的生活更加窘迫。汉密尔顿认为,政府混淆了收入水平和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因此创造了一个奇怪的税收制度,不但在年轻家庭支出最高的时候加大了他们的生存压力,同时还为老年提供了不必要的救济。“政府向一个年收入在$100,000的四口之家收的税要比两个收入在$70,000的老年人多得多,”汉密尔顿说,“这是愚蠢的,它使得有孩子的家庭的经济情况更加糟糕。”

而在另一方面,住房成本也成为了加拿大人填不满的黑洞。房主平均要花18,700元在抵押贷款、维护和维修、水电费和房产税上,而这就占到了家庭总开支的27%。即使不是在温哥华和多伦多这样房价高企的大城市,不小心失去工作也会使刚买房没多久的年轻夫妇很轻易的陷入资金不足的困境。

收入不稳定就需要更多的收入来源,加拿大双职工家庭迅速增长,但如果夫妻两人都工作,托儿的费用也会随之增加。加拿大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一周5天、一天8小时的托儿费用足够抵消一个人的一半工资,因为托儿和别的服务不同,它不能讲价、也没有折扣,收费低廉有时意味着不安全。

此外,如果夫妻双方都要工作,那么买第二辆车就成为必须的条件。拥有一辆车每年的花销约为6500元,包括燃料、保险、维修、停车和折旧费用,而拥有两辆车会使家庭交通成本翻倍。 加国无忧

这就使中产家庭陷入了怪圈,想要多挣钱,支出也会大幅增加,但如果不增加新的收入来源,则很容易陷入钱不够花的困难境地。

小杜鲁多税务政策 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菲沙研究所发表的加拿大2015年消费税指数显示,如今,加拿大家庭交的税,比生活必需品合起来的支出还要多。自1961年以来,家庭缴纳的总税款增加了1886%,远远超过食物(561%),服装(819%)和住房(1,366%)的增长速度。有孩子的家庭在食品、衣服上的支出越多,在这些方面交纳的税款也随之增加,过高的税款不断侵蚀人们的家庭收入,使中产家庭可支配资金变得更少,人们更难存钱改善生活或是偿还债务。

在这方面,小杜鲁多领导的自由党显然做了不少的研究,而大选的结果也证明了一点,加拿大人选择了为中产阶级减税的小杜鲁多。

对于收入超过$200,000的人来说,未来可能增加的33%的新税率高出了目前最高税率4%。换句话说,收入离20万越近,受到的影响越大。

据加拿大统计局的计算,在加拿大,至少有34万人收入在20万以上。

以下是对收入在20万以上的人纳税估算

年薪 info.51.ca

22万

30万

100万

目前

纳税额度

$5,800

$29,000

$232,000

新纳税额度

$6,600

$33,000 无 忧 网 – 51

$264,000

上升数额

$800

$4,000

$32,000

夫妻,只有单一收入$85,000,1个孩子6岁以上,1个不到6岁

联邦税+$925

家庭减税-$2000

UCCB-$2640

CCB+$3820

总计+$105

主要优惠在新CCB上,但因为单收入所以税务优惠不多

夫妻,收入都是$42,500,1个孩子6岁以上,1个不到6岁

联邦税+$396

家庭减税$0

UCCB-$2640

CCB+$3820

总计+$1575

CCB上的得利超过UCCB的损失

夫妻,一人收入$30,000,一人收入$55,000,1个孩子6岁以上,1个不到6岁

联邦税+$619

家庭减税-$920.22

UCCB-$2640

CCB+$3820

总计+$878.78

CCB得利相同,但无法得到收入分割的税务优惠 无 忧 网 – 51

夫妻,只有单一收入$40,000,1个孩子6岁以上,1个不到6岁

联邦税+$395

家庭减税$0

UCCB-$2640

CCB+$6478 无 忧 网 – 51

总计+$4234

CCB福利增加最多,但要扣除UCCB损失

夫妻,一人收入$85,000,一人收入$140,000,1个孩子6岁以上,1个不到6岁

联邦税+$1951

家庭减税$0

UCCB-$2540

CCB$0

总计-$679

损失主要是因为UCCB的消失 info.51.ca

夫妻,一人收入$35,000,一人收入$80,000,没有孩子

联邦税+$529

家庭减税$0

UCCB$0

CCB$0

总计+$529

仅受益于中产税率降低

退休夫妇,夫妻一个人收入$20,000,一人收入$51,000,符合Pension income splitting要求

联邦税$0

家庭减税$0

UCCB$0

CCB$0

总计$0

因为退休收入可分享,因此不受税率变化影响

独身人士,收入$70,000

联邦税+$379

家庭减税$0

UCCB$0

CCB$0

总计+$379

受益于1.5%的中产税率降低

独身人士,收入$250,000

联邦税-$1330

家庭减税$0

UCCB$0

CCB$0

总计-$1330

收入超过20万的部分需多交4%的税款

如果自由党用CCB和税务改革代替现在的UCCB和家庭减税,对不同家庭的影响

此外,自由党的新税务政策还有:

・新家庭减税,即为有18岁以下孩子的家庭提供2000元福利的政策将会被去除。

・全民儿童福利(Universal Child Care Benefit,简称UCCB)会被与家庭收入挂钩的加拿大儿童福利金(Canada Child Benefit,简称CCB)所代替,为典型的四口之家提供2500元的税务福利。

・收入在$44,700至$89,401的人的税率会从22%降至20.5%。

・提升到1万元的TFSA供款额恢复到原来的5500元。

因为新的儿童福利金与收入挂钩,因此对于不同的家庭的影响也出现了极大的改变。

总而言之,在小杜鲁多的新税务政策中受益最大的是夫妻收入相近的典型中产阶级家庭,新政策为减轻中产压力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早作准备早规划 开源节流

政府在税务方面的帮助是一方面,就像年轻人应该养成统计自己的支出的好习惯一样,步入中年的人想要在重重压力下维持家庭的支出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对自己的支出进行追踪和分析也是非常必要的事。华人在省钱方面有良好的传统,但缺乏规划:不会去记录存钱的频率、缺乏整体的税务规划,在节流的同时,对开源的认识不够充分。

另外,做规划做统计也有利于调整投资,多保存几年的数据,可以提供更多线索,让你可以分析投资低迷的原因,作出是否要进行调整的决定。在面临中年经济危机之前养成好习惯,为你支出最高、压力最大的“夹心”时期做好准备。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